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楚蔑洛夫與賈雨村,變色龍哪家強?契訶夫與曹雪芹的終極對決

2020-12-05 閒侃書

最近在聽馬瑞芳老師講《紅樓夢》。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判斷葫蘆案」,這是賈雨村到任後的第一個案子,恰巧就是個懸而未斷長達一年的人命案。

案子並不複雜,一拐子想兩頭吃,將一婢子賣於了兩家,引起了兩家爭搶,勢單力薄的馮淵遭對方豪奴打死。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賈雨村自然也想著立一立官威。

了解案件後,他「大怒」,差衙役立即去捉拿兇犯,但卻被一門子給暗裡制止了。

原來,這兇犯就是當地「護官符」上提到的「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中的薛家,也是助自己榮升此任的賈家和王家的親戚。

次日,他竟「徇情枉法,胡亂判斷了此案。」又忙寫信給賈家和王家去邀功,儘是諂媚姿態。

當聽到這時,我忽然想到,這不就是《變色龍》中奧楚蔑洛夫的中國版麼?兩人媚上欺下和虛偽的樣子真是如出一轍。

01 《變色龍》:簡單的「狗咬人」案,卻發生5次反轉?

與《紅樓夢》中人「咬」人不同,《變色龍》的故事由一起「狗咬人」案引出。

隨著狗主人身份的不斷變化,警官奧楚蔑洛夫(又譯作「奧楚美洛夫」)的處理態度也一直在相應變化。

讀這篇文的時候,仿佛看到作者在逗一隻惡貓,狗主人的身份就是逗貓棒,奧楚蔑洛夫就是那隻愚蠢又惹人嫌的貓

整篇故事中,狗主人的身份整整反轉了5次,自然奧楚蔑洛夫也跟著變了5次。

你可以想像他的那張臉,一會兒正義感滿滿,一會兒儘是虛偽,變來變去,是多麼的「精彩」!川劇變臉也不過如此,那還是藉助道具的呢。

頭一開始,奧楚蔑洛夫承諾給受害者郝留金主持正義,準備「拿點顏色出來」「給他(狗主人)點厲害瞧瞧」

反轉1:狗是將軍家的(熱,脫衣)

忽然有人說狗好像是席加洛夫將軍的。

席加洛夫是誰,我們不知道,但肯定是奧楚蔑洛夫惹不起的人物。

因為他心慌了。

埋怨天熱,吩咐隨行脫掉他的大衣,這些仿佛都在喊著:「他慌了,他慌了......」

奧楚蔑洛夫很快就鎮定下來,並開始質疑郝留金,說他「異想天開」,是「魔鬼」

反轉2:狗不是將軍家的

隨行:說狗好像不是將軍家的。

奧楚蔑洛夫特意確認後,又成了最初那個充滿「正義感」的警官,他將狗給貶的一文不值,又安慰郝留金,說「得教訓他們一下!」

反轉3:狗是將軍家的(冷,穿衣)

不料,隨行又說可能是將軍家的狗,人群裡也有其他人說是。

剛脫掉大衣的奧楚蔑洛夫,突然又冷了起來,讓隨行給他穿上大衣

他吩咐隨行將這條「名貴」「嬌嫩」的狗送給將軍,免得被像郝留金這樣的「豬玀」給作踐死。

反轉4:狗不是將軍家的

剛說完,將軍家廚師出現了。

廚師說狗不是將軍的,奧楚蔑洛夫立馬附和說這是野狗,弄死算了

反轉5:狗是將軍哥哥的

但廚師隨後又說狗是將軍哥哥的。

奧楚蔑洛夫聽到這,「洋溢著動情的笑容」,諂媚地問候這位「老人家」,還誇讚小狗「挺伶俐,它把這傢伙的手指頭咬一口!哈哈哈哈!」

變色龍根據周圍的環境和自己的心情來改變顏色。

奧楚蔑洛夫隨著狗主人身份的變化,不斷地改變他對這個「狗咬人」事件的處理態度。用變色龍來形容他貼切又合適。(但似乎委屈了自然界中變色龍,畢竟人家很單純,又醜萌醜萌的[呲牙])

一穿一脫,相反的動作,同樣的寓意,恰好形成一個閉環,將奧楚蔑洛夫的慌張、心虛和恐懼表現得淋漓盡致。

他前後不一的言論又非常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其見風使舵、媚上欺下和虛偽的醜陋姿態。

令人難過的是,圍觀的市民屈服於他的淫威都不敢反抗他,受害者郝留金最後還反被威脅......這也真實地反應了沙皇統治下警官的飛揚跋扈和高壓政策。

像奧楚蔑洛夫一樣的警官不是風雨中飄搖的人們期盼的燈塔。

無事時,或許他們會偶爾履行下義務,但當涉及到自身利益相關時,他們的正義就消失了。

為了討好上層統治者,他們可以指鹿為馬、混淆是非、顛倒黑白,穿著一身正義化身的制服,卻幹著令人作嘔的勾當,破壞社會公平與正義。

這些人只是俄國沙皇統治者的走狗、權利的奴隸,他們的價值觀是「權利」。

《變色龍》寫於沙俄殘暴統治下的背景,契訶夫意在揭露沙皇的走狗「警官」們見風使舵、媚上欺下的醜陋嘴臉。

文中奧楚蔑洛夫的所作所為直白而不加掩飾,幾次三番像個小丑一樣出爾反爾、自打嘴巴。

而《紅樓夢》中,曹雪芹塑造的賈雨村則更圓滑、更有心機。當知道兇犯薛家的身份後,他三次詢問門子該怎麼處理這個案子。借門子之口說出其內心所想,面上又作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虛偽得令人作嘔,反映了當時官場上相互勾結的腐敗現象。

此外,《變色龍》是一篇短篇小說,集中塑造了奧楚蔑洛夫的形象,故事情節緊湊,矛盾衝突也更激烈,從5次翻轉可見一斑;而《紅樓夢》是描繪一個家族和這個家族裡眾人的群像圖,賈雨村只是其中的一個小角色,他的存在是為整篇故事而服務的。

所以,契訶夫和曹雪芹,在人物塑造和情節安排上也不盡相同。

這兩位大師,一個生在19世紀60年代,一個生在18世紀初,整整相差150年,卻都創造了這麼一個經典的「變色龍」形象,不得不說,真是種特別的緣分吶!

02 和契訶夫學寫作

契訶夫僅僅用幾個動作(脫、穿等)和簡單的對話來向我們傳達奧楚蔑洛夫的心理,而不是直接用語言來描述這個心理活動,類似「他心裡慌極了」。

這大概就是一流大師和三流寫手的區別之處吧!

表情、動作和語言是人的內在心理的一個外化表象。

契訶夫的這種寫作手法高級而不落俗套,既讓讀者精準地接受到了奧楚蔑洛夫當下的心裡活動;又不是那麼直白、那麼滿,給讀者留有一定的想像空間

大師就是大師。

其實,這種寫作手法,和演員表演有些類似

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是沒有旁白去說明他的心理活動的。他的情感波動要通過表情、動作和臺詞向我們傳達,他要演繹的形象也要靠這些來立住。

而在借鑑這種寫作方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小心畫虎不成反類犬

一個不成,那可能就像《演員請就位裡》的張大大了。

在《演員請就位》的第一期中,張大大要重新演繹《我和我的祖國》中張譯的角色,一個出於研發原子彈要保密的原因而不得不「失聯」的科學家。故事中,科學家「消失」三年後,兩人在公交上相遇了,科學家全程戴著口罩,沒有臺詞,只能靠動作、眼睛來傳達情緒。結果,張大大演成了一個賊。

那要用好這種方法的話,私以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努力:

模仿。剛開始,可以去模仿借鑑大師們的作品。比如說下次需要描寫與奧楚蔑洛夫同樣心理變化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模仿契訶夫在《變色龍》中的描寫。多觀察。多觀察,現實中的人物也好,影視作品中的人物也好。觀察,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情形下,面對不同的狀況時,他的表情動作和語言。多積累。可以多看些心理學類的書籍,研究一下,不同的心理狀態下,人們的身體會有什麼樣的生理反應。雖說,利用表情、動作和語言來描寫一個人的寫作手法和表演有些類似,但又不完全一樣。

每一個演員只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行。

而一個作者,他的作品中人物一般可不止一個,他要寫好這些人物,就好比要一個人「演」好多個性格各異的人物,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更何況是這麼有難度的事,只能腳踏實地,多做練習啦~

#必讀名著#

我是一隻初生的小書蟲,愛書的你,願意和我一起成長嗎?

(部分配圖via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契訶夫《變色龍》:虛偽是人的天性,利己不損人是道德底線
    小說描述在俄國某木柴廠附近發生了一起狗咬人的事件,警官奧楚蔑洛夫前來主持「公道」。在短短的時間內,奧楚蔑洛夫五次變換他的態度,醜態畢露。契訶夫寫出的不僅是奧楚蔑洛夫的虛偽,更有我們人性本就虛偽的真相。人性本來就是虛偽的,在事情發生時,我們都會做出有利於自己的反應。
  • 讀契訶夫的《變色龍》,你見過如此見風使舵的人嗎?
    當我看完契訶夫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變色龍》後,書中主人公奧楚蔑洛夫面對於權貴趨炎附勢、見風使舵的虛偽嘴臉,著實讓我為百姓們感到忿忿不平。書中講述的是當地警官奧楚蔑洛夫在巡邏時,得知一隻白毛小獵狗咬了首飾匠赫留金的手指頭,決定為金匠主持公道。就在他義憤填膺訓斥這條狗,決定懲罰狗主人時,聽說這條狗是將軍家的,他的態度馬上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 《變色龍》優秀教案
    2.認識沙皇俄國社會的黑暗和「變色龍」這個典型人物的社會意義。 3.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重點:小說用個性化人物語言刻畫奧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見風使舵的性格特徵。 難點:小說用個性化人物語言刻畫奧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見風使舵的性格特徵。
  • 努力活著的俗人,在塵世中,也變成了契訶夫的變色龍!
    有那麼一點區別:上學的時候,總單純著覺得契訶夫的《變色龍》只是一篇無聊至極的的文章,讀與不讀,也無所謂。而走上社會的時候,卻才發現契訶夫,寫的真是一針見血!也許,讀者中也有沒讀過這篇文章的友友,如果用一句俗話來概括這篇文章的內容,應該是:見人下碟子!
  • 「全民閱讀推進月」讀《變色龍》有感|作者:梁太武
    〔2〕《變色龍》是契訶夫最具諷刺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寫於1884年,當時僅24歲,選取街頭巷尾極為平常的狗咬人的小事,卻表現了一個尖銳的重大的社會問題,即官僚警察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專制制度肆無忌憚地欺壓人民。契訶夫的短篇小說以對話取勝;語言有顯著的特色。
  • 《變色龍》:別戴太多面具,你不是變色龍
    你可能不知道避役是什麼,但是你一定聽說過它的俗稱--變色龍。低級動物中的變色龍主要樹棲,因其善於隨環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而被稱為變色龍。沒見過它不要緊,小編帶你去見識高級動物中的「變色龍」!
  • 青春語文 鄭丹文本解讀之四 從《變色龍》裡的狗說開去
    青春語文鄭丹文本解讀之四從《變色龍》裡的狗說開去作者:鄭丹閱讀《變色龍》,人們大都關注奧楚蔑洛夫,赫留金,圍觀者,很少關注事件的中心——狗。我覺得,契訶夫寫這隻狗也大有深意。狗無法說話,沒有條件為自己發聲,天然的沒有話語權。
  • 做人要不要像「變色龍「一樣
    變色龍本來是自然界的一種爬行動物,它的皮膚會隨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它變色的目的是出於保護自己。我覺得這個無可厚非,因為這是本能。後來,有一個小說家契訶夫寫了一篇短篇小說變色龍,小說中塑造了一個叫奧楚蔑洛夫的警察,他隨著狗主人的變化,對小狗的稱呼和處置方式也不斷發生變化。
  •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變色龍》知識點總結
    1【主題思想】這篇諷刺小說運用對比、誇張的手法,通過對主人公奧楚蔑洛夫隨著狗主人身份的變化,對案件的處理態度和判定結果隨之發生相應變化的過程的描述,淋漓盡致地刻畫了一個溜須拍馬、媚上欺下、趨炎附勢、見風使舵的小人形象,批判了當時腐朽黑暗的沙皇專制統治,也揭示了小市民階層麻木、庸俗
  • 初三語文《變色龍》測試題及答案
    第10課《變色龍》同步練習 【同步評價】 一、基礎知識 1.本文作者 , 國短篇小說家。 2.給 下列加點字注音: 逮住 ) 畜牲 ) 魁梧 ) 戳穿 ) 3.結合句意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⑴我要拿出點顏色給那些放出狗來到處亂跑的人看看。
  • 如果你沒讀懂變色龍的善變,說明你還年輕
    最經典的,莫過於契訶夫的代表作《變色龍》。契訶夫是俄國著名作家,享有「世界短篇小說三大巨匠之一」的美譽。毛姆曾盛讚他:世界上短篇小說只有兩種,一種是契訶夫式的,另外一種是莫泊桑式的。《變色龍》中,奧楚蔑洛夫的變臉表演,生動詮釋了什麼叫做「翻臉比翻書還快」。
  • 九年級下冊第6課《變色龍》講義(教案)
    6課 變色龍一、變色龍,蜥蜴亞目爬行類,皮膚的顏色隨著環境等因素而改變。「變色龍」在俄文中可譯為「易變心的人」。作者以此來諷刺主人公奧楚蔑洛夫善變的性格,揭示其見風使舵、媚上欺下的醜惡靈魂。題目簡潔明了,具有象徵意義和諷刺作用。
  • 《變色龍》一課一練及答案
    「那就用不著白費工夫再上那兒去問了,」奧楚蔑洛夫說,「這是條野狗!用不著白費工夫說空話了。既然普洛訶爾說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這不是我們的狗,」普洛訶爾接著說,「這是將軍的哥哥的狗。他哥哥是前幾天才到這兒來的。我們將軍不喜歡這種小獵狗,他哥哥卻喜歡。」「他哥哥來啦?是烏拉吉米爾·伊凡尼奇嗎?」
  • 讀契訶夫《變色龍》有感
    一說起《變色龍》相比大家都不會陌生,曾經高中課本上就出現過這篇文章。短短一千多字,警官奧秋梅洛夫就因為「肇事狗」的主人身份變化前前後後轉變了6次態度。儘管在我們看來,場面一度非常尷尬,那位警官卻是臉不紅、心不跳地不斷變換自己的立場,更加凸顯了其虛偽逢迎、見風使舵的醜惡靈魂,「變色龍」這個稱呼用在他的身上再貼切不過。在《變色龍》這篇小說中,沒有太多細枝末節的描述,恰當的環境和人物描寫,緊湊的節奏,對比的手法更加凸顯了「變色龍」的荒謬、醜惡。
  • 紅樓夢:賈雨村是大壞蛋?那怎麼解釋,曹雪芹唯一讓他生了兒子
    一提賈雨村,幾乎所有的讀者都罵他是個忘恩負義、見風使舵又落井下石的小人。《紅樓夢》小說裡,凡和賈雨村相關的,幾乎都是悲劇,他逐漸黑了心肝,親手製造了好幾個人的悲劇。曹雪芹甚至借平兒之口,罵他是「哪裡餓不死的野雜種!」要知道,這時的賈雨村已是朝廷的大員,是舉足輕重的,到了賈府,也是備受禮遇的本家身份。
  • 《變色龍》契訶夫筆下,人與狗之間那啼笑皆非、發人深省的鬧劇
    《變色龍》這部發生在人與狗之間令人啼笑皆非、發人深省的鬧劇,是我們學生時代學過的一篇課文,至今我仍記得當時的感觸:笑大於悲。悲的感覺自然有,但年少的我們因涉世不深對那種思想感情體會尚淺,只從契訶夫幽默譏諷的筆調之下,清晰地看到奧丘梅洛夫荒唐可笑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