病魚尾柄處鱗片脫落,微呈浮腫狀,並有輕度炎症。病灶上有淡黃色粘液。病魚行動遲緩,獨遊,不久即沉底死亡。魚體受傷後容易引起此病,能和爛鰓、水黴、蛀鰭等並發引起急性死亡。
病魚遊動緩慢,食慾減退,嚴重時停止攝食,魚體失去平衡;病魚的鰭條邊緣出現乳白色,後逐漸擴大,末端裂開,繼之腐爛而造成鰭條殘缺不全,尾鰭尤為常見。尾鰭及尾柄處充血、發炎,鰭條末端蛀蝕,鰭間組織被破壞,鰭條散開,呈蛀鰭;嚴重時尾鰭爛掉,尾柄肌肉潰爛,甚至整個尾部爛掉,骨骼外露。在水溫較低時,常繼發水黴感染。病魚在水中遊動時形似白色尾巴,病魚常常頭部朝下,倒立在水中。
1、因細菌、黴菌自傷口所引起的疾病。
2、可能是魚之間,魚兒互相撕咬導致細菌感染。
3、多由飼水不良,水質長期渾濁,受新水刺激過多。
1、根據症狀及流行情況進行初步診斷。
2、如病原是溫和氣單胞菌、豚鼠氣單胞菌和嗜水氣單胞菌等嗜溫氣單胞菌,可採用淡水魚類細菌性敗血症中快速診斷方法進行診斷。
患爛尾病的地圖魚,在初期的時候遊動會變得緩慢,食慾開始減退,嚴重的時候會停止攝食。隨著情況慢慢變得嚴重,病魚會逐漸失去身體平衡,容易吊掛於食臺上,尾鰭及尾柄處充血、發炎,鰭條末端蛀蝕,鰭間組織被破壞,鰭條散開,呈蛀鰭;嚴重時尾鰭爛掉,尾柄肌肉潰爛,甚至整個尾部爛掉,骨骼外露。
養魚知識之魚爛尾在這裡的信息還是比較有限,具體的治療情況還要根據一些當時的情況來定
金魚的爛尾病主要是由於溫和氣單胞菌引起的,患病的金魚遊動緩慢,食慾下降,甚至出現拒絕飲食的情況,金魚遊動時會失去平衡。金魚的尾鰭及尾柄處都會充血發炎,魚兒的鰭條末端呈現乳白色、有蛀蝕,還有的金魚鰭條軟骨間的結締組織會逐漸裂開、並且呈現破掃帚狀。如果金魚的爛尾病嚴重的話,金魚的整個尾部都會爛掉、尾柄肌肉潰爛並且骨骼外露。
爛尾病多由飼水不良,水質長期渾濁,受新水刺激過多,或魚兒互相撕咬導致細菌感染。
感染的跡象: 最初,鰭的邊緣出現輕微的不透明的外觀。然後膜一片片地脫落,暴露出鰭刺,鰭刺開始依次裂開。當裂縫到達身體時,受侵害的魚通常都會死亡。
推薦的治療方法:
A,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進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藥後可緩解病情。
B,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靈3~5片,浸洗病魚30分鐘。
C,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黴素5~8片浸洗消毒,可預防感染此病。
D,用低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消毒。
E,用慶大黴素浸洗,在100釐米X50釐米X35釐米的水族箱中放2支。
對於如此多的疾病,除非環境條件很滿意,任何化學藥物治療都不是完全有效的。有幾種以苯氧基乙醇、聚-氯-苯氧基乙醇或呋喃那斯為基礎的專用處理劑,假如治療不被耽誤的話,它們可能有效。殺菌的化學藥物如氯化苯甲烴胺(新潔爾滅),也能使用。對於冷水魚類的治療,水溫至少應該升高到16度。
對付爛尾如果一時找不到魚藥,可到藥店去買瀉痢停(膚腩睉酮),找一小缸藥浴,40CM缸加8片(慢慢搓溶於水),同時充氣。若是熱帶魚將水溫升到30攝氏度,隔天補加一半藥片,效果極佳。一般一周內會康復。
註:文章部分內容摘於書上,非作者本人見解,關於治療請自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