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雙十一花樣太多了,以前是推行簡單粗暴的打折活動,現在還搞出來那麼多的花樣?
「合夥開喵鋪瓜分 20 億」活動單聽著名字就有點「迷了」,還生硬拉扯支付寶、優酷、餓了麼眾多阿里系應用來參與,而且每個應用都有各種不同的玩法。。我感覺智商有點跟不上了,根本弄不清它的「套路」。
只是起初玩了幾下,目前等級只有9級。滿級有50級,每次升級按照喵幣2萬的等差遞增。是不是有點QQ等級升級的味道,越往上越難升。
阿里的營銷策略
瓜分20億確實足夠吸引人的,這也引來了不少吃瓜群眾的圍觀和參與。細心留意你可以發現,每5個等級都對應著不同的消費類別,就好比起初5級是餐飲類,再到生活家居、服飾類…幾乎是全場景覆蓋啊。
這次的活動可一點都不「單純」,更像是阿里「總動員」一般的活動。
引流。把阿里系的應用全都拉扯進來,可以好好活躍一下眾應用,使體系內核心App得以將雙11龐大的流量引流至核心業務及重點品牌商。強化認知。更實在的是還可以強化用戶雙11的認知。「蓋樓大挑戰」、「奪星大挑戰」、「拉人贏紅包」……哦,原來,雙11也能這樣玩。
如何更快升級?這東西我玩一會就拋一邊,實在有點浪費時間精力。想要快速升級,通過喵幣生產?通過籤到領取?這些實質性都不大,領取的喵幣都不多。而要快速獲得喵幣只有不斷去完成任務。
就淘寶來說,分享給好友、瀏覽會場 15 秒、逛品牌店鋪 15 秒等這些任務都可以獲得喵幣,起初還挺有興致的去逛逛,即便沒看也胡亂刷夠15秒;而支付寶活動頁的任務有 4 類:邀請好友+給好友澆水+餵小雞+開通金融服務。真挺浪費時間的。
其實可以想到的是,阿里搞這麼多花樣無非也是想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存在感」罷了。對於用戶而言,完成這類任務除了能夠給品牌商戶引流之外,也是讓用戶感受到產品價值。這對於阿里來說是「一箭雙鵰」的。只是在我看來今年的雙十一營銷意味過重了,於咱們而言,或簡單直接的降價打折才是更實際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