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東漢的《說文解字》中有如下描述:「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龍最初的形象非常粗糙,也不統一,出現頻次最多的,應該是在商周青銅器皿上雕刻著的「夔龍紋」。這一時期的龍紋有點雜亂無章,有角無角、有翅膀沒翅膀,有足無足,可謂是雜七雜八。
一直到了漢代,龍的形象才逐漸穩定下來,西漢和東漢的龍紋雖然也有細微差別,卻也可以忽略不計。漢代的龍紋,結合了各種動物的特徵,此時的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在上古神話中,龍的地位很高,向來都能跟神仙平起平坐。可是,龍族的實力似乎跟他們的地位不匹配,看起來很弱。《封神演義》中,鴻鈞老祖有一架製作精良的小車,名為「九龍沉香輦」,這輛小車由九條五爪金龍拉動。鴻鈞老祖對這「九龍沉香輦」也不怎麼看重,隨手就送給了徒弟元始天尊。
「五爪金龍」是龍族中的強者,居然有九條給元始天尊拉車?元始天尊畢竟是三清之一,地位尊崇。可是哪吒、孫悟空之流,在龍族眼中居然也是完全惹不起的高手。哪吒不過才八九歲,就能鬧海屠龍、抽筋送父,龍王見了他也基本上沒有還手之力。哪吒不過是太乙真人的弟子,太乙真人如果出手,怕是匹馬單刀平了龍宮也不在話下。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路過獅駝嶺時,出現過一隻「金翅大鵬鳥」。這「金翅大鵬鳥」可了不得,《觀佛三昧海經》中描述此鳥以諸龍為食,於閻浮提一日之間可食一龍王及五百小龍。龍族實力如此不堪一擊?不能威震四海八荒也就罷了,怎麼還淪為了「金翅大鵬鳥」的食物,猶如美味辣條一般?
非也非也,《西遊記》《封神演義》這些神話小說大大拉低了龍族的整體實力,在正統的上古神話中,龍才是真正站在異獸之巔的存在。不信?你看看這三條神龍,其中最弱的一條都能斬了魔神蚩尤。
上古神話中實力最強的神龍,是「祖龍」。祖龍,就是天地間出現的第一條龍,也是龍族的始祖。關於「祖龍」有各種各樣的推測,有人說是青龍,也有人說是應龍。在筆者看來,最有資格稱作「祖龍」的,乃是伏羲、女媧的父親,雷澤之神——雷龍。
上古神話中,伏羲、女媧的母親是華胥娘娘,有一天華胥娘娘去雷澤遊玩,不小心踩到了一個大腳印,回去之後不久就生下了女媧、伏羲。這隻大腳印,是雷龍留下的。伏羲、女媧身上的龍族血脈,就來源於雷龍。
上古神話中,有一條龍,無論是「金翅大鵬鳥」還是「鯤鵬」,都吃不了他,他就是《山海經》中的燭龍。燭龍也叫做「燭九陰」,鎮守冥界入口,雙眼放出的光芒可以照亮九重幽冥,因而得名「燭九陰」。燭龍的體型非常大,長達千裡,而且他還能控制晝夜更替和四季輪迴。燭龍能夠控制時間的神力,跟盤古非常像,也有人認為燭龍是盤古在凡間的遺留。
除了祖龍、燭龍之外,還有一條上古神龍,實力非常強,他就是應龍。跟祖龍、燭龍比起來,應龍稍遜一籌,即便如此,他還是能力斬魔神蚩尤以及巨人夸父,還驅逐了旱魃,可謂是上古神話裡面實打實的「戰神」。應龍是黃帝麾下的戰將,在跟蚩尤的決戰中,應龍憑藉一己之力斬了蚩尤,奠定了勝局。若是把祖龍、燭龍、應龍這三條上古神龍放在西遊、封神裡面,孫悟空還敢招惹龍族,去龍宮裡面搶兵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