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德系車被認可,剛換代就獲5000訂單,一公裡油耗3毛多

2021-01-08 每日車訊熱點

A級轎車的市場熱度一直都很高,不少年輕人想要入手操控性強的轎車,一般都會把A級轎車作為首選,所以很多主機廠旗下可選的A級轎車種類繁多,例如:別克英朗、日產騏達、福特福克斯等車型,都獲得了不少的市場份額,只不過相對來說真正算得上始終熱銷的恐怕只有大眾高爾夫了。

從2003年的第四代高爾夫,到2020年的第八代高爾夫,高爾夫在國內市場已經走過近17個年頭,但其實,第一代高爾夫的誕生時間還能追溯到上世紀1974年,在七年的時間裡第一代高爾夫在全球累計售出678萬輛的成績,到了1983年第二代高爾夫誕生,用了九年的時間成為了那個時代歐洲市場最暢銷的轎車。而從第一代高爾夫發展至今,已經有46年的歷史,高爾夫這款車作為大眾汽車的銷量支柱在全球累計銷量近4000萬輛,是繼豐田卡羅拉、福特F系列後,全球第三大最暢銷的車型,憑藉著質量、空間、動力、燃油經濟性等方面做得比較均衡,所以高爾夫系列作為大眾的全球戰略車型才能連續多年在德國本土以及歐洲市場蟬聯A級轎車榜單的銷量冠軍,在國內高爾夫也擁有143萬輛的用戶基礎,並且還衍生了基於高爾夫的輕改文化。

去年10月的時候,第八代大眾高爾夫就在德國狼堡亮相了,到了今年11月第八代數字高爾夫在國內正式上市,繼承了上一代高爾夫所積累的市場口碑與用戶基礎,又一德系車被認可,雖然它上市時間很短,但剛換代的高爾夫就獲得了5千輛的訂單,說明新一代車型實力不容小覷。第八代數字高爾夫指導價為:12.98萬-16.58萬。在外觀設計上,第八代高爾夫延續了一貫以來的運動風格設計,整車的顏值給人第一印象是以年輕時尚為主,增加了槍灰色的鋁合金輪轂搭配,讓它更契合年輕人的審美觀念。新車運用了更加低趴的前臉設計,帶來更低的風阻係數的同時也能讓它看起來更富有運動氣息,前臉兩側的大燈配備有LED燈源,並且帶有日行燈、自適應遠近光燈等功能讓整個車頭的一體感更為融洽。從側面和尾部來看第八代高爾夫依舊保留了寬大C柱的經典設計,也堅持了兩廂掀背的造型。而R-Line版本的雙邊共四出的鍍鉻排氣也帶來了不俗的運動感。

視線來到內飾部分,第八代高爾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與外觀相似,都是主打年輕運動的風格,它雖然沒有採用以往的鑲嵌式中控設計,也沒有採用懸浮式中控屏設計,但是全系標配的10.25英寸液晶儀錶盤+8.25英寸液晶中控雙連屏設計、多功能三幅式真皮方向盤等元素,也給第八代高爾夫帶來了比較不錯的科技感,另外還有30色內飾氛圍燈、更具有精緻感的電子檔杆、提升駕駛樂趣的HUD抬頭顯示功能等,都是年輕人比較青睞的配置。第八代數字高爾夫是大眾MQB Evo平臺下的第一款車型,所以很顯然,在第八代高爾夫車內是被賦予了更高的「科技感」,例如:高爾夫全系標配的語音識別系統,能夠支持多媒體、本地廣播、電話、導航、空調等諸多語音車控功能,比起其他合資品牌的車型支持的功能要多出不少。

相比上一代車型車長有所增加,第八代高爾夫長寬高分別為4296x1788x1471mm,根據車型的不同軸距分別為2636/2631mm,後備行李艙的容積為380L,當後排座椅放倒後空間利用更加靈活,還能擴展至1237L的容積,因此從乘坐空間以及裝載能力來說,第八代高爾夫基本能滿足一般家庭的用車需求。並且得益於前排座椅加熱功能的出現,從而提升了駕駛人員在冬季乘坐時的舒適性,而10個哈曼卡頓音響、尺寸不小的天窗、以及後排獨立空調與後排杯架等配置的加入讓第二排乘客的乘坐體驗會更好。此外,第八代高爾夫也融合了雙色搭配的設計手法,例如:「黑色/Clark格子布、黑色/米色、灰色/黑色」更具有個性化的內飾配色以此來滿足年輕消費者的購車需求。如果擋住方向盤上的LOGO的話,相信不少車友第一眼看上去很難認出這是一輛大眾高爾夫,所以從內飾的總體設計來看,高爾夫這次換代是比較成功的。

動力性能方面,第八代高爾夫搭載了大家再熟悉不過的EA211系列發動機,其中1.2T發動機,勝在品質穩定耐用性較強,畢竟經過了市場與時間的考驗,最大功率85kw,峰值扭矩200牛米;而1.4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10kw/150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8.6秒就可實現破百,因此第八代高爾夫的動力表現在城市出行代步時也能有一定的推背感,而全系標配的7擋雙離合變速箱,也進行了多項升級調整,換擋更加流暢,讓傳動效率得以提升,總的來說,一款車擁有穩定的發動機再搭配更高效的變速箱,正是車輛油耗降低的關鍵,第八代高爾夫把百公裡油耗控制在5.3L,如果按照現在95號油的油價來算的話,相當於是一公裡油耗3毛多,這也比較符合入手高爾夫的消費者對於燃油經濟性的心理預期。

對於大眾高爾夫,選擇它的消費者往往是期望在有限的預算裡追求操控性與可玩性的年輕人,而這些屬性恰恰是高爾夫能一直保持著高市場熱度的產品力所在。在四十多年的時間與市場的考驗下,高爾夫家族全球累計售出近4000萬輛的成績已然證明自身的實力,現在隨著第八代高爾夫的到來,在原有的車型省油耐造的基礎上進行「數位化再升級」,顏值與科技感都得到了提升。不過即使第八代高爾夫的訂單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它換代後所帶來的爭議性話題熱度也不曾減少過,網友們對其褒貶不一。那麼,第八代數字高爾夫能否延續第七代車型的銷量「神話」,能否再成為經典,只能交給時間與市場的考驗了。

相關焦點

  • 放棄了寶馬3系,全款17萬提車全新高爾夫,油耗3毛多,好開又好看
    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車迷,在買車時也更注意車輛的操控性和駕駛體驗,所以在最初準備換車的時候,我首先考慮的是寶馬3系,相信懂車的人也都知道為什麼寶馬3系能成為我的首選,畢竟它的操控性在同級別車型中名列前茅。
  • 豐田最安全的SUV,碰撞測試第一,一公裡油耗才3毛多,很良心
    顏值也很高,在同級別的話這款車的性價比也非常的不錯,配置這一塊也是相當豐富,而且13萬的價格也是合情合理的,關鍵是保值率很高。說實話這臺的前臉很醜,不過也是過得去,至少比大眾的車子好看很多。側面是最好看的,車身的線條感很好,而且鈑金油漆做工也比較的不錯,給人的視覺回饋是比較好的,整車的肌肉感很強,溜背式表現稱得上好看。
  • 100元的油跑180公裡,油耗算高嗎?5毛多一公裡你還想怎樣?
    車子的性能,安全性還是油耗?很多人會把油耗作為自己買車的第一個選擇要素。通常,買車的時候,銷售員會給你看一些汽車的各種參數,幫你分析哪款汽車耗油量小。其實這些參數,是生產商統計出一些數據,並不能代表每一輛車,這也就是為什麼,明明銷售員給我介紹的時候說這款車是很省油的,為何自己開著卻並不省油的原因。
  • 小熊油耗排行公布,沒有一款車與工信部油耗對得上
    下面我們看一下目前小熊油耗發布的排行信息,在所有車型當中,總的油耗表現是這樣的。總油耗排行豐田系佔了絕對優勢,雷凌與卡羅拉都是採用1.8L+電動機組合,匹配電子CVT無極變速箱,最低油耗為4.56L/100公裡,但是與工信部發布的油耗指南依然是不匹配的,差距為0.46L。
  • 曾經是年輕人眼中「小鮮肉」,油耗才3毛多,不見改款,只見降價
    現在買車的主力是年輕人,各車系的現在的新型車已經被充分說明了,就連一直以官車形象而出名的A6L,現在2019款也成了「潮流」,符合年輕人的口味,說起汽車的臉,不得不提韓國車了,幾年前的街車起亞K5現在也能買到,韓國車也有很多年輕人成為了改裝的對象,而且最重要的是韓國車的性價比非常高,在10萬級左右的車裡
  • 又一良心「德系車」,銷量上萬,罵聲近乎為零,低至11萬起!
    汽車市場是一個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地方,琳琅滿目的豪車光彩奪目,各種「神車」絢麗多姿。「操控之王」寶馬3系,是當之無愧的車界「當家花旦」。「動力王」凱迪拉克XT4,其地位已經不可撼動。市場上的好車愈來愈多,汽車品牌想要獲得成功,必須找準自己的戰略定位。
  • A級車售4.99萬起,油耗4毛多一公裡,捷達:你確定能PK得動我?
    捷達大家都知道從90年代到如今銷量有目共睹,但在品質上從高檔車型變成了小型車,售價更是淪落到6萬多,當然它的目標也比較的明確那就是PK自主品牌車型,合資車受著國產車的崛起,而捷達多年積累的口碑也是時候發揮作用作,直接降低定位和售價去PK這個價位的國產車,例如今天介紹的這款售4.99萬的A級車,定位要比捷達高一級,但售價便宜不少,在消費者最關心的油耗部分也能做到4毛多一公裡,那麼這樣的一臺車真的可以撼動得了捷達
  • 換代之後涼了?這些車很不服氣!
    車型換代的意義在於提升競爭力,在外觀、內飾、底盤、動力等方面有比較大的進步,雖然換代不能做到全面提升,但某個方面必定是讓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換代無論對車還是對消費者都有好處,但有這些一些車,換代之後不被看好,隱隱約約有涼了的趨勢。
  • 德系車和日系車到底哪一款更適合你,老司機給你提6點建議
    雖然近年國產汽車品牌正在崛起,但還是有很多人覺得國產汽車造型不好看、技術不成熟,還是更喜歡BBA或者豐田、本田這些德系日系品牌。而對於德系車和日系車,到底哪種汽車更好呢,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見解。有人就用了一句「修不好的大眾,開不壞的豐田」總結出了兩種車型的區別。
  • 油耗16L百公裡,總牽引4.3噸,大故障近乎等於0
    卡車市面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競技場,一代又一代神車橫空出世,不斷衝擊卡車愛好車的買車需求。隨著思維境界的上升,用戶購車需求變得越發刁鑽,僅靠無可比擬的油耗呈現,是不能適應多元化的時代的。但是,隨著駕車者的年輕化,車主要求日益增多,貨車廠商只有發現自身品牌特性,才有可能在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正如頭牌7系。就它成功!油耗16L百公裡,總牽引4.3噸,大故障近乎等於0。近年來,重汽頭牌旗下的王牌7系常上熱搜榜,通過它無可比擬的油耗展現,切實滿足了消費者對油耗越發介意的要求,從而,王牌7系得到駕車者們的由衷讚譽。
  • 本田的良心之作,價格靠近國產車,空間接近B級車,市區油耗3毛4
    但其實在全球汽車市場,較為入門的家用車一直佔據主要銷量。而今天咱們要說的這款車,叫做本田凌派,它可以說是本田目前最專注家用市場的車型,雖說定位不算高端,9.98-13.98萬的指導價還有2萬左右的優惠力度,算得上非常良心了。
  • 新車每公裡3毛多,全系自動擋+四輪獨懸,12.98W起
    新車每公裡3毛多,全系自動擋+四輪獨懸,12.98W起。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期智慧小車匠~北京現代是非常經典的一款韓系合資汽車品牌,它現在也可以算是眾多韓系汽車品牌在國內影響力度最高的。小車匠身邊有很多朋友都對韓系汽車品牌,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好的看法。
  • 車長3.4米,油耗一公裡3毛多錢,4萬塊!
    在這些經典車型中有一款車在國內混跡多年,即使到今天它依然活躍在市場上,它以車身小巧、省油、耐造而縱橫中國車壇幾十年。它就是鈴木北鬥星。北鬥星來到國內已經有近20年的時間,作為一款極為經典的車型,它多年來幾乎沒有大的改變。而在日本北鬥星已經出到了第8代。隨著鈴木退出中國市場,北鬥星也由鈴木變成了昌河。
  • 省油耐造口碑好,2毛多一公裡,比寶馬X6配置還要高一點
    2毛多一公裡,月銷過3萬,車主:從沒後悔過,說到國內市場的狀況,不需要小編,大家都知道,這幾年的知名度很高,無論是SUV市場還是以合資汽車為中心的乘用車領域,國產車的性能都非常優秀,拿著吉利這匹黑馬來說,帝豪的上市,讓許多車的朋友吃驚不已地連續美麗,不但顏值高,配置也非常豐富,加上價格公道很受國民的喜愛,但是,自主品牌的成長對於合資汽車來說並不是好消息,但是在很多合資汽車被國產壓下來的市場份額逐漸下降的時候
  • 27萬入手混動版途觀L,車主:一公裡才1毛多,空間家用足夠了
    在德國系品牌中大眾的知名度非常高,中庸的設計加上出色的等級感,受到很多消費者的喜愛,大眾旗下也有明星SUV的車型,那是大眾的途觀L,這輛車的整體外觀設計非常有魄力,與老款的途觀相比,在車身尺寸包括空間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 清華認證 吉利ICON全面超越同級德系車型
    在本次測試過程中,為了給ICON增加難度,測試組還特意找來了一臺同級別的德系品牌車型,與ICON同時測試並進行全方位對比。 48V BSG+1.5TD的動力竟然追上了3.0自吸? 經過測試,吉利ICON的0-80km/h的加速成績為6.26s,60-100km/h的加速成績為4.76s,百公裡加速時間≤8s,與同級德系車型相比,動力性能優勢明顯,即便放在整個小型SUV領域也是鮮有對手。無論是起步加速,還是行駛過程中的提速,均能帶來強勁推背感,速度響應十分靈敏,加速快感領先同級。
  • 清華認證,吉利ICON全面超越同級德系車型
    在本次測試過程中,為了給ICON增加難度,測試組還特意找來了一臺同級別的德系品牌車型,與ICON同時測試並進行全方位對比。48V BSG+1.5TD的動力竟然追上了3.0自吸?經過測試,吉利ICON的0-80km/h的加速成績為6.26s,60-100km/h的加速成績為4.76s,百公裡加速時間≤8s,與同級德系車型相比,動力性能優勢明顯,即便放在整個小型SUV領域也是鮮有對手。無論是起步加速,還是行駛過程中的提速,均能帶來強勁推背感,速度響應十分靈敏,加速快感領先同級。
  • 虧電油耗3.8L/百公裡 純電續航120KM!比亞迪混動降維打擊燃油車
    近日,比亞迪又推出了一款重磅車型秦PLUS。該車在廣州車展亮相,基於比亞迪DM-i平臺打造,搭載驍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是首款搭載比亞迪超級混動DM-i技術的車型,該車將於2021年上半年上市。該車採用1.5L自然吸氣發動機+電動機組成的DM-i超級混動系統。
  • 中國人喜歡德系車,那麼德國人喜歡什麼車?
    其實也不僅僅是大眾,如保時捷、奧迪、奔馳、寶馬等德系豪華品牌也深受國內消費者的喜愛,銷量遠超其他派系豪華品牌,以此也證明,國人對於德系車似乎有著偏執的熱愛。說到這裡相信大家都很好奇,中國人喜歡德系車,那麼德國的本土人民喜歡什麼車?具體又是哪款車呢?眾所周知,德國是世界上汽車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根深蒂固的思想自然也使得德國人在選車時極其的挑剔。
  • 又一德系豪車被國人捧紅,一年狂甩16萬輛,標配2.0T+30色氛圍燈
    在引入國內眾多的豪華汽車品牌中,每個國家的品牌都有著自己的品牌特色,英國車雍容華貴、定位高端;法國車底盤沉穩、做工紮實;日本車皮實耐用、節能省油;德系車技術含量高,操控好,加速快,做工嚴謹,因此牢牢佔據著半數以上的市場份額,保時捷、奔馳、寶馬、奧迪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