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該如何成為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勤奮愛崗的工作者,以便成就更好的人生。
經常被一些人生大道理和普世價值所指導。
道理和普世價值沒有錯,畢竟是前人總結的經驗,但是要理解、參透到內化、運用卻要經歷一番糾結和磨難。
而且,人性總是要被欲望所驅使。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英國燈泡的包裝紙上都會有一條警告:do not put that object into your mouth.意思就是:不要把燈泡放進口中。

看見這個警告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想,誰會沒事把燈泡放進嘴巴裡!但是就有不少人因為這個警告反而要把燈泡放進嘴裡看看到底能不能拿出來。
其實我相信,如果沒有這個警告,吞燈泡的人會少一些,因為我感覺燈泡看上去並沒有那麼好吃。
為了免責也好,為了警示也好,恰恰這個警告放佛提供了新玩法,讓某些人躍躍欲試。
好奇害死貓啊。
中國有好句古諺是:不撞南牆不回頭。你看,看見牆了,不繞行,還一定要撞個頭破血流才肯罷休。
很多道理在人們心中雖然已被熟知,可是在實際生活中,人總是有躍躍欲試,不信邪的那個勁。
包括小孩子在內,經常會逆反而行。
經常給小孩子講大道理,他們不僅容易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根本不會認識到道理有什麼意義。
而其實,真正好的方法不是動不動就講大道理,遇事要分析要引導,每一件事都有其特殊的內在因素,不同的人對事物的認識也還是有一定的偏差。
而正視問題事物,分析,解析,找到思路,並驗證,得到一個或多個結果以後,才會深深地印證在心裡。
再者,欲望驅動也會讓某些人不想遵循所謂的道理。對於限制欲望這事,除了要衡量自身得失,還是要考慮是否會對其他人造成影響。
遇到情緒要失控的時候,旁觀者總是能從各方面勸解和指責,但是一旦落到自己身上,都會難以自我控制,所以,在情緒問題上,要接受,要疏導,要發洩。
沒有人永遠都是一帆風順的,沒有什麼事物是一蹴而就的。大家能夠看到的成果那都是經歷無數的努力和磨練而得來,道理和經驗是不是適合自己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只有親自踐行,才會知道。
能不能過好這一生,也只有走下去。本來就是歷練,所有過往的經歷,認知的道理都會慢慢慢慢印證在心中。
所以,實踐才是檢驗一切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