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呼籲:這些中藥具有毒性,千萬要慎用!

2021-01-16 手機鳳凰網

日前,媒體報導,河南一名11歲的小姑娘,放學後因為口渴,一口氣喝下了媽媽泡的一碗山豆根水(約50克山豆根),隨後出現口角緊閉、頭暈、嘔吐等症狀,後被醫院診斷為中毒性腦病......手腳變形、身體抽搐,活動無法控制。

小姑娘中毒前

中毒後:因為腦損傷嚴重,基底節區嚴重受損,治療難度很大

「我居然自己親手毒壞了我的女兒……」女孩的母親痛苦不堪,「我真的不知道山豆根有毒,原來我自己也煮水喝過,想著它可以治嗓子疼,誰知道女兒喝了會中毒這麼深。是我的疏忽毀了我的孩子,毀了我的家,我寧願現在受折磨的是我,而不是孩子。」醫生表示正常人飲用含有6克以上的山豆根水就會出現中毒的症狀。

據了解,因為具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之功效,山豆根常用於火毒蘊結,乳蛾喉痺,咽喉腫痛,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病症的治療中。但臨床使用中,卻頻發生中毒事件。

山豆根

醫生介紹,山豆根在不少中藥處方中都會用到,但這種藥含有苦參鹼,所以有毒性。在處方中,山豆根的用量一般控制在6克以內。超過後,則會引起的不良反應,包括頭暈和行走不穩等症狀,這種輕微的病變在應用激素治療後往往恢復較好,症狀可以完全緩解。但是,嚴重的山豆根中毒可以造成腦幹、小腦、基底節區及大腦皮層的對稱性病變,這種病變往往會症狀較重,恢復效果很差。

醫生呼籲:

這些中藥具有毒性,慎用!

常見外用有毒中藥4類:

一、軟堅散結類中藥:生半夏、生南星、巴豆、斑蝥。

【主要功效】治療體表漫腫不紅、瘀血結聚、消痞散結。

【毒性:】上述4種軟堅散結類中藥基本都是有毒中藥,比如生半夏會引起口舌麻木生食0.1-1.8g即可引起中毒,最後呼吸困難,最後麻痺而死;斑蝥而有大毒,孕婦禁用。外用對皮膚、黏膜有很強的刺激,能引起皮膚發紅、灼熱、起泡,甚至腐爛。

二、平喘止咳類中藥:芥子、細辛、冰片

【主要功效】常被用做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

【毒性】芥子、細辛、冰片等平喘止咳類中藥,都是低毒類中藥,雖然對身體不會造成巨大傷害,但也會引起身體不適,同時具有一定適用性,不適每個人都適合使用。

三、通痺止痛類中藥:露蜂房、雷公藤

【主要功效】用於治療風溼痺痛、骨關節退行性改變。

【毒性】露蜂房和雷公藤,都屬於「大毒」的中藥材,比如雷公藤對人的毒性很大,少量就可以可以發生中毒甚至死亡。

四、消膿去腐類中藥:有重金屬汞、鉛的升丹製品

【主要功效】治療頑固的肢體慢性潰瘍、壓瘡、脫疽等。

【毒性】這類雖然可以入藥治病,但是對劑量都有嚴格要求,少量就可以引起中毒。比如汞對消化道有腐蝕作用,對腎臟,毛細血管均有損害作用。急性中毒,甚至發生休克。

常見內服有毒中藥有5類:

一、強心類中藥:附子、川烏、草烏、萬年青、夾竹桃、黃花夾竹桃等。

【主要功效】強心作用、用於風寒溼痺,關節疼痛,心腹冷痛等。

【毒性】這類強心類中藥,往往都是有毒作用,少量可以起到強心作用,但如果超量,則引起心律失常, 終致心臟抑制,死亡。

二、化痰止咳平喘類中藥:麻黃、細辛、苦杏仁、半夏、天南星、白果、罌粟殼等。

【主要功效】化痰止咳,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毒性】這類止咳類中藥,往往都對神經有抑制作用,比如麻黃含有麻黃鹼,半夏也具有神經毒性,比如生半夏誤服微量即可中毒,所以生半夏按毒性中藥管理,臨床需炮製後使用。此外,半夏還有對局部黏膜強烈刺激性、腎毒性、妊娠胚胎毒性、致畸作用。

三、抗癌類中藥:蟾蜍、喜樹、長春花、山慈姑等。

【主要功效】這類中藥常用作中藥抗癌,主要含有抗腫瘤作用的生物鹼。

【毒性】這類抗癌類中藥,也是具有毒性的,誤服或不按劑量服用會出現厭食、脫水、體重下降、嘔吐和不同程度的腹瀉,有些還會出現血性腹瀉而死亡。

四、抗風溼類中藥:馬錢子、雷公藤、天仙子、昆明山海棠等。

【主要功效】這類中藥常用於三叉神經痛,類風溼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瘀血疼痛,風寒溼痺、全身關節拘急、麻木,癌腫等。

【毒性】這類中藥通常具有很大毒性,不管是人還是動物誤食後都會引起中毒。比如中藥典籍中記載:馬錢子,鳥中其毒,則麻木搐急而斃;狗中其毒,則苦痛斷腸而斃。若誤服之,令人四肢拘攣。

五、蟲類中藥:全蠍、烏梢蛇、蜈蚣、水蛭、虻蟲等。

【主要功效】這類蟲類中藥的作用往往都是以毒攻毒,用於治療息風鎮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

【毒性】這類蟲類中藥,本身就具有毒性,很多人喜歡用來泡酒喝,其實是毒酒。誤服後會加重身體器官負擔,導致腎臟損壞、或者肝臟損壞。

此外還有文獻報導,馬桑葉、四季青、地榆、萱草根、何首烏、肉豆蔻、丁香等都會導致肝損傷;含有甙類、毒蛋白類(種子類)、生物鹼類(千裡光、紫草)重金屬類(鉛、砷)、動物類(蜈蚣、斑蝥)等成分的中藥業都可能造成肝損傷。

是藥三分毒,這些中藥千萬不能亂用!

希望這樣的悲劇少一點!

相關焦點

  • 孕婦被毒蛇咬傷怎麼辦 醫生:部分中藥慎用(圖)
    孕婦被毒蛇咬傷怎麼辦 醫生:部分中藥慎用  近日有媒體報導,一名懷孕9個月的孕婦,在公園散步時被蛇咬傷,腳踝腫脹發黑,急送醫院治療,但治療時卻讓人很糾結:要打血清治療,擔心血清引發的過敏影響胎兒;不打血清,又怕毒素擴散。
  • 這些民間常用中藥裡,可能「藏」有它
    馬兜鈴酸,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一類致癌物,一般存在在中草藥上,而它的代謝產物具有一定的毒性。當含馬兜鈴酸的物質進入人體,需要通過腎臟進行排洩,並導致腎臟出現受損的現象。不少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曾廣泛地被中醫經炮製解毒作為原生藥材入藥,因此,人們要慎用這些藥物,尤其是本身患有腎臟疾病的患者。馬兜鈴酸為什麼會對腎臟造成傷害?馬兜鈴酸是一種草藥類中的化合物,它經常在很多傳統的中藥中所見到,有研究發現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中會存在一定的毒性,它的主要毒性成分為馬兜鈴酸I和馬兜鈴酸II,這種物質的代謝產物對腎小管上皮細胞有毒害作用。
  • 家長要警惕!這10類藥物兒童慎用
    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體重、體液含量、體表面積、器官功能等生理因素存在一定差別,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洩過程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們要特別關注兒童藥物的合理使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些成人可以正常使用的藥物,對於處於生長發育特殊時期的兒童來說,可能需要禁用或慎用。
  • 這6種常見的中藥都有毒性,真的不要亂用
    眾所周知,在生病的時候,大家都在考慮吃中藥還是西藥。西藥見效快,中藥純天然不傷身體。所以,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純天然的中藥。但是,純天然的藥物就不具有毒性嗎?其實,在醫學上也有很多例子是服用中藥導致腎肝受損的,比如以下6種中藥都是有毒性,千萬別亂吃。
  • 由馬兜鈴酸毒性說開去——如何正確認識中藥毒性!
    三、中藥可減毒雖然不少中藥是有毒的,但在臨床實踐中,可以通過相應的炮製、配伍、煎煮及用法,有效避免其毒性的危害。首先,中藥炮製是降低毒性的重要手段。如中藥附子、烏頭皆大毒,《神農本草經》列為下品。兩味藥的毒性成分主要是烏頭鹼,通過規範的炮製,完全可以保障臨床用藥的安全。其次,中藥臨床應用講究配伍組方,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用於減輕有毒藥物的毒副作用。
  • 腫瘤患者服用中藥,會增加化療藥物的毒性嗎?
    腫瘤患者服用中藥,會增加化療藥物的毒性嗎?化療是指利用細胞毒性藥物殺死腫瘤細胞、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繁殖和促進腫瘤細胞分化的一種治療方式,有靜脈注射、口服、漿膜腔注入等給藥方式,是腫瘤治療傳統、常用的方法,對許多腫瘤具有明確的療效,但也帶來一定毒副作用,如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等消化道反應,肝、腎、心臟毒性,骨髓抑制等等。
  • 傷腎藥物名單:這些中藥可能會把腎臟「毒壞」,一定要謹慎!
    剛開始煎藥的時候需要蓋緊鍋蓋,煮沸後可以留些空隙排出蒸汽,但比如薄荷、藿香等藥材有揮發成分,在煎煮過程可能會揮發到空氣中,所以要蓋著鍋蓋煎煮。煎藥的時間藥材不同需要煎煮的時間也不同,建議在開藥時詢問醫生。
  • 警惕藥物的腎臟毒性
    本以為中成藥應該沒有毒性,可當他服用一個月之後,災難降臨了———他的血肌酐值嚴重超標,腎臟受到明顯的損害,原因是他一直在服用的中成藥中含有「木通」,對腎臟有毒性,長期服用會對腎臟造成損害,引起腎衰。  臨床上,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我們不能不提高警惕。  崇尚自然,回歸自然,是當今的一種時尚,傳統的中醫中藥也越來越受廣大患者的歡迎。
  • 癌症患者能不能吃中藥?天然中藥不傷肝腎?這些藥物傳言是真的嗎
    這些是否食物吃了會有影響嗎?有腎病科的患者會問到:聽別人說吃藥最後會導致腎衰竭、尿毒症,醫生你少給我開點藥吧!也有糖尿病患者認為打胰島素會產生依賴,導致內臟逐漸衰退!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點,我們傳統的中醫也根本沒有說過「中藥安全」這樣的觀點,中醫認為「是藥三分毒」,這才是中醫的大智慧,任何藥物如果不對症服用,亂服用,濫服用那麼結果就是讓中藥變成了「毒藥」,同理,只要西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安全劑量,正確使用,那麼也會對人體沒有損傷。拋去劑量、功效談藥物的毒性,真是不正確的。
  • 醫生呼籲:感冒藥千萬不要這樣吃
    醫生給出了答案梅女士吃的感冒藥的主要成分是【對乙醯氨基酚】,是解熱鎮痛的藥物,具有一定的毒性。隨著服用劑量的增加累積,會對肝臟產生損害。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規定,每天服用的藥物中,對乙醯氨基酚的含量不得超過2000毫克,療程不得超過3天。同時混用感冒藥,很容易造成對乙醯氨基酚過量,這時如果患者有肝臟基礎疾病,如肝炎、肝功能異常等,就更容易會危及健康。
  • 呼籲慎用!新冠肺炎中藥診療方案裡的細辛、檳郎含致癌物?
    診療方案的中藥裡出現了細辛,這個問題有多嚴重呢?但是對於中藥,並沒提到任何不良反應,大部分人也許因此得出一個錯誤的印象:中藥都是非常安全的。從現代醫學研究的觀點來看,談毒性一定要談劑量,到底細辛裡會不會含有馬兜鈴酸?含量有多少呢?其實之前對這個問題已經有過研究,表明馬兜鈴酸含量在細辛的地上部份最高,根部最低。
  • 這些藥物兒童謹慎使用
    然而,超劑量使用這些「安全藥物」,也可能會引發嚴重的不良反應。如對乙醯氨基酚過量使用可引起肝毒性反應,嚴重者可致肝衰竭。出於安全考慮,建議每天用量不能超過2g。阿司匹林是廣泛使用的解熱鎮痛藥,但在兒童罹患流感或水痘時忌用,以免引起瑞氏症候群。尼美舒利,12歲以下兒童禁用。此外,2歲以下兒童禁用萘普生,14歲以下兒童禁用雙氯芬酸鈉,15歲以下兒童禁用美洛昔康等。
  •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 熬中藥注意這些事效果更好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中藥是人們生病時很好的選擇,但熬製中藥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正確的步驟,很容易導致藥物的功效出現問題。一、煎藥器具的選用中藥湯劑的質量與選用的煎藥器具有密切的關係。現在仍是以砂鍋為好,因為砂鍋的材質穩定不會與藥物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其傳熱均勻緩和,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
  • 中藥有毒?馬兜鈴酸致癌,官方提醒這些中藥要少吃!
    不可否認的是,部分中藥確實存在毒性,如砒霜、硃砂等。而隨著中醫藥的發展,中藥飲片在規模化的種植和炮製中,個別不法商家為了讓中藥飲片賣相更好,在加工過程中非法燻蒸硫磺、灌鉛加重等,導致治病的中藥變成害人的中藥。
  • 身邊的中藥|益母草
    其益母草之名首見於宋蘇頌的《圖經本草》,因為益母草特別適合於治療婦科疾病,特別是產後疾病,前人稱其為經產要藥,故稱其為益母草!因「坤」在周易裡代表陰,女性屬陰,故又名「坤草」!李時珍《本草綱目》載:「其草及子皆充盛密蔚,故名茺蔚」。二、益母草與博興的淵源翻看《博興縣誌》發現,益母草在博興也是道地藥材」。康熙六十年《博興縣誌》載:「益母草,莖方花紫,對節生葉。
  • 6歲以下兒童千萬別用這些感冒藥!
    美國:2歲以下禁用,6歲以下慎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指出,感冒藥經常含有一種以上作用成分,如抗組胺藥、減充血藥、鎮咳藥、祛痰藥,千萬不要給兒童使用超過一種以上含有抗組胺成分(流鼻涕、抗過敏等)的藥品。
  • 中藥或中成藥千萬別隨意搭配使用,傷身甚至中毒,專業醫師分析
    很多藥是不能一起服用的,專業醫生帶你分析一下中藥的搭配禁忌。目前藥店很多的非處方藥都是中藥成分,其說明書上也有很明確的成分,有時候我們在服藥的時候經常是多種藥配合使用,但中藥的配合(專業稱為配伍)使用有很多的禁忌,千萬不要隨意搭配,用錯了不但不治病還傷身。相反的藥同用會增強毒性,損害機體。《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勿用相惡,相反者」。
  • 這些中藥千萬不要泡酒
    對於健康養生的方法各位還是得及時的護理的,到底如何護理,這些還是需要多了解的,藥酒也是生活中都比較常見的,那你知道怎麼泡藥酒才是最好的呢。不少人喜歡喝藥酒,但是藥酒並非人人適合,不同的配方浸出的藥酒功效也不同,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
  • 兒科醫生撰文稱麵包超人咳嗽藥水含「禁藥」成分
    「當時醫生告訴我,細辛腦這種藥物已被國家藥監局嚴令禁止6歲以下兒童使用。」鄭紅磊告訴記者,他立即拿著診斷結果返回漯河市郾城區中醫院討說法。  「我們找到主治醫生,他卻稱細辛腦的藥品說明中顯示為『慎用』而不是『禁用』。」
  • 慎用!氯黴素眼藥水
    對此,專家提醒:氯黴素眼藥水要慎用!   專家提醒 氯黴素是一種廣譜抗生素,抗菌作用強,但全身用藥時其不良反應較嚴重,主要表現為會發生骨髓抑制與再生障礙性貧血。早產兒與新生兒若大劑量應用氯黴素後可出現皮膚蒼白、血壓下降甚至休克。  雖然氯黴素眼藥水、滴耳液中的氯黴素含量較低,且屬於局部用藥,正常使用一般不會引起上面提到的嚴重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