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鉤蟲病是由鉤口科線蟲寄生於犬的小腸(主要是十二指腸)所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會引起犬貧血、胃腸道功能紊亂及營養不良。
體格消瘦
體質衰弱
精神沉鬱
結膜蒼白
被毛粗亂易脫落
皮膚有時發生皮炎
食慾減退或異嗜
嘔吐
腹瀉或便秘交替發生
糞便帶血或呈黑色
成蟲吸附於犬的腸點膜上持續吸血,同時分泌抗凝素阻礙血液凝集,從而延長吸血時間。
蟲體具有變換吸血部位的習性,導致傷口失血更為嚴重。
當蟲體大量寄生時,由於慢性地失血,嚴重消耗病犬體內的鐵質和蛋白質,從而導致病犬缺鐵性貧血。
經口感染(最常見)
犬誤食了鉤蟲的感染性幼蟲,幼蟲鑽入食道黏膜,進入血液循環,經呼吸道、咽部等進入胃中,在小腸內發育為成蟲。
經皮膚和黏膜感染
感染性幼蟲鑽入皮膚,進入毛細血管,隨血液循環到達心臟、肺臟,經痰液吞咽到達胃中,在小腸內發育為成蟲。
由母體經胎盤、初乳傳染給幼犬
鉤蟲的幼蟲在母犬體內移行,到達胎盤感染幼崽;或移行到乳汁中,幼崽吸吮乳汁時遭受感染。
感染期鉤蟲可以經人體皮膚接觸傳染,導致人類皮膚幼蟲移行症。
犬鉤蟲幼蟲雖然可侵入人體皮膚,但由於缺乏深入真皮表皮界所必需的膠原酶,因而只能寄生於表皮而不能發育為成蟲。
犬鉤蟲病多見於夏季,在潮溼狹窄的環境下尤其多發。因此在夏季要注意保持環境衛生,經常通風乾燥,定時口服體內驅蟲藥。
漢寵安(氯硝柳胺+鹽酸左旋咪唑)——廣譜內驅, 一次見效。針對多種犬貓常見體內寄生蟲,如蛔蟲、絛蟲、鉤蟲、心絲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