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棄醫擺攤賣油條年入30萬的「90後」夫妻任曉猛和任文亞嗎?他們從山東中醫藥大學畢業以後沒有從事醫藥行業的工作,而是選擇擺攤賣油條。如今,夫妻倆的油條攤變成了沿街商鋪,不過門店也受到疫情影響一度暫停經營。
3月18日,記者獲悉,網絡授課和手機直播讓任曉猛、任文亞平穩度過了最艱難的暫停營業期,而且相關的收入也相當可觀,而炸油條似乎成了「副業」。目前,夫妻倆的油條店已經恢復營業,不過暫時還不能堂食。
「90後」夫妻全程直播油條製作售賣過程。
通過網絡授課
度過疫情艱難期
2019年10月1日,濟南市長清區水鳴街附近的「油條任家」門店正式開業,這就意味著原先的路邊攤轉成了「正規軍」。雖然是低調開業,但是「油條任家」仍然成為「網紅店」,慕名而來的顧客排起了長隊,他們的「油條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然而,疫情給夫妻倆的「油條生意」按下了暫停鍵,他們原計劃在正月初八(2月1日)開業。「因為疫情,沿街商鋪要暫停營業。」任曉猛說,雖然不能開業炸油條,但是他們一直在堅持用手機直播,還通過網絡授課的方式「自救」。
「春節期間,我們宅在家裡也沒什麼事做,所以每天直播兩次,上午是8點到10點,下午是4點到6點。」任曉猛說,他們直播的內容主要介紹油條、發麵餅等麵食的製作技巧,雖是公益性直播沒有收入,但是漲了不少粉絲,而且粉絲的「黏性」也增強了。
「後來,我在晚上還直播網絡營銷的技巧,吸引了不少潛在的學員。」任曉猛說,他們招收了不少學徒,每位學徒要繳納2000元學費,這是他們在疫情期間的主要收入。
「因為疫情的原因,我都是給他們發網絡課程,他們遇到不會的問題可以通過視頻聊天交流。」任曉猛說,疫情期間,他們一共收了50多位學徒,總收入在十萬元以上,彌補了暫停營業所造成的損失。
2019年6月,任曉猛與妻子在路邊擺攤賣油條。(資料片)
油條鋪子復工後
繼續直播增加粉絲黏性
得知餐飲行業復工復產的消息後,任曉猛也積極向市場監管部門、轄區街道辦事處等部門申報復工復產材料,並且於2月21日正式開業。「正式復工之前,要做好充足的防疫工作,我們不僅採購了口罩、測溫槍、84消毒液、醫藥酒精等防疫物資,還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消毒。」任曉猛說,疫情期間,人們大都宅在家中,在早餐店吃飯成為一件「奢侈」的事情。
「我們一年的房租是4萬多,不能營業還得交房租,不開業對我們來說就是虧損。」任曉猛說,他們開業也是為了解決市民購買早餐的需求。復工以後,前來購買油條的市民都戴著口罩,而且會自覺排隊並保持1米以上的間距。
「所有員工都要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每天要測量兩次體溫。」任曉猛說,他們按照防疫要求開業,每天都會消毒,而且暫時沒有放開堂食。
值得注意的是,油條店內有一個直播支架,夫妻倆會把炸油條以及售賣的整個過程進行直播。「這樣能夠做到公開透明,市民吃得也放心。」任曉猛說,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轉好,前來購買油條的顧客越來越多,不過都會錯時購買。
「以前這個時候,每天能賣1700多根(油條),現在也就賣1000多根。」任曉猛說,他們所經營的油條店平時也主要以外賣為主,總體來說影響不算大。在營業收入有保障以後,任曉猛還為轄區內的志願者免費贈送油條。
在任曉猛看來,只能堂食的餐飲行業受到疫情衝擊最大,這些企業大都是「重資產」企業。「發展線上外賣業務是一個不錯的轉型方向,而且要向輕資產方向轉變。」任曉猛說,如今他把「炸油條」的生意做成了培訓以及加盟模式,即使門店暫停營業,他們受到的衝擊也很小。
據了解,任曉猛與妻子所經營的「油條任家」已經有30多家加盟店,全國各地的學徒也已經有400多個,他們還打算開辦餐飲公司,真正把「油條生意」做大做強。(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