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有三種人養龜,只有兩種人可以養好龜。第一類人是新手 第二類人是懂一點的人 第三類人是比較了解烏龜的人
為什麼標題是新手更容易養好龜?別急我們慢慢往下看。
這裡的新手容易養龜是對比稍微懂養龜知識的第二類人。為什麼不懂的要比稍微懂的人養的好?
第一類人因為新手小白通常買回家烏龜都是放室內養的,第一要素因為新手小白基本沒有專門養龜的龜缸,要麼是用個桶要麼是用個臉盆,再好一點有大魚缸放魚缸裡,所以養殖環境都在室內,室內環境溫度穩定。第二要素餵食,新手一般不關心餵食多少,像我之前養龜都不知道龜是吃龜糧的,夏天有空就給他抓個螞蚱,冬天春天螞蚱沒有了就不餵食,只有夏天才喂,也就是說餵食少,這樣好處是龜更不容易得腸胃炎等。第三要素治病,新手朋友的烏龜基本都很穩定,不容易生病,生病率少,即使有病也看不出來,也不會治,只能讓他自愈。反觀第二類人龜生病了各種用藥,劑量根本把控不住,龜都是自己毒死的,烏龜感冒本能加溫自愈的你卻讓他天天曬太陽,夏天還好現在秋天溫差大,你讓他曬,溫差更大,還有輕微的腐甲就去挖甲,本能自愈的病,你卻天天給它治,給它用藥,給它動手術,烏龜都是你們折磨死的。
第二類人,為什麼懂一點的人不容易養好龜?請繼續看下去,找到原因,你當初肯定犯過錯。
第二類人就是又第一類小白過渡來的,第一要素餵食當你接觸了養龜圈你知道烏龜是龜糧的你就瘋狂買龜糧瘋狂喂,然後溫差大一點他就得了腸胃炎,然後你就上網查怎麼治,後來你就知道烏龜生病可以用藥的,然後就各種用藥泡,後來烏龜死了,你總結是腸炎死的,不知道是自己劑量把控不好死的。
第二要素烏龜多傳染,最重要的一點必看!由於你是小白進擊第二類人,你越買烏龜越多,但是烏龜有病你判斷不出來,因為你是小白沒有經驗,只是聽別人說烏龜生病了會有怎樣表現,而且因為你養殖密度大,龜生病了來不及時隔離,當自己上網查知道烏龜生病隔離後就晚了,做後一缸全是病龜!你就治吧。我相信不少養龜大神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我也有過,當你踩著龜殼漲了經驗後你就是第三類人。
第三要素惡性循環:呵呵當你死了好多龜之後你就迷茫了,就分下自己原因,我是室外養讓他見到陽光曬背好?還是室養好?烏龜生病了到底是用阿莫西林還是慶大黴素?烏龜腐甲了到底要不要手術,曬臺到底要不要?滴濾好還是沼澤過濾好?…………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就去我主頁看看我視頻怎麼處理的。
第三類人,當你走完去上面基本必走的路,那麼恭喜你走出來了,以後龜有問題是先加溫隔離觀察(怕誤導新手在此講解),做個測試你是第幾類人,病龜加溫怎麼加?1.直接加溫30度 2.在原有溫度一次2度2度的加溫,必如原有溫度24度,那麼第一天加溫加到26度,第二天加溫加到8度,以此類推…好繼續講,知道隔離後你龜不會大面積傳染,而且病龜更容易自愈,然後你也知道不是特別嚴重的病不用要藥,你也知道曬臺到底該撤不撤,你也知道各種病症狀……什麼?你不知道?快去我主頁呀?精的很吶,現在看來得及。
能看到這我就再告訴你們小秘密養龜要素
1.減少溫差變化 2.保持水質穩定 3.減少餵食 4.有異常隔離加溫30度觀察
哎呀打字真是累,但是有你們閱讀,我就甜啦。不懂得小夥伴去我主頁看視頻,一分鐘的視頻真的很精,喜歡就關注我。
本文章原創請尊重作者圖片(夜的黑支持)轉載請標明出處,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