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再轉型 濟南「90後」夫妻直播炸油條吸粉 網絡授課賺10萬

2021-01-11 愛濟南客戶端

還記得棄醫擺攤賣油條年入30萬的「90後」夫妻任曉猛和任文亞嗎?他們從山東中醫藥大學畢業以後沒有從事醫藥行業的工作,而是選擇擺攤賣油條。如今,夫妻倆的油條攤變成了沿街商鋪,不過門店也受到疫情影響一度暫停經營。

3月18日,記者獲悉,網絡授課和手機直播讓任曉猛、任文亞平穩度過了最艱難的暫停營業期,而且相關的收入也相當可觀,而炸油條似乎成了「副業」。目前,夫妻倆的油條店已經恢復營業,不過暫時還不能堂食。

「90後」夫妻全程直播油條製作售賣過程。

通過網絡授課

度過疫情艱難期

2019年10月1日,濟南市長清區水鳴街附近的「油條任家」門店正式開業,這就意味著原先的路邊攤轉成了「正規軍」。雖然是低調開業,但是「油條任家」仍然成為「網紅店」,慕名而來的顧客排起了長隊,他們的「油條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然而,疫情給夫妻倆的「油條生意」按下了暫停鍵,他們原計劃在正月初八(2月1日)開業。「因為疫情,沿街商鋪要暫停營業。」任曉猛說,雖然不能開業炸油條,但是他們一直在堅持用手機直播,還通過網絡授課的方式「自救」。

「春節期間,我們宅在家裡也沒什麼事做,所以每天直播兩次,上午是8點到10點,下午是4點到6點。」任曉猛說,他們直播的內容主要介紹油條、發麵餅等麵食的製作技巧,雖是公益性直播沒有收入,但是漲了不少粉絲,而且粉絲的「黏性」也增強了。

「後來,我在晚上還直播網絡營銷的技巧,吸引了不少潛在的學員。」任曉猛說,他們招收了不少學徒,每位學徒要繳納2000元學費,這是他們在疫情期間的主要收入。

「因為疫情的原因,我都是給他們發網絡課程,他們遇到不會的問題可以通過視頻聊天交流。」任曉猛說,疫情期間,他們一共收了50多位學徒,總收入在十萬元以上,彌補了暫停營業所造成的損失。

2019年6月,任曉猛與妻子在路邊擺攤賣油條。(資料片)

油條鋪子復工後

繼續直播增加粉絲黏性

得知餐飲行業復工復產的消息後,任曉猛也積極向市場監管部門、轄區街道辦事處等部門申報復工復產材料,並且於2月21日正式開業。「正式復工之前,要做好充足的防疫工作,我們不僅採購了口罩、測溫槍、84消毒液、醫藥酒精等防疫物資,還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消毒。」任曉猛說,疫情期間,人們大都宅在家中,在早餐店吃飯成為一件「奢侈」的事情。

「我們一年的房租是4萬多,不能營業還得交房租,不開業對我們來說就是虧損。」任曉猛說,他們開業也是為了解決市民購買早餐的需求。復工以後,前來購買油條的市民都戴著口罩,而且會自覺排隊並保持1米以上的間距。

「所有員工都要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每天要測量兩次體溫。」任曉猛說,他們按照防疫要求開業,每天都會消毒,而且暫時沒有放開堂食。

值得注意的是,油條店內有一個直播支架,夫妻倆會把炸油條以及售賣的整個過程進行直播。「這樣能夠做到公開透明,市民吃得也放心。」任曉猛說,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轉好,前來購買油條的顧客越來越多,不過都會錯時購買。

「以前這個時候,每天能賣1700多根(油條),現在也就賣1000多根。」任曉猛說,他們所經營的油條店平時也主要以外賣為主,總體來說影響不算大。在營業收入有保障以後,任曉猛還為轄區內的志願者免費贈送油條。

在任曉猛看來,只能堂食的餐飲行業受到疫情衝擊最大,這些企業大都是「重資產」企業。「發展線上外賣業務是一個不錯的轉型方向,而且要向輕資產方向轉變。」任曉猛說,如今他把「炸油條」的生意做成了培訓以及加盟模式,即使門店暫停營業,他們受到的衝擊也很小。

據了解,任曉猛與妻子所經營的「油條任家」已經有30多家加盟店,全國各地的學徒也已經有400多個,他們還打算開辦餐飲公司,真正把「油條生意」做大做強。(來源:齊魯晚報)

相關焦點

  • 武漢市教育局指定鬥魚為官方直播授課平臺
    1月28日,武漢市教育局宣布,疫情期間全市中小學生通過網絡直播「空中課堂」授課。鬥魚成為官方指定的在線教育技術提供方之一,藉助武漢教育雲,為教師和學生建立面對面教學和輔導的虛擬課堂,有效解決學生因疫情無法正常到校上課問題,實現全市90萬中小學在線課程不停學。2月10日,首批「空中課堂」開課,依託雲視頻互動技術,為全市各中小學師生提供直播授課。
  • 疫情期間:線下培訓機構轉型線上服務的趨勢和難點
    圖片來源:unsplash我們於2月2日晚,有幸邀請到百家雲華北地區BU銷售總監——李建國先生為我們分析疫情期間,線下培訓機構轉型線上服務的趨勢和難點。【會議內容】馮重光:疫情對教育行業的影響:1)學歷教育類:基本沒有影響,可能會延遲開學,但不會影響收入和盈利。2)K12線下培訓:有一定的影響。
  • 快手店鋪成交額從100萬到4000萬,90後女孩大璇只用了5個月
    「90後石家莊女孩大璇,一年賣了一千多萬件衣服。」這個在快手獲得近5000萬播放量的短視頻,並不只是個段子。從2019年3月正式進入快手,休閒服裝主播「大璇時尚搭配」(快手ID:772014721)僅用一年,便使得日銷量從0單漲到10萬單,2020年寵粉節更是兩天獲得100萬訂單量。
  • 讓網絡主播"虛擬養貓",濟南不少90後還愛去貓咖館
    記者 於悅 攝  每天晚上必「擼貓」,哪怕家裡沒有貓  28歲的濟南姑娘阿琪結束了一整天的工作後,回到出租屋,扔下外套和背包,她便打開電腦,開始了日常的「擼貓」時間。  說是「擼貓」,其實阿琪家裡根本沒有貓的影子。阿琪所做的,只是看著電腦裡一位網絡主播開心地逗著幾隻小貓。
  • 疫情期間,這些90後代商家直播賣貨,「爭取一個月收入一百萬」
    與此同時,網絡銷售卻成為人們宅在家的第一選擇,短視頻、網路遊戲、電商、線上教育……幾乎每個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都離不開它們了。甚至有些從不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這次也學會了如何在網上看短視頻,打發單調的生活。實體店不開門,商品銷售不出去,許多老闆整日發愁,房租、貸款和員工工資怎麼辦。
  • 濟南90後小夫妻2年孵化500多名網紅!大揭秘
    馬蓉(左)和付山翁(右)對學員進行燈光布設培訓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網紅直播帶貨迅速火爆起來。付山翁和妻子馬蓉這對90後小夫妻,也恰巧趕上了這波「行情」。從學生時代,這對小夫妻就從事培訓行業,那時舞蹈專業的付山翁主要從事藝考培訓,他們的空乘培訓課常常一座難求。2018年年末,付山翁和馬蓉辭職創業,開始嘗試網紅主播培訓,創業初期並不順利。疫情來臨後,他們在線上直播課程時,發現有大量渴望學習和掌握直播知識和技巧的人,因為苦於沒有門路而浪費了太多時間、精力和資金成本。「網紅直播的背後,通常有一個龐大的團隊在支撐著。
  • 請來抖音網紅直播 象田油菜花海線上「吸粉」
    如今的矛盾是,景區盼望人流帶來消費緩解經營壓力,遊客也希望出門放鬆心情,但雙方都擔憂會讓前期的疫情防控工作功虧一簣。逆境之下,如何破局?線下旅遊市場受到衝擊,反而倒逼催生了新業態,以網絡、科技為承載的線上「雲旅遊」,開啟了居家旅遊新模式,為象田打開了一扇新窗戶。
  • 領取福利即可關注主播,淘寶直播吸粉工具主播好禮設置流程圖解
    疫情期間隨著越來越多的商家湧入線上直播帶貨,這給掙扎在下遊的中小主播帶來了一定的衝擊,特殊期間淘寶站內流量和轉化大部分類目都有一定的下滑(個人直播間非付費流量只有年前一半不到),也有好多粉絲來問吸粉工具的事情,之前已經給大家介紹過流量錢包,淘金幣,官方活動,閒魚吸粉等等渠道(有些不精準吸粉的不太建議做
  • 收租夫婦走紅網絡,網友質疑其夫妻身份,小孩入鏡後網友便無懷疑
    經常看抖音的觀眾們,肯定看到過靠「收租」走紅網絡的收租夫妻,兩人在視頻裡打扮得普普通通,但是身上背著的一大袋收租鑰匙,都是發家致富的玩意。兩人靠收租已經很有錢了,偶爾在視頻中可以看到奢華的東西,比被網友稱為「包租公包租婆」就是名叫鄭建鵬和言真這對男才女貌的夫妻。
  • 寵物直播吸粉無數 每天百萬人看直播「雲吸貓」
    最近直播最火的是什麼?你可能想像不到,數據顯示:每天有100萬人在淘寶直播看貓、狗等寵物。2月份,這類寵物直播的場次同比增長375%。其中,稍顯「另類」的「豬直播」也吸粉無數。事實上,「雲吸貓」的概念興起至今已經13年了,但直播讓「雲吸貓」擺脫了「看圖說話」「視頻逗趣」的原始形態,在直播間裡,貓、狗可以在屏幕前超長待機、用戶可以隔屏互動,更讓寵物愛好者欲罷不能。從寵物吃播、寵物睡播到寵物界連麥相親,貓貓狗狗作為最萌主播,在直播間開闢了一個新天地。
  • 新婚夫妻是門對門鄰居 小夫妻在疫情期間「奇妙」結緣
    新婚夫妻是門對門鄰居 小夫妻在疫情期間「奇妙」結緣時間:2020-10-26 16:10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婚夫妻是門對門鄰居 小夫妻在疫情期間奇妙結緣 遼寧鞍山一對新人引發熱議,有意思的是他們曾是門對門鄰居。
  • 直播的套路你懂嗎?劇本殺,暴力吸粉你見過嗎?董明珠一針見血
    因為生產商不可能虧本倒閉求銷量,帶貨主播也不可能賠錢賺吆喝,因為如果是這樣,直播界就沒人了,所以最終掏錢的還是顧客。顧客要麼掏高價買到好產品,要麼低價買到次品。總之顧客就是那個出羊毛的人。 其實直播帶貨的忽悠還不僅局限於此,他們慣用的伎倆是「放長線,釣大魚」,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其實很簡單,就是一些大主播在擁有一定資源後,就學會了養分或是暴力吸粉。 養粉就是指通過各種所謂的廉價貨,甚至是免費贈品等形式吸引用戶關注,讓用戶在直播間獲得一些好處。很多用戶以為是撿了便宜,勢必對這個主播感恩戴德。
  • 頭條‖濟南羅亞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向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心連心 共戰疫 ——濟南羅亞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向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捐贈生活物資 3月15日上午,濟南羅亞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把從平原縣益維康養殖專業合作社購買的價值2萬多元的生活物資(300箱優質土雞蛋)捐贈給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 線上漫博會聯手斑布貓破次元壁 直播發送寵粉福利
    2020年6月7日,知名虛擬偶像斑布貓在萬千粉絲的翹首以待中,聯合線上漫博會,進行了一場以「虛擬與現實 跨次元融合」為主題的直播帶貨,引爆線上購物狂歡季。在強大的人工智慧、AR、VR等技術的支撐下,斑布貓將精美細緻的動畫感、二次元偶像與真人主播密切配合的默契感融為一體,為用戶打開了虛擬直播新世界的大門。「感覺被徹底吸粉了。」
  • 夫妻2人直播真人版淫穢視頻 2個月非法牟利60萬元
    一臺電腦,一套暴露服飾,27歲女孩足不出戶日賺2萬27歲的小盧原是醫院的一名正式護士,有規律地生活、工作,領著幾千塊錢的月薪。一天身邊的一個朋友告訴她,可以利用閒暇時間在網絡平臺上做直播賺錢,而且收益頗豐。小盧就在某正規網絡平臺上做起了直播,每天就是唱唱歌,和觀眾聊聊天,基本上沒賺到什麼錢。
  • 漲粉得靠本事,有的開個酒瓶就吸粉190萬,而有的卻吃壁虎身亡
    可是在這麼多資訊和小視頻的面前,它並不是一個電視臺或者網絡平臺公司就能給大家提供這麼多豐富的內容資訊的,因此這幾年就誕生出了一種新職業,新網絡職稱叫做「自媒體人」。自媒體很好理解,就是給電視臺或者各種網絡平臺提供各種內容資訊,可以是周邊趣事,也可以是身邊的美食等,只要把它拍攝下來或者寫成文章稿發表在網絡平臺上,經過審核後,網絡平臺就會把內容推薦給用戶看,然後我們就能賺取稿費。
  • 從「小眾圍觀」到「大眾狂歡」——疫情催動直播帶貨井噴觀察
    一場直播千萬次觀看、點讚,幾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元的成交,帶貨商品小到口紅,大到重型卡車……疫情之下,憑藉手機「撬動」的直播帶貨異軍突起,賺足了人們關注的眼球,在許多商家的轉型自救中一躍成為5G時代的風口行業。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商家跺腳、顧客「剁手」,零售業自救造就直播井噴「小夥伴們,這是今天直播的二維碼哦,12點我們直播間見。」
  • 安徽潁上縣長拼多多助農直播:80萬粉絲駐足 半小時賣20噸紅薯粉
    5月9日下午5點,安徽潁上縣縣長竇燦輝走進拼多多助農直播間,代言潁上的紅薯粉絲等農產品。「粉絲湯裡滴點香油,撒上些蔥花香菜,再根據個人口味,加上幾片牛肉,再加點辣子……」正值飯點,竇燦輝當場做起了牛肉粉絲湯,引得直播間網友大呼「想舔屏」。本場直播半小時裡吸引了80萬拼多多網友觀看,孵化出一批「潁上紅薯粉絲」的全國真人「粉絲」。
  • 漲粉300萬後,大衣哥兒媳陳亞男網紅之路受阻,過度商業化是硬傷
    漲粉300萬後,大衣哥兒媳陳亞男火不動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可以看到,大衣哥兒媳陳亞男的粉絲數量已經到達瓶頸,漲到300萬之後再也漲不動了,按照陳亞男剛開通社交帳號時的漲粉速度,不出半年時間,必然能夠漲粉千萬,然而如今陳亞男的粉絲上漲趨勢幾乎停滯。
  • 濟南夜市網紅姐妹花手機直播引百萬大V互動
    攤主是一對姐妹,姐妹倆通過在線直播、拍攝短視頻的方式,把自己的套圈攤變成了市場上的網紅攤。為此,新時報記者探訪了姐妹倆的攤位,將姐妹倆的故事刊發在濟南時報的微信平臺上,2個小時裡點擊量破2萬,評論近百條,每天都有市民去這個網紅攤打卡、拍照留念,同時吸引了數十家媒體前去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