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綠色噪音"給娃助眠-大黃,蟲,金蛉子,殷海生,鳴,上海人,白領...

2021-01-08 東方網

  據《i時代報》報導,小小鳴蟲,養在家裡聽聲音,不僅自己「玩」,甚至還用來給寶寶助眠,讓媽媽開心……申城年輕人中,「蟲男蟲女」們玩出新花樣。但專家也提醒,玩蟲有道需注意分寸。

  「綠色噪音」讓人心情不錯

  「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玩,一年四季養直到現在。」新晉升奶爸的80後白領「瀝青」對記者說,鳴蟲和自己工作毫不搭界,之所以養算是自然而然的文化傳承,「上海人的習慣,到了夏天總要養蟈蟈、蟋蟀。」他覺得尤其是寂靜的冬天,聽到熱鬧的蟲叫會覺得很開心。但因目前照顧寶寶精力不足,現在養的數量較少,有當季的大黃蛉、金蛉子、蟈蟈等種。

  這位白領奶爸把鳴蟲低頻率、有節奏的聲音稱之為「綠色噪音」,離寶寶不能近,放隔壁遠遠傳來,會有助於睡眠,「起碼寶寶不反感。」

  辣媽白領瑩瑩養鳴蟲則是意外。她說媽媽身體不好不常出門,待在家裡常悶悶不樂。起初是為給孩子玩,買了只蟈蟈放在家,沒想到媽媽情緒好了很多,現在一聽不到蟲聲就悶悶不樂。所以,她也就成了「蟲女」一枚。

  帶蟈蟈到單位差點被「毆」

  「我都快被同事群毆了!」曾把蟈蟈帶到辦公室的鳴蟲愛好者非非也說了自己的遭遇,去了不到5分鐘就開始嗷嗷叫個不停,「我不斷被同事抱怨,再也不帶了!」

  不過,也有白領碰到的情況相反。「剛買了大黃蛉來到辦公室,同事們聽到後都覺得新奇好玩。」靜安區白領陸小姐說,同事們聽到清脆的叫聲,發現是大黃蛉後都覺得很有趣。她的同事都很喜歡綠植,在這樣的環境裡配上蟲鳴感覺很協調。

  近日,記者走進萬商花鳥市場,蟈蟈被攤主們放在最外面,價格最低的是10元一個的鐵蟈,北京蟈蟈15元一隻。大黃蛉價格很「亂」,從四五元到幾十元都有。據一位從事8年鳴蟲生意的業內人士介紹,當前在南方鳴蟲市場,受白領青睞的是金蛉子、大黃蛉、紫竹蛉和油葫蘆,被稱「四大鳴蟲」。

  「玩蟲」需注意工作環境

  「上班不敢帶大型鳴蟲,頂多帶蛉蟲,也要包很多層,放在包裡偷著樂。」有愛好者坦言,玩蟲是種愜意,是海派文化的傳承。「小黃蛉等鳴蟲的聲音會穩定情緒,令人放鬆。」中科院昆蟲博物館館長殷海生告訴記者,白領「玩蟲」需注意工作環境,不要帶叫聲較大的蟲去。「此外,不提倡用動物製品做蟲具,也不提倡野採。」殷海生說,象牙等動物製品不允許交易;野採一兩隻還可,但不要毀滅性捕捉,養蟲本身是「為親近自然。所以更要關愛自然,關愛生命!」

相關焦點

  • 深秋到鳴蟲叫,老蔣玩蟲記之金蛉子「1」:3分鐘帶你認識金蛉子
    畢竟,那動聽的叫聲不時撥動心弦,鳴蟲憨態可掬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這個秋天,老蔣就帶你認識各種有趣的鳴蟲,包括捕捉和飼養技巧等等。條件允許的話,老蔣也會嘗試錄製部分小精靈的天籟之音,上傳音頻給大家聆聽,歡迎你的關注和交流哦。
  • 上海曾絕跡臭蟲重出江湖 每天數十人被咬傷就診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副館長殷海生特別提醒,早先被認為已經在上海幾乎絕跡的臭蟲最近又「重出江湖」,要引起重視。這些惱人的蟲子怎樣識別?有什麼有效的殺滅方法?晨報昨天採訪了有關專家,請他們傳授防治良方。
  • 觀展手記|誰是「蟲中歌王」?到上海自然博物館「夜聽蟲吟」
    深秋漸近,夏蟲正在沉默,你可曾近距離看過蟲兒們的微觀世界?上海自然博物館正在展出「夜聽蟲吟」,不僅有放大100倍的小蟲子圖片,還能聽到每一種小蟲的鳴聲。誰又是「蟲中歌王」?「澎湃新聞·藝術評論」帶你走進圖、文、聲,三合一的科普展覽。近來上海的兩場「沉浸式」展覽,予人截然不同的觀感。
  • 打開「我的自然百寶箱」 用手機「聞聲識蟲」是種什麼體驗
    東方網記者解敏、曹磊8月3日報導:今天上海自然博物館「夜聽蟲吟」——2019 年「我的自然百寶箱」啟動,發布了「聽有蟲」小程序,這是人工智慧在「鳴蟲聲音識別」方面的首次嘗試。上海自然博物館聯合華東師範大學昆蟲研究團隊,試圖繪製「鳴蟲聲譜資料庫」,解決科學家採集鳴聲樣本的難題。並鼓勵公眾「像科學家一樣」觀察自然、記錄自然。錄下自然界蟲鳴的聲音並上傳,通過上海自然博物館的平臺收集並分享給鳴蟲研究的科學家,推動昆蟲鳴聲研究。  活動還面向公眾招募一批「自然聯絡員」,他們來自全國各地近30個城市,將成為本次公民科學項目的「種子選手」。
  • 大黃鴨之父新作「粉紅貓」亮相上海 身高達10米
    大黃鴨之父新作「粉紅貓」亮相上海 身高達10米 2014-06-04 15:08:37來源:深圳商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大黃鴨之父,著名景觀裝置設計師弗洛倫泰因·霍夫曼的最新創作「粉紅貓」,日前在上海世紀公園亮相。
  • 讓生活好看:費啟鳴怕蟲怕水還恐高!
    這次是《讓生活好看》發現明星更多日常~果然三亞是一個很受歡迎的城市~(因為北方冬天乾冷,所以大部分東北人到了冬天會選擇氣候適宜的三亞進行居住。)在之前的《青春環遊記》中也是在三亞取景的哦~不得不說海邊的確太美了,心曠神怡已經抒發不了內心的感受了!小編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費啟鳴怕蟲怕水還恐高!本期由伍嘉成帶領費啟鳴進行「人生挑戰」!
  • 流浪貓大黃
    這則尋貓啟示完全勾起了我對另一隻大黃貓的回憶。從前在上海時,我們家也是養過一隻白貓的,可是自從它走失了以後,家裡人尤其是媽媽就再也不願養了,因為太傷心。但家裡所有人對住宅小區裡的流浪貓還是很愛護的,經常給它們餵食。或許在大家的心目中都下意識地認為小區裡的流浪貓跟我家的白貓有點淵源,也許其中的某幾個正是白貓的後代呢?
  • 風聲雨聲燒柴聲,聲聲入耳又助眠
    其實,不僅是燒柴聲有助眠的作用,下雨聲、蟲鳴聲、海浪聲......這些聲音都可以使人昏昏欲睡,而它們統稱為「白噪音」。「太長不看」版:1.白噪音是頻域內均勻分布的隨機噪音2.白噪音具有聽覺掩蔽作用,可屏蔽環境中的其他噪音3.絕對無聲的環境並不利於睡眠,而會使人感到恐懼,增加不安感4.提高睡眠質量的關鍵是睡前別玩手機什麼是白噪音?我們通常理解的噪音,是刺耳的、嘈雜的、令人厭煩的、影響健康的。
  • 濟南「禁鳴令」遭惡搞 車主用「慘叫雞」代替喇叭
    8月20日起濟南市正式實施「禁鳴令」。禁鳴令發布前後,不少當地車主開起惡搞模式,用「慘叫雞、哨子、擴音器」來代替喇叭。惡搞背後,實際上是當地市民對「禁鳴令」的牴觸:一方面禁鳴有利於減少噪音汙染;可另一方面喇叭作為一種行車語言,一禁了之無異於剝奪了行車「話語權」。
  • 今天上海試鳴防空警報!三種警報聲是這樣的→
    今天上海試鳴防空警報!今年防空警報試鳴的具體安排9月19日(周六)上午11時35分至11時58分進行試鳴。11時35分至38分試鳴預先警報(鳴36秒、停24秒,反覆3遍為1個周期,時間3分鐘);11時45分至48分試鳴空襲警報(鳴6秒、停6秒,反覆15遍為1個周期,時間3分鐘);11點55分至11點58試鳴解除警報(長鳴3分鐘)。三種防空警報如何分辨?
  • 「大黃鴨之父」帶來新作「大粉貓」將定居上海
    東方網5月31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作為「2014上海藝術設計雙周展」的一道重要的「硬菜」,昨天著名的荷蘭藝術家、「大黃鴨之父」弗洛倫泰因·霍夫曼造訪申城,並在世紀公園為專門給上海打造的大型公共裝置藝術品——「大粉貓」點亮首秀的夜燈。據悉,雙周展結束後,這隻「大粉貓」將定居上海。
  • 上海白領體檢異常率99%:每100位打工人中只有不到2人完全健康
    上海外服聯合《大眾醫學》發布的《2019上海白領健康指數報告》顯示,2018年上海白領體檢異常比率高達98.75%。 換句話說,100位打工人當中只有不到2個是完全健康的。
  • 上海華港健康生活館:都市白領生活中的"小確幸"
    去,細胞喚醒,這樣的閒適和愜意的"小確幸",是上海華港健康生活館給都市白領帶來的禮物。上海華港生活健康館採用的是76℃黃金理療泉及92℃的重碳酸鹽泉,用保溫水車,每天從小洋口把剛抽取出來的溫泉水新鮮運到上海,讓上海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泡到真正的溫泉,享受天然健康的溫泉體驗。它設有20個特色主題溫泉池,其中13個為露天溫泉泡池,4個室內溫泉池。泡在溫泉露天溫泉池裡,抬頭仰望魔都的天空,周遭的繁囂與己無關,只有暖暖的泉水溫潤著身和心。
  • 黃連和大黃的不同功效和用法
    中藥中大黃和黃連是比較常見的,醫學上也常會把大黃和黃連合用,如瀉心湯。雖然黃連、大黃都是苦寒清熱之藥,但黃連是燥溼清熱,大黃是散結瀉熱,二者有所不同。尋醫問藥網中醫頻道告訴大家黃連和大黃的不同功效和用法。
  • 寶媽可以試試這7個妙招,讓娃一覺睡到天亮
    給娃準備個舒適的襁褓用襁褓給娃包好。這樣可以模仿出子宮裡的狀態,非常適合出生不久的寶寶,這會讓娃感到很安心,自然也會容易入睡了。對於3個月以下的,一睡覺就容易哭鬧的寶寶來說,這招非常好用。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睡覺也不會那麼容易被吵醒了,慢慢的撤掉襁褓即可。在聲音上下手不同的聲音對娃睡眠是可以提供很大幫助的,具體有以下幾種。
  • 女白領接觸泰迪犬從不洗手 眼睛取出2釐米活蟲
    一名女白領近日右眼紅腫難受,結果眼睛裡發現有一條2釐米長,還在活動期的蟲子,而感染這種蟲正與她接觸家裡的泰迪犬有關。28歲的黃女士家住百步亭,養了一隻泰迪犬。黃女士非常喜歡這隻狗,每天下班回家都要跟它玩耍,還抱著它看電視。黃女士覺得經常給狗狗洗澡打理,很衛生,所以每次接觸它後都沒有洗手。一周前,黃女士感覺右眼裡有異物,當時以為是沙子吹到眼睛裡,不疼不癢也就沒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