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8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周煒 上海市奉賢區中心醫院
前幾天
兒科急診來了個6個月的寶寶,
面色蒼白、口唇青紫、呼吸略有急促,
全身都是風團樣的皮疹。
仔細詢問病史後得知,
原來是家長給寶寶餵了一口雞蛋後出現的症狀。
沒錯,
寶寶是雞蛋過敏了!
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人吃了花生、芒果、桃子出現嘴唇腫脹、皮膚癢、肚子痛、嘔吐;有的人在花園裡玩了一會,會打噴嚏、流涕,甚至會有哮喘;有的人服用某些藥物或注射某些藥物會出現皮疹,嚴重時出現心跳呼吸暫停。
這些都是過敏惹的禍!
過敏性疾病是指人體接觸過敏原引起的過敏反應或變態反應性疾病,遺傳因素是一方面,環境因素也非常重要。
常見的過敏原包括吸入性過敏原,如各種蟎蟲、黴菌、昆蟲排洩物、花粉、動物毛屑,食物性過敏原有牛奶、蛋白、蝦、蟹、花生、芒果等,接觸性(化學製劑、藥物等)、注射後(青黴素、止痛藥等)。
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有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結膜炎、溼疹、蕁麻疹、過敏性休克等。
一般來說,過敏性疾病有一個發展規律:嬰兒期主要是對牛奶、雞蛋、豆類、魚、蝦等食物過敏,表現為特應性皮炎、消化道症狀等;
隨著年齡增長,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成為主要問題。
為此2005年6月28日WHO聯合各國變態反應機構共同發起了對抗過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議,將每年的7月8日定為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共同預防過敏反應和過敏性哮喘。
如何預防過敏性疾病呢?
過敏性疾病應時刻預防、早治療,對引起過敏性疾病的環境危險因素,可採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接觸。
01
增強免疫力
堅持規律和適當的體育鍛鍊,能夠增強體質,避免過敏的發生;飲食方面,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
02
注意居家衛生
引發過敏的塵蟎在室內農行度較高,保持室內通風和清潔,勤換枕套衣被,在太陽下曬乾,不要抱長毛絨玩具入睡。
03
不要抽菸
抽菸和二手菸會加重過敏性疾病。
04
少接觸過敏原
找到過敏原後,儘量少接觸過敏原。如果是食物過敏,儘量迴避;若是花粉等過敏,出門帶口罩是最簡便的措施。
05
查找過敏原,對症下藥
對還不確定是那種過敏原時,可以及時到醫院查找過敏原,規範用藥,採取個性化的防護措施,防止過敏的發生,集中也可以長備一些抗過敏藥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友情提示
warning
目前我院檢驗科有過敏原測定,每天均可檢測,可以檢測常見的二十種過敏原。高度懷疑過敏的寶寶可以來兒科門診開具檢測單進行檢驗。
文字:兒科 周煒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往期回顧
1
2
3
4
求分享
求點讚
原標題:《【小南話科普】世界過敏性疾病日 說說那些關於過敏的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