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話科普】世界過敏性疾病日 說說那些關於過敏的事

2021-01-16 澎湃新聞
【小南話科普】世界過敏性疾病日 說說那些關於過敏的事

2020-07-08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周煒 上海市奉賢區中心醫院

前幾天

兒科急診來了個6個月的寶寶,

面色蒼白、口唇青紫、呼吸略有急促,

全身都是風團樣的皮疹。

仔細詢問病史後得知,

原來是家長給寶寶餵了一口雞蛋後出現的症狀。

沒錯,

寶寶是雞蛋過敏了!

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人吃了花生、芒果、桃子出現嘴唇腫脹、皮膚癢、肚子痛、嘔吐;有的人在花園裡玩了一會,會打噴嚏、流涕,甚至會有哮喘;有的人服用某些藥物或注射某些藥物會出現皮疹,嚴重時出現心跳呼吸暫停。

這些都是過敏惹的禍!

過敏性疾病是指人體接觸過敏原引起的過敏反應或變態反應性疾病,遺傳因素是一方面,環境因素也非常重要。

常見的過敏原包括吸入性過敏原,如各種蟎蟲、黴菌、昆蟲排洩物、花粉、動物毛屑,食物性過敏原有牛奶、蛋白、蝦、蟹、花生、芒果等,接觸性(化學製劑、藥物等)、注射後(青黴素、止痛藥等)。

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有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結膜炎、溼疹、蕁麻疹、過敏性休克等。

一般來說,過敏性疾病有一個發展規律:嬰兒期主要是對牛奶、雞蛋、豆類、魚、蝦等食物過敏,表現為特應性皮炎、消化道症狀等;

隨著年齡增長,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成為主要問題。

為此2005年6月28日WHO聯合各國變態反應機構共同發起了對抗過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議,將每年的7月8日定為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共同預防過敏反應和過敏性哮喘。

如何預防過敏性疾病呢?

過敏性疾病應時刻預防、早治療,對引起過敏性疾病的環境危險因素,可採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接觸。

01

增強免疫力

堅持規律和適當的體育鍛鍊,能夠增強體質,避免過敏的發生;飲食方面,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

02

注意居家衛生

引發過敏的塵蟎在室內農行度較高,保持室內通風和清潔,勤換枕套衣被,在太陽下曬乾,不要抱長毛絨玩具入睡。

03

不要抽菸

抽菸和二手菸會加重過敏性疾病。

04

少接觸過敏原

找到過敏原後,儘量少接觸過敏原。如果是食物過敏,儘量迴避;若是花粉等過敏,出門帶口罩是最簡便的措施。

05

查找過敏原,對症下藥

對還不確定是那種過敏原時,可以及時到醫院查找過敏原,規範用藥,採取個性化的防護措施,防止過敏的發生,集中也可以長備一些抗過敏藥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友情提示

warning

目前我院檢驗科有過敏原測定,每天均可檢測,可以檢測常見的二十種過敏原。高度懷疑過敏的寶寶可以來兒科門診開具檢測單進行檢驗。

文字:兒科 周煒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往期回顧

1

2

3

4

求分享

求點讚

原標題:《【小南話科普】世界過敏性疾病日 說說那些關於過敏的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過敏性疾病難根治 時常過敏要查過敏原
    過敏性疾病難根治 時常過敏要查過敏原發布時間: 2015-07-10 09:18:08   |  來源: 南寧晚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過敏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1世紀重點防治三大疾病之一。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皮膚病等病症,讓眾多患者苦不堪言。
  • 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將至:孕婦養貓狗能防寶寶過敏?
    過敏就像一個粘人的小妖精,被粘上了便喜歡與你「形影不離」。然而如此惆悵的問題,竟有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孕期早養、多養寵物就能解決,讓人眼前突然一亮!一邊吸貓擼狗,一邊預防過敏,是不是很香?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讓我們來聽聽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風溼免疫科許晉主治醫師講講吸貓擼狗防過敏的神奇效應。
  • 【義診預告】中大八院開展「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公益活動
    WAO聯合各國變態反應機構共同發起了對抗過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議,將每年的7月8日定為「世界過敏性疾病日
  • 健康|世界過敏日:當心!這10種食物易引起身體過敏
    2005年6月28日,世界過敏組織(WAO)聯合各國變態反應機構共同發起了對抗過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議,將每年的7月8日定為世界過敏性疾病日。過敏日的設立是為了增強全民對過敏性疾病的認識,來共同預防過敏反應及過敏性哮喘。
  • 兒童過敏性疾病高發 警惕5類常見過敏原
    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約有2億人患有過敏性疾病,且發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尤其是兒童過敏性疾病發病率持續增長。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見過敏原?該如何預防?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為您盤點。
  • 【小南話科普】膠囊內鏡,吞到肚子裡的「偵察兵」!
    【小南話科普】膠囊內鏡,吞到肚子裡的「偵察兵」!視野更清晰小腸鏡下空腸 病變灶膠囊內鏡下空腸 病變灶此外,膠囊內鏡具有檢查方便,無創傷,無導線,無痛苦,無交叉感染、不影響正常工作、生活的優點,解決了多年來對小腸疾病和胃腸道隱血診斷方面的難題,可作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腸疾病診斷的首選方法,被醫學界稱為21世紀內鏡發展的革命與方向。
  • 【小南話科普】胃裡竟然會長石頭?醫生說先喝兩天可樂吧!
    【小南話科普】胃裡竟然會長石頭?醫生說先喝兩天可樂吧!小南科普時間1、可樂為何能治療胃結石?文字、照片:消化內科 張行行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往期回顧1【小南話科普】空腹血糖高怎麼辦?
  • 【健康科普】關於過敏原檢測,你想知道的八個問題!
    點擊南京市兒童醫院關注兒童健康WAO據世界變態反應組織(WAO)的統計,近30年內,全球過敏性疾病發生率至少增加了3倍,全球總患病率達到了22%,我國過敏性疾病發病率約為30%,兒童過敏性鼻炎、蕁麻疹、溼疹和特應性皮炎的發病率都達到10%左右。
  • 老打噴嚏,感冒還是過敏性鼻炎?
    近年來,中國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今年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的第16年。近日,在2020年過敏關愛季系列公益科普行啟動會上專家指出,過敏疾病綜合管理需要正確地認識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和治療,建立防重於治的觀念。一旦發生過敏症狀,應積極規範治療、查清並避免接觸過敏原。
  • 兒童食物過敏發病率最高達8% 專家建議向大眾科普抗敏知識有助降低...
    「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過敏性疾病為21世紀重點防護的疾病之一,全球約有30%-40%的人口深受過敏性疾病困擾。」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在此特殊日子,國內部分食品企業和機構聯合舉辦活動,向大眾科普抗敏知識。
  • 【檢驗科普】過敏原檢測,讓您解開過敏之迷
    本平臺主要發布國際領先前沿信息、臨床檢驗科普、行業專家說檢驗、最新行業資訊及幽默經典的點識成金。作者:泉州市皮膚病防治院皮膚科 王家春過敏性疾病人群發生率很高,是臨床常見多發病。過敏原檢測對過敏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後判定均具有重要意義,檢測發現過敏原並採取有效措施避免與之接觸,是過敏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則。
  • 過敏性紫癜是過敏所致嗎?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可以涉及全身的疾病,皮膚紅點紅斑不僅影響面貌,更是易反覆易引發多種併發症。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時治療,還會傷及患者其他部位,出現諸如腎炎等病症。那麼,過敏性紫癜是過敏所致嗎?Q1什麼是過敏性紫癜?
  • 過敏性鼻炎先查過敏原(名醫講堂話說過敏性鼻炎①)
    春天萬物生發,植物花粉開始飄散,導致過敏性鼻炎高發。所謂過敏性鼻炎,就是由過敏原致敏和激發、由IgE抗體介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主要表現為接觸過敏原後頻繁打噴嚏、清水樣鼻涕、鼻癢和鼻塞。根據發作時間不同,可以分為常年性和季節性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和季節變換有一定關係。
  • 北京同仁醫院鼻過敏科:過敏性鼻炎首先要明確並遠離過敏原
    同仁醫院變態反應科,即鼻過敏科是國際知名鼻科學、鼻過敏科學專家、北京同仁醫院院長張羅教授帶領下的一流學術和醫療團隊,為北京同仁醫院繼眼科、耳鼻咽喉科以外的第三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鼻過敏科是對鼻相關過敏性疾病進行診斷、治療和預防,面向兒童及成人的多學科交叉的二級學科。
  • 過敏性紫癜竟然跟過敏沒關係
    壯壯媽媽不知道孩子又患了什麼疾病,趕緊抱著他去醫院。醫生告訴她,壯壯得了過敏性紫癜。壯壯媽媽一聽,不僅好奇地問:「孩子是對什麼過敏造成的?」 壯壯媽媽的疑惑,也是很多過敏性紫癜患者或家屬都會問的問題,其實過敏性紫癜與過敏並無太大關係。過敏性紫癜是國內對此疾病的叫法,國外普遍稱為亨諾克-舒恩萊因紫癜、類風溼紫癜或IgA免疫複合物血管炎。
  • 醫生建議預防和治療過敏可以這麼做
    7月8日是世界過敏日,為推動全社會關注過敏性疾病,2020年過敏關愛季系列公益科普活動在北京啟動。來自耳鼻喉科、皮膚科、兒科、呼吸科等過敏性疾病相關領域專家共同在本次啟動會發聲,呼籲全社會重視過敏疾病的全病程管理。
  • 「生活中的食物過敏原,要注意」
    近些年,食物過敏人群數量快速增加,調查發現約8%的兒童和4%的成人對一種或多種食物有過敏症狀,這被認為與環境變化和抗生素藥物使用等因素有關。     過敏反應是如何產生的?對人體有哪些危害?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有哪些?如何加工食物能有效降低食物中的過敏原?
  • 微生物群對三大過敏性疾病發展的影響
    本文將對微生物在過敏性疾病(食物過敏、特異性皮炎、哮喘)中的作用進行逐一介紹,尤其是微生物在兒童食物過敏這種常見的疾病中的發病機制進行詳細闡述。Nakayama等人對過敏性和非過敏性嬰兒的糞便細菌組成進行了分析,並將腸道微生物組組成的某些變化與以後幾年的過敏發展相關聯。
  • 100多種食物可致過敏 小心中招-生科醫學,食物,過敏,科普 ——快...
    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過敏疾病已經成為一種常見和高發的疾病,尤其食物過敏不容忽視。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哎呀,我對雞蛋過敏,不能吃啦!那麼,到底什麼是食物過敏?據新浪科技引述科普中國微平臺的文章,專家稱,食物過敏是指人體免疫系統對食物中某些物質(通常是蛋白質)產生的反應,症狀一般包括皮膚敏感(例如出疹)、腸胃不適(例如噁心、腹瀉和嘔吐)、不停打噴嚏和呼吸困難。此外,用作食物防腐劑的亞硫酸鹽可能會令哮喘者或過敏症患者哮喘發作。
  • 招募過敏性鼻炎(花粉過敏)脫敏治療試驗志願者 免檢查及藥物費用
    1) 年齡為18周歲-60周歲(包含18周歲和60周歲),男女不限,孕婦及哺乳期婦女除外,或近1年內有妊娠計劃者除外(包括男性和女性)2) 有2年或2年以上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病史,發病期為每年7-9月3) 3年內未接受過脫敏治療患者4) 3個月內未參加過任何藥物臨床試驗5) 4周內未行外科手術和全身用皮質激素者6) 無口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