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周芳穎編輯 | 樓婍沁1
家用美容儀行業或將迎來大洗牌。一個行業團體標準正在國家機構、質檢機構、醫院等多方努力下形成。
1月13日,美容儀品牌雅萌YA-MAN多中心臨床試驗計劃發布會上透露,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正在聯合雅萌品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多家單位,由企業、權威醫院、檢測機構三方共同參與家用美容儀行業團體標準的制定。
2020年11月,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已召開過《家用和類似用途皮膚美容器評價規範》團體標準應用推廣會。
威凱公司表示,該會是由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指導,以及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聯合主辦的。
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家用美容儀行業的團體標準確有一定必要出爐。
圖片來源: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官網
自2015年起,雅萌、Refa、松下、Tripollar等國際品牌相繼進入中國後,中國美容儀市場迎來快速增長期,且至今仍保持著旺盛的增長勢頭。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英敏特在2019年10月發布的報告,中國美容儀器市場2017-2019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56%。在英敏特對3000名20-49歲女性網際網路用戶的調研中,超過半數女性被訪者在家試用過美容儀器。
在2020年淘寶雙十一預售第一天,美妝行業1小時破億的12個單品中佔據了兩個美容儀產品——雅萌ACE射頻儀和Tripollar美容儀。
圖片來源:淘榜單
然而,家用美容儀野蠻生長的背後卻暗藏著因缺乏市場規範而導致的安全性隱憂。
2020年10月,央視新聞《每周質量報告》曾曝光,市面上10款美容儀經測評後有6款鎳釋放量偏高,容易引起皮膚過敏。其中涉及熱銷品牌雅萌和ReFa。
此外,央視在檢測報導中還披露,兩款美容儀有低溫燙傷的風險,多款宣傳清潔和導入效果的美容儀效果並不明顯,以及家用美容儀的光電強度遠達不到醫用設備的輸出量級,收效甚微。
當日,雅萌在官方微博回應稱,報導中涉及的抽檢樣品並非通過官方渠道購買。並且,2018年該型號就已經在國內官方渠道停止售賣。同時,雅萌還附上了多項產品的質檢報告。
圖片來源:雅萌微博截圖
與此同時,ReFa也在官方微博發布質檢報告,並聲稱產品無報導所述的質量問題。
圖片來源:ReFa微博截圖
隨後12月20日,雅萌援引《北京商報》文章再次發聲表示「清白」。報導中稱,目前國內外均暫無針對美容儀鎳超標的標準。期間11月1日,雅萌旗下一款眼部美容儀還登上了央視新聞的直播間進行售賣。
自此,關於美容儀鎳超標的紛爭暫時落定,但仍有很多消費者對美容儀器心有餘悸。在雅萌淘寶店多款產品的評價中,有不少消費者質疑其實際效果。
中國電研CVC威凱副總經理凌宏浩曾在推廣會上表示,一直以來家用美容器產品不管是電器安全,還是電器性能,都是從「電器」使用角度去評價的。而近期發布的《家用和類似用途皮膚美容器評價規範》團體標準則是從人體功效的角度來評價家用美容器的效果,使得「美容效果」能更直接地呈現出來,期望該標準的推出能夠彌補美容器產品美膚功效評價方法的空白。
缺乏行業標準來界定美容儀的安全性和功效性,這使得美容儀長期處於醫療器械與家用電器之間的灰色地帶,從而導致亂象叢生。
在「鎳超標」事件不久之後,TriPollar代理商初普美容儀被曝虛假宣傳「FDA認證」,該品牌旗下兩款產品曾在雙十一登上淘寶頭部主播李佳琦的直播間。
FDA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簡稱,負責美國所有食品,藥品,化妝品及輻射性儀器等相關產品的檢驗和檢測。該事件爭議的關鍵之處在於,Tripollar產品僅獲FDA上市許可,而非品牌所宣傳的「技術認證」。
事件發酵後,Tripollar代理商南京美洲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對《陸玖財經》回應稱,因為翻譯的問題,公司錯誤地將以色列廠家發來文件中聲稱的「多款產品在美國FDA獲得批准,且相同技術已應用到最新款的產品中」理解為「FDA技術認證」。
界面時尚通過瀏覽各大美容儀產品發現,大部分美容儀品牌都會出具通過符合家用電器通用的檢測證書,部分還會列出通過歐盟、日本等國際檢測機構的認證結果。此外,還有產品會根據其宣傳的石墨烯功效列出「遠紅外石墨烯頻率走視圖」的檢驗結果。
圖片來源:淘寶截圖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皮膚科主任賴維曾在接受《青眼》採訪時表示,「國家和行業對美容儀在金屬釋放量、溫度控制裝置上目前尚無統一的標準,企業只是執行企業自己的標準或參照國外的標準,如歐盟的標準。但這樣的參考,往往會帶來適用性的問題。」
在行業缺乏規範性的前提下,美容儀市場卻是遍地開花。除了雅萌、Tripollar等國際品牌,還有金稻、美悟等國產品牌開始入局。但相較於國際品牌動輒好幾千元的價格,國產品牌大多在百元區徘徊。
面對缺乏行業標準的美容儀品牌們,消費者們只能盲人摸象般去挑選合適自己的產品。在小紅書上搜索「美容儀測評」會跳出2萬+的筆記。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不少測評中有博主表示,因為「導入和清潔」等基礎護膚功效的美容儀產品技術壁壘不高,他們會選擇價格相對便宜的產品。但當涉及到射頻類、微電流類等技術局限性大的產品,他們會傾向於選擇價格高昂的來確保品質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