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激發資源活力 打造「秦巴藥都」

2021-01-08 廣元市人民政府

開啟中醫藥健康產業振興發展新徵程  助力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市建設

廣元:激發資源活力  打造「秦巴藥都」

前言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

歷經多年醞釀,廣元中醫藥人翹首企盼的《廣元市生物醫藥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廣元市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廣元市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7-2020年)》、《廣元市貫徹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實施方案》等結合地方實際的中醫藥發展規劃出臺。這些規劃,承載著我市高度重視和支持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鮮明態度和堅強決心。

梳理近年來我市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歷程,規劃、方案、意見等多達幾十項,調研、會議、討論等更是枚不勝舉,大到發展戰略,小至助企解困。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已然被擺在了廣元發展戰略層面的重要位置,廣元中醫藥事業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春天。

廣元高度重視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從政策、監管、資金、要素等方面持續增強了推動力度。市委市政府提出著力打造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市,集中力量,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在中醫藥標準化、中醫藥健康養老、中醫藥健康旅遊和中醫藥健康產品創製等方面先行先試,在全國率先實施《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提出的核心內容,解決中藥產業供給側結構性問題,讓老祖宗傳下來的中藥瑰寶走向世界,實現華麗轉身。

新思想指引新徵程,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廣元正揚帆啟航,大力推進中醫藥健康產業振興發展。

資源篇
    「秦地無閒草,巴山多仙藥」的美譽緣何而來

關鍵詞:全市現有中藥材資源2000多種,中藥材基地總面積86萬畝,產量17萬噸,是全國中藥材主要產區之一。便捷的交通、優越的環境、富集的資源,為中醫藥健康產業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和發展前景。

六月的廣元,處處生機盎然。田野裡,各種中藥材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藥香;產業園區裡,中醫藥企業開足馬力加速生產;市場裡,各種藥材源源不斷地湧向全國各地……透過現象看本質——

區位優越交通便捷

廣元位於成都、西安、重慶、蘭州四大城市交匯的腹心地帶,境內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鐵路複線縱橫交錯,嘉陵江、長江水運可直達重慶、上海,廣元機場通航,形成了集鐵路、高速公路、幹線公路、水運和航空「五位一體」的次級綜合交通樞紐,是四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之一、區域性能源供給中心、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和區域性旅遊集散中心,也是我國西北至西南、西部至東部的重要交通樞紐和區域性經濟中心。

生態良好資源富集

廣元南北交匯特定的地理位置,海拔範圍在352-3873米,複雜多樣的地形地貌,豐富的土地資源和立體性氣候資源,造就藥材資源較強的區域性、廣泛性的分布特徵。

境內適宜長、中、短期多種藥材共生,對木本、草本藥材有較廣闊的適宜發展空間,藥材資源十分豐富,是種植藥材的適宜地帶。據史料記載,我市是四川最早發現、利用和栽培中藥材的地區之一,全市現有中藥材資源2000多種,分屬於146科,270屬。包括根莖類90個,籽仁果實類74個,全草類50個,花葉類24個,樹皮類14個,藤木類16個,菌藻類6個,動物類36個,礦產類4個,加工其它類3個。其中,大宗藥材327種,自然蘊藏量10萬噸。素有「秦地無閒草,巴山多仙藥」之美譽,是上天恩賜的天然藥庫。

全市中藥材基地總面積86萬畝,產量17萬噸,是全國中藥材主要產區之一。

廣元已被科技部、工信部認定為國家柴胡道地主產區。旺蒼被命名為「全國杜仲生產基地縣」和「全國名特優經濟林杜仲之鄉」,青川天麻已通過國家有機農產品認證,蒼溪被譽為全國「川明參特產之鄉」。「青川天麻」、「旺蒼杜仲」、「蒼溪川明參」、「昭化茯苓」等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策略篇
    激發產業發展動力的關鍵因素在哪

關鍵詞:發揮最大的協同效應,合理布局,在政策上扶持,在服務上用心,全力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傳統的產業優勢只是吸引鳳凰棲息的「敲門磚」,而科學完善的產業規劃才是關鍵。我市對中醫藥健康產業十分重視,將中醫藥健康產業列為支柱產業和優先發展產業,在政策上扶持,服務上用心,旨在激發資源活力,將我市建設為四川省中醫藥健康產業強市,川陝甘中醫藥產業區域中心,打造「秦巴藥都」。

發揮最大的協同效應

全市上下堅持市場主體、政府引導的原則,建立專業的組織機構,統籌相關職能部門,增強產業發展工作的全面性、系統性、協調性,以發揮最大的協同效應,助推全市中醫藥產業加快發展。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常委和副市長任副組長,分管副秘書長、市級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市中醫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中醫藥產業發展推進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農業局設立中藥材發展辦公室,負責全市中藥材行業管理、服務和指導工作。蒼溪縣、劍閣縣成立了以書記、縣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中藥材產業推進(發展)領導小組。由企業發起成立市級中藥材產業協會,目前已在民政局備案,昭化區已成立了區級中藥材產業協會。

引領產業合理布局

堅持「規劃先行」「規劃引領」的原則,編制實施《廣元市生物醫藥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廣元市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廣元市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7-2020年)》、《廣元市貫徹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實施方案》等規劃和指導性文件,《廣元市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編制相關工作已啟動,為全市中醫藥產業從品種資源保護、優勢區域規劃、示範基地建設,到標準化生產、精深加工,再到品牌打造、市場營銷、文化傳承、健康醫療等全產業統籌發展工作提供科學指導,儘快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實現川陝甘結合部中醫藥服務區域中心地位和建設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市目標。

激發產業發展動力

我市農業部門把草本中藥材產業納入六大特色產業並在園區基地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優良品種推廣、實用技術普及、經營主體培育、土地流轉服務、藥旅融合發展及農業政策性保險等方面均給予支持。蒼溪縣設立中藥材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統籌整合項目資金不少於800萬元,對發展中藥材產業業績突出的鄉鎮和單位給予獎補。劍閣縣、昭化區等縣區結合產業扶貧對中藥材重點鄉鎮予以資金補助。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全市首隻政府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共同組建基金,市園投公司與廣東達安基因聯合成立了3億元的「廣元達安國泰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基金」。市中醫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已牽頭草擬了《廣元市支持中醫藥產業發展十條措施》。

大力開展產業招商推介

抓好宣傳推介基礎工作,編印了《廣元生物醫藥產業招商宣傳畫冊》、《廣元市健康產業招商手冊》,製作《綠色崛起》生物醫藥產業宣傳片。結合我市產業發展實際,圍繞大品種培育、中藥材精深加工、產品研發、倉儲物流、康養旅遊等中醫藥產業鏈,積極謀劃包裝儲備項目50餘個。加強與國藥集團、上藥集團、神威藥業集團、好醫生藥業集團、廣州醫藥集團、昆明藥業集團、以嶺藥業、同仁堂等國內大型知名中藥企業對接洽談,力爭引進一批知名企業和重大項目。

用心服務助推企業健康發展

「一企一策、一事一議」量身定製精準服務,召開專題協調會,有效化解克旨達易地搬遷改造、蓉城製藥搬遷入園、新中方醫藥集團涉法涉訴等遺留問題,對九龍青春製藥、瑞豐製藥、康康醫療器械、春雨製藥等企業,開展企業招商和兼併重組等工作。舉辦中藥材產業技術培訓會、專項資金申報培訓指導會,提升中藥材專業人員專業素質、協助企業順利開展項目申報。多次邀請省內外專家到我市調研指導發展和開展科技幫扶,推進生物醫藥新品種、新技術的開發和本市道地特色藥材的深度加工。

成果篇
    中醫藥健康產業如何實現升級

關鍵詞:藥材飄香產業興。中醫藥產業鏈的延伸,興了企業、旺了市場、富了藥農。

一老翁,一小童,一藥鬥,一戥稱,一副醫匾,一方脈枕,一排毫針,一捧藥香,一望,一聞,一問,一脈,三兩句點破,十來劑藥包。這大概是人們印象中最傳統的中醫藥場景。如今,情況正在發生變化,一股產業升級的春潮正在廣元大地上萌發、湧動。傳統中醫藥在現代科技的促進下,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再次生機勃發。

中藥材產業規模穩中有進  綜合效益顯著提升

截至2017年底,全市從事中藥材種植養殖的企業28家,新增4家,種植專合社107家,新增17家,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2000餘戶,新增300餘戶。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86萬畝,同比增長9.87萬畝,新建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示範基地16個,超下達計劃6個。蒼溪縣形成了以白及、黃精、丹參、瓜蔞等品種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劍閣縣形成了以鐵皮石斛、丹參、金銀花等品種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基地;旺蒼縣形成了以前胡、柴胡、當歸、杜仲等品種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基地;青川縣形成了以天麻、前胡、重樓等品種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基地;昭化區形成了以茯苓、夏枯草、前胡、百合等品種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利州區形成了以天麻、梔子、重樓、白芷等品種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基地;朝天區形成了以天麻、靈芝、杜仲等品種為主的中藥材種植基地。

2017年全市草本藥材產量10.84萬噸,同比增長5.91萬噸,綜合產值38.62億元,同比增長8.51億元,種植利潤10.68億元,同比增長3.17億元。全市木本藥材資源基地規模60萬畝,產值4.1億元。

中醫藥工業運行持續向好  產業發展增速較快

規劃建設國家級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盤龍醫藥工業園、劍閣縣劍門獸藥產業園和青川竹園塔壩生態醫藥產業園。其中,盤龍醫藥工業園佔地2200畝,新中方醫藥集團、億明藥業、赤健中藥、太星藥業等30餘家企業入駐;劍門獸藥產業園佔地437畝,德潤通、聯美、成康、成邦等12家獸藥生產企業入駐;青川竹園塔壩生態醫藥產業園規劃佔地452畝,按園林風格設計,正在建設中藥飲片、製劑生產、醫藥貿易、生態養生等多個功能區。

全市生物醫藥產品涵蓋中藥製劑、中藥飲片、生物原料藥、中藥健康產品、中藥獸藥和醫療器械等350餘個。擁有「清腦復神液」、「小兒解表止咳口服液」、「蠶茸柱天膠囊」等一批知名品牌,其中「清腦復神液」單品年銷售額達2.64億元,銷量佔全國同品種銷售份額的95%以上。

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企業達23家,形成了新中方醫藥集團、億明藥業、赤健中藥科技、太星藥業等一批優勢骨幹企業,產品涵蓋原料藥、化學藥、中藥飲片、中藥製劑、中藥健康產品等,獲得國家藥品批文的品種143個,其中,國家新藥5個、全國獨家品種4個、全省獨家品種15個。大力推進新版GMP認證工作,全市需要通過認證的企業13家,2017年底,已有中方製藥、蓉成製藥、克旨達製藥、豪運藥業、瑞豐製藥、赤健中藥、中創藥業、太星中藥、水電五局醫用制氧廠9家醫藥企業通過新修訂GMP認證並投產,春雨製藥已申報認證資料,青春九龍製藥被四川通園藥業成功收購,並已啟動新版GMP認證工作。2017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5.22億元,同比增長20.4%。

特色園區建設步伐加快  中醫藥康養產業發展迅速

結合我市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市建設,促進中藥材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中醫藥康養、旅遊、文化藝術等項目紛紛落戶。四川廣元康養示範產業園總投資43億元,擬建成4A級康養旅遊示範園區,將打造集「醫、教、研、養、遊、居」於一體,全方位6S康養產業服務圈和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康養示範園,該項目已於2017年10月11日開工建設。廣元度眾頤康園(萬源分院)項目總投資11億元,由市中醫醫院與四川億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資建設,佔地96畝,總建築面積175000平方米,項目建成後,可提供2000多個房間,為近4000位老人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康養服務。蒼溪老邸山中醫藥博覽園項目佔地638畝,以中藥材種植生產為主,建有院士工作站、藥王殿、中醫藥養生體驗館和鄉村客棧(客棧、藥膳餐廳、中藥養生科普館)。劍閣中醫藥產業園(劍門石斛)由四川吳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擬打造中藥館、養生館以及休閒旅遊設施,目前已建成高科技智慧(農業)大棚50畝,5000平方米的三條生產線。秦巴山區中醫藥康養產業園由四川麥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預投資5000萬元打造集科研、教育、旅遊、康養、託老、生產、會務、展示「八位一體」的現代多功能產業園區,目前,基礎設施和園區耕地開挖主體已基本完成。天曌山森林康養基地、湯山溫泉康養基地、赤化鎮田園養生基地、白朝高山溼地康養基地、黑石坡生態康養滑草運動休閒基地、三堆體育特色示範小鎮等正在建設中。

中藥材物流建設加快推進  從無到有且初具規模

由四川廣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經開區廣運現代物流中心,佔地面積300畝,總投資約4億元。按照面向國際化、產業高端化和運營現代化的要求建設,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面完工,可以提供倉儲、辦公、冷鏈、進出口(保稅倉)、配送等服務。二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展開,計劃今年建成並投入運營。「秦巴藥都」中藥材倉儲物流中心項目擬建在四川廣運現代物流中心內,該項目總投資30000萬元,建設規模40000平方米,主要包括交易中心、氣調倉庫、常溫庫、陰涼庫、養護作業區、初加工中心、檢驗檢測中心、中醫藥研究院等9個分區。

大品種培育工作積極推進  品牌化建設初見成效

我市已被科技部、工信部認定為國家柴胡道地主產區;蒼溪被譽為全國「川明參特產之鄉」,產量和種植面積居全國第一,白僵蠶生產技術專利申請得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受理,「蒼溪瓜蔞」「蒼溪白及」證明商標得到國家商標總局受理;旺蒼被命名為「全國杜仲生產基地縣」和「全國名特優經濟林杜仲之鄉」;「青川天麻」已通過國家有機農產品認證,「昭化茯苓」先後榮獲四川省十大森林食品品牌、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認證、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白衛嶺葛根」榮獲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認證;「昭化藤椒」、「昭化銀杏」等正在申報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白朝靈芝遠銷韓國、日本等地,聲譽遠傳。瀕危中藥材重樓種植基地建設項目和白及高效示範種植項目獲得中國製造2025四川行動2017年度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截至2017年底,全市中藥材種植規模上萬畝的單品種有前胡、丹參、柴胡、天麻等15種。

項目招商引資初結碩果  產業發展潛力不斷釋放

積極「走出去、請進來」尋求合作。先後赴湖北武漢、雲南文山、陝西漢中、甘肅隴南以及四川瀘州、綿陽、成都等地學習考察50餘人次,邀請河北神威藥業集團、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北京京奧港集團、安徽亳州輝煌生物科技公司、四川九鼎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寶維醫藥技術有限公司、雲南昆明藥業集團等國內實力強勁企業來我市考察60餘人次,有效推進中藥材種植、中藥材深加工、康養綜合體項目對接。與成都荷花池中藥材專業市場建立了初步合作關係,成功引進河北神威藥業投資13.5億元的中藥配方顆粒及產業鏈項目、四川九鼎藥業投資1.05億元的生物來源抗血栓藥物原料和製劑項目,並與伊廈成都國際商貿城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籤訂6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盤龍醫藥園區已有國藥集團、福建鷺燕藥業、武漢人福藥業、伊普諾康醫療器械項目相繼落戶,健佰氏等一批企業已初步達成投資協議,中山大學達安基因旗下13家生物醫藥企業有望籤約落地,為滿足招商項目承載需求,已啟動實施900畝醫藥園擴園工程,新建5.5萬平米準廠房,預計2018年底前投入使用。

展望篇
    構建500億元中醫藥全產業鏈

鍵詞:環環相扣,層層推進。展望未來,群眾的期待,發展的需要,呼喚大力推進中醫藥健康產業振興發展「硬任務」持續發力。

著眼未來,市委、市政府勾勒出大力推進中醫藥健康產業振興發展的「設計圖」:把中醫藥健康產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打造「三地」(道地藥材集散地、中醫藥高端人才聚集地、中醫藥研發製造高地)和建設「四個一」(一個道地藥材倉儲物流中心、一個中醫藥研究院、一個國家級中醫藥產業園區、一批中醫藥康養綜合體)等措施,加快中醫藥健康產業振興發展步伐。

到2020年,全市中醫藥產業實現產值250億元。全面推進「利州七味」藥材大品種培育、醫藥大集團打造、倉儲物流中心及康養文旅綜合體建設,初步形成特色鮮明的中醫藥健康產業集群。進一步理順中醫藥發展體制機制,夯實發展基礎,實現中醫藥有序、創新、融合、共享發展。

到2025年,中醫藥產業成為全市工業的主導產業,實現總產值500億元。全市中醫藥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得到進一步緩解。建成以「利州七味」為代表的、具有影響力的藥材資源、倉儲物流大基地;建成以特色優勢產品、具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產業集群;建成具有輻射力的中醫藥醫療、康養、文旅深度融合的健康服務目的地,成為四川省中醫藥健康產業強市,川陝甘中醫藥產業區域中心——「秦巴藥都」。

建成國家中藥材種植示範基地(群)

圍繞我市豐富的中藥材資源,突出特色、打造優勢。到2025年,建設秦巴山區特色優勢的規範化藥材種植(養殖)基地15-20個(其中,2020年建成7-10個),並成為全國重要的藥材資源開發與保護示範區,全市中藥材種植(養殖)實現產值100億元。重點做強天麻、白及、柴胡、杜仲、川明參、石斛、茯苓等優勢品種;培育青貝、前胡、葛根、靈芝、山葵、僵蠶、淫羊藿、花椒、百合、黃精、重樓、金銀花、麝香等特色品種,建成大宗藥材品種的主要生產基地7-10個,實現藥材栽培面積200萬畝;新增道地藥材品種3-5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3個和通過審定新品種2-3個。

成為四川省中藥工業的重要部分

培育發展以新型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及中成藥大品種的二次開發為主,中藥大健康產品與衍生品為特色的產業體系。計劃實現工業產值200億元,佔全省醫藥工業比重提升至10%,佔全市工業生產總值的比重提升至15%。其中,中藥飲片25億元、中藥提取物25億元、中成藥50億元、中藥大健康產品(含衍生品)100億元。採取引進與培育相結合的方式,打造龍頭和特色企業2-3家,培育銷售收入超50億的企業2戶、超億的企業25戶、規模以上企業40戶。重點建設盤龍醫藥工業園,協同發展各區縣醫藥園區,形成特色鮮明的中醫藥產業集群。

建成秦巴中藥材倉儲物流區域「高地」

以交通區位優勢為依託,以中醫藥物流需求為導向,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為核心,積極引進現代中醫藥物流企業,整合提升全市醫藥商貿物流企業,打造以產地優質「鮮、活」道地中藥材為主,集產地初加工、倉儲、銷售功能為一體的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和可追溯的中藥材倉儲物流區域「高地」,成為川、陝、甘三省結合部醫藥物流中心城市,年交易額突破100億元。

建設中醫藥文旅康養特色園區

建立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切實提高中醫醫療服務能力;同時,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切實推進中醫藥傳承與創新,努力推動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帶動中醫藥健康養生服務業的快速發展。積極推進中醫藥養生保健、養老、康復、健康旅遊等服務業的發展,開發中醫藥養生、遊樂養生、美食養生等特色養生產品。推進特色藥材基地建設與康養文旅綜合體項目建設,建成以特色中藥為主題的健康小鎮、產業園區,形成社會養老、醫療、康復、旅遊服務綜合體系,促進中醫藥產業與醫療健康服務業協同發展,實現經濟收入100億元。

激發資源活力,打造「秦巴藥都」,對廣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市委、市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正帶領廣元兒女齊心協力、開拓進取,以昂揚的姿態、十足的幹勁,邁向廣元中醫藥健康產業更加輝煌的明天。

(記者 陳利)

相關焦點

  • 兩江新區天宮殿街道星湖路社區打造空間開放日 激發社區活力
    兩江新區天宮殿街道星湖路社區打造空間開放日 激發社區活力 2020年11月26日 15:59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近日,為了解居民對社區空間打造的需求,引導居民營造出具有特色的公共空間,兩江新區天宮殿街道星湖路社區開展了
  • 人民日報大家手筆: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市場主體是在市場經濟運行發展中從事經濟活動的微觀組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有市場主體49萬戶,其中包括國有工業企業8.37萬戶、集體工業企業26.47萬戶、個體經營者14萬人。
  • 王士嶺代表:多方發力打好「組合拳」 進一步激發實體經濟活力
    他建議,要多方發力,通過打好一系列「組合拳」,進一步激發實體經濟活力、帶動整體經濟發展。王士嶺介紹,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幫助中小企業減少疫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補回疫情所導致的損失,銀行、稅務、交通、人社等部門相繼出臺優惠政策,通過免稅、免費、降費等措施,全力幫助企業度危機、過難關,使臨沂眾多中小企業暫時減了壓,緩了氣。
  • 用科學評價體系激發人才活力
    這是海南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又一有力舉措,對激發人才活力、為自貿港建設吸引更多更優秀的高層次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是國家重大戰略,必須舉全國之力,聚四方之才;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最突出的短板是人才、最緊缺的資源也是人才。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好的環境是良好的體制機制。
  • 廣元禁毒視頻,講述他們與毒品之間的真實事件故事!
    ——————以下正文—————— 她, 曾是毒品的受害者; 他, 曾讓自己和妻子都陷入毒品的魔圈; 她, 從事著與吸毒者成為朋友的職業
  • 勝利技檢:激發隊伍活力增強發展動力
    抓實思想文化引領,為激發隊伍活力提供思想保證。  「思想觀念轉變是近五年來員工隊伍最大的變化,哪裡創造價值大發揮潛能就往哪裡去。」從基層管理崗主動申請到機關門衛崗的黨員陳師傅深有體會地說。同時,不斷夯實輿論宣傳主陣地,精心打造中心官方「兩微」平臺,加強與油田主流媒體通聯協作,構建內外聯動的輿論宣傳陣地體系,用新思想新觀念引導員工,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員工,開展學習身邊榜樣、科技英才系列活動,為激發隊伍活力提供了思想保證。  抓實「三基本」建設,為激發隊伍活力提供組織保證。
  • ...區:打造「新政務 心服務」特色品牌,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
    濟寧高新區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浪潮的推動下,打造「新政務,心服務」特色品牌,不斷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為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也為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 「四則運算」打造「亭滿意」人力資源環境
    「四則運算」打造「亭滿意」人力資源環境 2021-01-06 16:28:56   來源:滁州網
  •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激發市場活力 規範市場秩序
    編者按:中國之聲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工的專訪《激發市場活力,規範市場秩序》。   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記者王逸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南鄭縣探索資源變股權,讓沉睡的資源煥發活力
    如何讓貧困群眾儘快脫貧,南鄭縣探索農村「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脫貧模式,讓沉睡的資源煥發新活力,把分散的資金集聚起來,促進投資、創業、就業、收益多元化,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走出了脫貧攻堅新路子。
  • 大麥嶼:注入「美麗因子」 打造活力新港城
    串聯公園景致,打造共享惠民的小鎮生活圈;保留城市原有肌理,以「繡花」功夫激活老城新活力;扮靚沿途風景,以美麗公路為紐帶串聯山海風光……良好的環境,已成為玉環市大麥嶼街道一張閃亮的名片。大麥嶼街道黨工委書記林杭表示,街道目前已制定三年有機更新行動計劃,突出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品質管理,全力打造一個宜居宜遊宜商的活力新港城。景致串聯成線,共享城市慢生活「飯後去哪裡?」「到慶瀾公園玩一會!」自全方位改造提升後,慶瀾公園一躍成了大麥嶼百姓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 陳新滋:各盡所能激發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活力
    不久前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校長陳新滋教授在接受專訪時表示,這可以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破除影響創新要素自由流動的瓶頸和制約,進一步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活力。
  • 打好「鄉情牌」 慈谿新浦創新激發海韻小鎮新活力
    醉美花海 (王燁江 攝)  近日,慈谿市新浦鎮生產電機裝備產品的「意卡德」公司與同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博士團隊「精益化項目管理」合作,為中高檔直流變頻節能電機注入科技新活力  新浦鎮放眼長三角整合資源,主動承接大灣區經濟、杭州灣新區產業、慈谿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的輻射,找準產業發展定位和方向,工業轉型發展圍繞「消化一批、升級一批、培育一批、引進一批」的目標,開啟全面振興實體經濟之進程。
  • 人民法院報評論員:加強知產保護 激發創新活力
    他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高瞻遠矚的戰略謀劃,為我國新時代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提供了明確思路和行動指南,也對人民法院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趣說廣元丨風也分公母?「廣元的風」為什麼那麼多?
    四川在線記者 燕巧一年大部分時間,廣元都在吹風。廣元風大的名頭由來已久,「廣元的風,昭化的蔥」是廣元人再熟悉不過的俗語。地處四川盆地北部的廣元,緊靠我國南北氣候分界線秦嶺,當冷空氣越過秦嶺南下,沿著嘉陵江河谷入川,廣元首當其衝。
  • 河南蘭考:駐村工作人員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新華社鄭州5月28日電題:河南蘭考:駐村工作人員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新華社記者韓朝陽種了幾十年莊稼的趙衛公今年不再為澆地發愁,以前村裡只有6口灌井,租用私人的澆灌設備,一畝地花40多元,現在村裡有43眼配套齊全的井,交個電費,就能澆莊稼。
  • 志願接單一馬當先 積分兌獎激發活力!梅裡斯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志願接單一馬當先 積分兌獎激發活力!梅裡斯村緊緊抓住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契機,立足村民需求,設立志願服務接單臺;倡導「你參與我兌獎」,設立志願服務積分兌換獎品櫃,通過群眾「點單」、志願者「接單」、志願者參加服務後積分「兌獎」的方式,真正做到了為村民提供便民服務,為參與志願者提供參與動力,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注入新生活力和持久動力,在梅裡斯村形成了「人人爭當志願者,天天都是服務日」的良好社會氛圍。
  • 洪海濤:傳承「工匠精神」 激發創造活力
    原標題:內蒙古日報數字報-洪海濤: 傳承「工匠精神」 激發創造活力 採訪洪海濤時,給記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作為「大國工匠」的他,時刻洋溢著蓬勃朝氣和對祖國航天事業的無限熱愛。 洪海濤,是中國航天科工六院紅崗公司特級技師,是型號生產線骨幹人員,至今已在航天戰線上奮鬥了20多個春秋。
  • 上海復地活力城盛大開業|活力智造浦東幸福生活新地標
    12月20日,位於浦東滬南路的復地活力城盛大開業。作為浦東2019年備受期待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復地活力城以「活力城,幸福家」的商業理念,積極打造幸福專屬領地。復星全球合伙人、復地產業發展集團董事長王基平先生表示:「復地產業發展集團秉承復星建設蜂巢城市的理念,以空間為載體,關注產業與城市的融合關係,致力於打造以科創驅動、服務城市發展、產業升級和家庭消費的產城生態系統。復地活力城無論從建築設計、工程建設,還是品牌招商、文化導入、資源整合,都展示了復星為全球家庭客戶營造幸福生態的理念。
  • 保持和增強「三性」 激發婦聯工作活力
    堅定政治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婦女生活狀況,把握思想脈搏,精準對接不同群體婦女需求,使引領的內容成為婦女願意接納的理論和話語體系,讓有意義的內容有意思,讓有深度的理論有溫度,吸引感召婦女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著力築牢精神支柱,激發拼搏奮鬥精神。比如,福建省婦聯踐行網上群眾路線,創新婦女思想政治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