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9點,王先生經過婺城區乾西鄉湖頭村紅綠燈路口附近,發現地上躺著一隻鴿子,傷痕累累,不過很奇怪,鴿子兩隻腳上套著環。好奇的王先生向婺城公安分局乾西派出所報了警。
塑料環上的數字
是鴿子的身份信息
這隻信鴿灰白相間,王先生發現它時,正躺在地上一個勁地撲騰著翅膀,爪子上還有血跡。
王先生仔細一看,發現鴿子兩隻腳上套著環,一隻塑料透明環,一隻鋁環。塑料環上寫著「浙2014-11-267508 婺城百日生」,後面還帶著一個二維碼,鋁環上則寫著「婺城區信鴿協會」。
民警立即與婺城區信鴿協會會長施國清取得聯繫。
一看到這隻信鴿,施國清就認出來:「確實是我們協會的。」
施國清介紹,塑料環上的編碼是信鴿的「身份證」,「浙2014」,代表鴿子是浙江的,「11」也是浙江的編碼,「26」則是婺城區的代碼。
根據上面的數字,施國清確認,這隻鴿子來自婺城區一戶農家,是用來參加百日信鴿比賽的,每天都在訓練,「今天鴿子沒飛回去,他正納悶呢。」
施國清說,應該是鴿子在訓練時,遇到老鷹了,為了躲避才受傷,回不了家。
若發現腳上帶環的信鴿
請聯繫信鴿協會
王先生幫忙找回這隻信鴿,信鴿主人和會長施國清都很感謝。
今年婺城區登記的信鴿有兩千多隻,最貴的一隻高達76萬元。
王先生撿到的這隻信鴿血統很好,「雖然它才100天大,但從血統來看,至少也值幾千元。」施國清說,它的「媽媽」曾得過全國性比賽大家,身價達7萬元,它的「爸爸」身價也在3萬元左右。
比賽獲得獎項越多,鴿子的價值也就越高,「像浙江最貴的,要206萬元,在溫州。」
平日裡,協會會員都會訓練自己的鴿子,想讓它們飛得又快又遠,去參加春秋兩季比賽。「飛得最遠的鴿子,能飛4376.8公裡,從溫州飛到了新疆喀什。」
有時候鴿子飛走了,回不來,會員們很心疼。
最後,施國清告訴記者,每一戶養了信鴿的,都會到信鴿協會登記,會配上足環。如果有誰發現受傷的信鴿,可以跟他聯繫,他的電話是13857981538,協會將幫鴿子找到家。
通訊員 全瑩銀 王國斌 本報記者 朱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