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日本旅行,青森三內丸山遺蹟,日本最大繩文時代聚落!
大家好,我是本文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行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
青森三內丸山遺蹟是日本最大的繩文時代聚落,現則以登錄世界遺產為目標,期望讓更多人看見當地特有的繩文遺蹟。館內除了有繩文時遊館及三丸博物館,帶領遊客詳細介紹繩文用具及歷史外,戶外的復原遺蹟群:豎穴住居、大型掘立柱式高臺、掘立柱式茅屋,更清楚展現了過往繩文時代的生活樣貌,絕對是來到青森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
繩文時代出現於彌生時代之前,是主要使用繩紋式陶器的時代。青森的三內丸山遺蹟是目前日本最大的繩文時代聚落,因距離新青森車站僅十五分鐘的車程,很難想像五千五百年至四千年前這裡曾有過大規模的繩文村落遺蹟。面向三內丸山遺蹟門口,右側為繩文時遊館及三丸博物館,後方則為主要的繩文村落遺蹟。過去曾計畫在此興建棒球場,但因陸續挖掘出不少半穴式、立柱式建築遺址,三內丸山遺蹟才被世人發現。西元兩千年時,青森縣政府決定將此地登錄為國家特別歷史遺蹟,現則以登錄世界遺產為目標,期望讓更多人看見青森特有的繩文遺蹟。
館內的空間相當寬敞、乾淨,動線設置上也相當良好。繩文時遊館內主要在播放三內丸山遺蹟的介紹短片,一旁的三丸博物館內則模擬了居民對於狩獵、耕種、製作器具的生活場景,生動展現出過往的聚落氛圍。三丸博物館內展示著約一千七百件從三內丸山遺蹟出土的文物,除了大量的土器石器外,也有附加詳盡的說明,介紹過去繩紋人的生活型態及歷史發展。館內除了有提供中英文翻譯機的租借外,亦有提供免費的導覽服務,時間從上午九點十五分至下午三點,每十五鍾一次,可以在門口的服務臺現場報名。此外,服務臺也有提供繩文服裝的租借,讓遊客可以一邊穿著復古的服裝,一邊觀覽歷史的介紹。館內挖掘出的展示品以過去居民的生活器具為主,另有陳列出當時最大的繩紋人偶,相當的特別。縮小版的繩文遺蹟透過細膩的模型製作,將集落遺蹟加以重現,描繪的栩栩如生。
模型後方連接著通往戶外繩文遺蹟的時遊隧道,時遊隧道如同時光機般,帶領遊客進入五千年前的繩文時代。戶外遺蹟區復原了多個當時的小型豎穴住居,豎穴住居的建築構造類似茅草屋,在外觀上相當的吸睛。過去小型豎穴住居是繩文時期主要的居住場所,廣場上的房屋皆可入內參觀,但因入口處較為低矮進入時須小心頭部的碰撞。為避免防強風及猛獸的侵襲,豎穴住居主要建於地面之下,天冷時一般會將暖爐放置於屋內,平衡室內的氣溫及溼度。
小型豎穴住居旁為大型豎穴住居及掘立柱式高臺,提供居民不同生活面向的功用。大型掘立柱式高臺的柱子直徑長兩公尺、相間四點二公尺,因外型獨特,讓人好奇在繩文時代時是作為什麼樣的功用。從下仰望,可以感受到大型掘立柱式高臺散發出的穩定氛圍。考古學家推測過去這裡曾作為觀星臺或瞭望臺之用,但因對屋頂仍有諸多見解,至今尚未將其完全復原。柱子間的固定相當緊密,很難想像在沒有機械的輔助下,繩文時代的人是如何在此建造出如此龐大的建物。
三內丸山遺蹟內最大的豎穴住居長約三十二公尺,寬約十公尺,佔地真的十分廣大。大型豎穴住居與小型豎穴住居一樣,在門口的建造上相當特別。另外因室內高度低於室外,進入時需走一小段階梯才能抵達平面,與小型豎穴住居不同在於,因內部空間廣大,在當時大型豎穴住居主要作為集會所、共同作業所、共同住宅,而非一般的住處。
除豎穴建築外,一旁還可以看到整排的高腳屋,掘立柱式茅屋。掘立柱式茅屋因離地面有段距離,能夠通風防潮,讓糧食不會變壞,主要是作為保管穀物的倉庫。如果你正在找尋青森市內的各項景點,不妨可以將三內丸山遺蹟納入行程安排,藉由實地探訪遺址,更進一步了解過往的生活樣貌,完整體驗繩文時代的歷史洗禮。
小編最後在這裡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請在留言區留言一下,小編會為大家一個好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