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誕節跟隨著耶穌的足跡—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之行

2021-01-16 壹壹肆京畿閒話

從 特拉維夫 直接坐車去了 海法 ,路途大概一個小時左右,我們要去第一個景點就是 海法 的巴哈伊空中花園。去 以色列 之前其實我沒有怎麼聽說過巴哈伊。給大家科普一下:巴哈伊信仰是一個獨立的一神論宗教,由巴哈 歐拉 創立於十九世紀中葉的 伊朗 ,其基本教義可概括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類一體」。巴哈伊教是個新的獨立宗教。巴哈伊教沒有專門的神職人員,每座廟宇都有九面,每面有一大門,代表可以從各方向加入巴哈伊信仰。據統計,巴哈伊教已經遍及200多個國家,擁有600 萬以上的教眾。

巴哈伊空中花園/大同教聖殿及花園

巴哈伊花園依山而建,背靠有「上帝之山」盛名的 卡梅爾 山麓,迎面吹來 地中海 溫暖、溼潤的海風,以金色穹頂的主建築為中心發散,形成19 級巨大的平臺式階梯,自山腳至山頂綿延千米。我們去的那天陽光燦爛,伴隨著 地中海 的微風,感覺仿佛還在夢中。就在昨天我還在繁忙的 深圳 ,又是教課又是演出,忙的不亦樂乎,而今天的我已然佇立在 地中海 畔,感受著當地人慵懶緩慢的生活。花園只有一部分對外開放,中間的核心區只有教徒才可以進去。聽著關於巴哈伊宗教的介紹,不禁對這個僅僅只有幾百年歷史的宗教感到新奇。

巴哈伊空中花園/大同教聖殿及花園

在我去過的那些國家裡,巴哈伊信仰好像是唯一一個沒有教堂、沒有神像的宗教。無論是佛教, 印度教,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都有他們自己敬仰的神靈,都有一本可以閱讀的經書,而進入宗教聖殿也都有著嚴格的要求與禮儀。然而,巴哈伊信仰的神殿仿佛只是一個花園,更多的像是給人們一個回歸自然的方式,讓精神得到解脫。在這裡,沒有人需要告訴你怎麼去做,沒有神靈需要你去膜拜,宗教同源,人類一體,在此一覽無餘。給你一份土地,一份大自然的恩賜,便給你了自由,思想與身心的自由。雖然不了解這個宗教,但已經從心裡感到溫馨,這是一個自由而包容的信仰。

拿撒勒天主報喜堂

離開了巴哈伊花園,下一站我們從 海法 開車去 拿撒勒 ,並夜宿在那裡。路程大概一個小時左右, 以色列 國土面積不大,很多著名的城市之間都僅僅幾個小時的車程,這跟我住慣了的國內和 美國 相差太大。其實我更偏向於這樣的小國家,不用在路途中花費過長的時間。

拿撒勒

拿撒勒 的天主報喜堂是在阿拉伯管轄區,整個感覺立馬不一樣了。阿拉伯管轄區跟猶太人區相比,多出一些散漫。街道雜亂無章,車子亂開。我們的車在 拿撒勒 堵了差不多1個多小時,都還沒能駛出一條街道,到處都是喇叭的鳴叫。最後車實在是堵的動不了,我們一行人決定下車步行去天主報喜堂。走去的路上,人山人海,我們不得不在車流與人流中穿梭,一點點地向我們的目的地挪去。不得不感嘆,在同一個國度裡,竟能有如此大的差異。這也是 以色列 能夠把各個民族團結在一起的唯一辦法吧。幾千年來,不同民族植根於不同理念和文化,也許只能讓他們保持並維護好自己的文化、管轄好自己的區域,才能在這個國家裡長久、一同的生活。

拿撒勒

拿撒勒 現有人口4.5萬,交通發達,是加利利地區重要的商業中心。歷史上 拿撒勒 只是一座小城,因是約瑟和 瑪利亞 的故鄉,主耶穌在這裡生活了三十年,而成為基督徒心目中的聖地。天主報喜堂是 拿撒勒 最受矚目的建築,是當今基督教世界最重要的禮拜堂之一。教堂建於1966年,是在同一地點上重 新建 立的第五座教堂。最初的教堂是為了紀念聖母 瑪利亞 在這裡由聖靈感孕,天使迦百利向 瑪利亞 報告懷孕的喜訊,並告知所生的是救世主。事實上,耶穌也在這裡長大,但並不在這裡降生。

拿撒勒

拿撒勒

進入教堂內部,可以看到當時最早報喜的巖洞,這個教堂雖然比較新,但這個地點卻一直都是聖經裡的原址。教堂外部可以看到許多不同國家捐贈給這個教堂的聖母畫像。一個個看去,很有意思,每個國家都結合了自己的文化與對聖經的理解。 中國 的畫像則是送子觀音。 韓國 , 泰國 以及東 南亞 國家也都給了自己文化中的聖母形象。這樣想想也是,誰說聖母與上帝只有一個形象?重要的是每個宗教都相信天上有比自我神聖的力量,這樣便足夠了。那為何又要為宗教引起紛爭呢?就像巴哈伊信仰一樣,宗教本同源,人類即一體,這樣是否會更 平和 一些呢?

告別天主報喜堂,我們乘車回到了酒店,結束一天的旅行。這一天多彩,凌晨在 深圳 ,早上在 特拉維夫 ,中午在 海法 ,晚上在 拿撒勒 。一分鐘也不願意浪費,在路途中也在看資料,做足功課。體驗,感受,行走,思考,大腦瘋狂的轉了一天,也該休息了。在加利利湖邊,伴隨著古老的微風,逐漸入睡。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猶太人不過聖誕節,以色列卻是聖誕發源地?
    倒是洋節好像更有市場,聖誕節其間大大小小的商家都裝飾了聖誕樹、聖誕老人、拉雪橇的馴鹿,使出渾身解數招攬生意。當聖誕成為最時尚的流行文化時,沉浸於節日氣氛的你真的了解什麼是聖誕節嗎?聖誕節最初是一個宗教節日,世界上大多數基督徒認為耶穌誕生於12月25日,於是就把這一天定為聖誕,以此紀念耶穌。
  • 聖誕節,耶穌降生的使命
    二、為尋找迷失之人人生難免會迷失方向,更容易陷入罪中不得釋放,在面臨很多選擇的時候,往往會不知所措。但這一位人類的救主耶穌基督的到來,就是要來做我們的人生標杆,做我們人生的方向,把那迷失方向的重新尋回。耶穌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
  • 伊朗和巴勒斯坦:阿曼會成為下一個與以色列達成正常化協議的國家嗎?
    儘管國際觀察人士稱阿曼是下一個與以色列籤署和平協議的海灣國家,但阿曼的政治分析人士對這一可能性表示懷疑,理由是馬斯喀特與德黑蘭之間的長期關係以及仍未解決的巴勒斯坦問題。阿曼蘇丹國是少數幾個讚揚巴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以色列達成正常化協議的海灣國家之一。周二,預計阿曼代表也將抵達華盛頓,參加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主持的籤字儀式。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以色列/巴勒斯坦:《新約全書》
    第七周第二天以色列/巴勒斯坦 《新約全書》古代近東的各種文化之間儘管有各種衝突,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包括相近的書寫文化。《聖經》中的《雅歌》,與埃及的愛情詩歌、諾亞的故事以及衍生出諾亞故事的美索不達米亞的洪水敘事之間,其書寫系統各有不同,卻有著互相重合的文學傳統。
  • 世界名畫賞析:細數那些畫在畫裡的『聖誕節』
    作為西方傳統節日的聖誕節,又名耶誕節、耶穌誕辰,譯名為「基督彌撒」。相傳耶穌是因著聖靈成孕,由聖母瑪利亞所生,當馬利亞快要臨盆時,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戶籍。就這樣,聖母瑪利亞在伯利恆務一個馬槽上,生下了耶穌。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 聖誕前的傷痕之作!塗鴉藝術家Banksy新作名為「伯利恆之傷痕」
    英國塗鴉藝術家Banksy公開最新作品,為迎合聖誕節來臨,作品借重現耶穌誕生一幕表達關注巴勒斯坦人。Banksy在社交平臺帳戶公開新作品「伯利恆之傷痕」,得到超過70萬個贊好。作品展現耶穌在馬槽誕生的場景,旁邊是聖母瑪利亞和約瑟,不過作品的背景是一道將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地區和以色列徹底分割的圍牆,牆上有一個疑似被炮彈炸開的洞,形狀猶如耶穌降生時出現的伯利恆之星。Banksy形容作品是「修改版的耶穌誕生圖」。
  • 在約旦旅行,體驗沙漠中也會有瀑布的樂趣
    約旦是一個比較小的阿拉伯國家,但相對周邊國家來說約旦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穩定。約旦人民生活較為富裕在伊斯蘭國家中相對開放。約旦比較缺乏淡水資源石油資源不豐富,旅遊業是約旦支柱產業之一,佩特拉古城,死海和瓦迪拉姆沙漠等景點成為世界各國遊客探險旅行和休閒度假的首選目的地。
  • 阿拉伯國家那麼多,為啥眾拳難敵以色列?
    一戰期間,英國企圖借猶太人之手主宰中東,因此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之家,後來還鼓勵流散在外的猶太人重回巴勒斯坦。戰爭結束,奧斯曼帝國覆滅,英法瓜分中東大片土地、控制戰略要衝,埃及等阿拉伯國家獲得形式上的獨立,實則受英國控制。
  • [S]約旦國王強調支持尋求全面政治解決敘利亞危機
    新華網安曼4月7日電(記者 蔣少清 程春香)約旦國王阿卜杜拉7日在首都安曼會見到訪的紐西蘭總督傑裡邁特帕裡時強調,約旦支持全面政治解決敘利亞危機,以維護其國家的團結和人民的凝聚力,制止暴力和流血衝突。
  • 以色列吊打伊朗敘利亞!為何卻不敢動這國?只因裝備中國該款武器
    本月25日以色列出動多架戰鬥機,對敘軍位於霍姆斯的一座空軍基地進行了襲擊,並在空襲中給敘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而這也是以色列本月第三次空襲敘利亞境內目標。在空襲敘軍空軍的前兩天,以色列也出動了多架戰鬥機,對巴勒斯坦多個目標實施了攻擊,並摧毀了巴勒斯坦多個地下和海上目標。
  • 狂歡背後的聖誕節,到底是耶穌生日,還是西方文化的侵略和瀰漫?
    並且像父母一樣引領教導兒女的信仰或造物者,為什麼不去了解它,跟隨他?因為時間關係,今天我們不研究到底哪位是真神,是造物主,也不陷入進化論和創造論的觀點,只來了解 解開聖誕節的來歷和真相。1. 聖誕節的含義聖誕節作為中世紀天主教用語, 是「基督的彌撒」的意思。
  • 美國變天后,巴勒斯坦全國歡呼:重啟以巴對話,但不一定支持建國
    她還說,美國將恢復對聯合國難民署和其他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人道主義計劃的財政力量支持。總部位於海法的國際協商中心主任瓦迪·阿布納薩爾認為,拜登無疑將幫助重啟「以巴對話」,但不一定會使巴勒斯坦人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很難看到拜登高度重視以色列-巴勒斯坦的軌道,特別是在目前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領導人(內塔尼亞胡和阿巴斯)周圍的情況下。」
  • 誰對以色列開戰支持誰!伊朗最高層放狠話,中東六大武裝爭相出兵
    隨著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不顧新冠疫情訪問以色列,美以兩國聯手吞併約旦河西岸領土的計劃開始啟動。這一不顧數十萬巴勒斯坦人死活,遭到幾乎所有阿拉伯國家反對的所謂「世紀方案」,終於引來地區頭號大國伊朗的強力反擊。
  • 【下站去哪】闖蕩以色列:還沒醒過盹來,耶路撒冷已經到了
    耶穌下葬的聖墓教堂內,虔誠的基督教徒親吻耶穌塗抹油膏的油膏石。自北向南,以色列共有三個邊境口岸通向約旦。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關口安檢最為嚴格,因為這是唯一一個允許巴勒斯坦人穿越的邊境口岸,也正因此,過這個口岸要花費的時間最長。
  • 不打了,巴勒斯坦哈馬斯宣布停火,阿拉伯人為啥「投靠」以色列?
    最近中東局勢變化非常快,地緣政治正在重新洗牌,先是阿聯和以色列全面建交。阿聯是阿拉伯核心國家,和沙特是鐵桿盟國,阿聯和以色列建交標誌著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可能結束千年仇恨,握手言和。當地時間8月31日,中東又傳來消息,巴勒斯坦的哈馬斯組織居然宣布,要和以色列達成停火協議了。
  • 聖誕節的主角到底是誰?
    今天是聖誕節,據說昨晚聖誕老人會趁孩子熟睡之際,從煙囪爬下來,給孩子送禮物。孩子收到禮物了嗎?(家裡沒有煙囪的怎麼辦?)那聖誕老人又是誰?他跟聖誕節有什麼關係?其實,聖誕節跟聖誕老人並沒有關係,千萬不要認為那是聖誕老人的生日。要理解聖誕節,得從聖誕節的英語單詞Chritmas入手。
  • 以色列商業直航抵達阿聯
    以色列首個直飛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商業航班8月31日降落阿聯首都阿布達比的機場。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在社交媒體推特發文,稱這是「歷史性的一天」。 美國和以色列政府代表搭乘航班,將與阿聯官員會商以阿關係正常化議題。
  • 了解聖誕節歷史 過個有意義的聖誕節
    叮叮噹叮叮噹,很多人對於聖誕節的認知,就停留在聖誕老人和他的麋鹿,還有聖誕樹裡面的誘人小禮物。到底聖誕節是怎麼來的,卻很少有人去深究。其實聖誕節和我們總過得春節一樣,都有它耐人追尋的歷史過往,不知道這些實在是有些可惜。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聖誕節最早還是來源於亞洲。
  • 12月25日聖誕節是為耶穌慶祝生辰的節日,但耶穌卻不是這天出生的
    聖誕節是西方國家的新年,就相當於我們的春節。聖誕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起源於基督教。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所以聖誕節又被稱為「耶誕節」。雖說是為耶穌慶生,但實際上耶穌卻是出生在12月24日的。
  • 天譴行動:以色列的報復
    1972年至1979年這7年間,為了報復巴勒斯坦武裝組織黑色九月在慕尼黑對以色列代表團的襲擊,以色列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報復行動,稱之為「天譴行動」。 1972年9月,正值第二十屆夏季奧運會,各個國家代表隊正在準備登上競技的賽場,不幸降臨在以色列代表隊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