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
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春聯的起源還要從桃符說起。
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鬱櫑二神,主管萬鬼。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餵老虎。
後來,民間在春節的時候,為驅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畫上這兩個神像,這就是桃符。
到了五代的時候,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一聯,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聯。
到了宋代,春節貼對聯已經成為一種風俗了。王安石詩中就寫過:「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用紅紙書寫春聯始於明朝。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
而在清朝的時候,乾隆皇帝和紀曉嵐還有這樣的故事。
紀曉嵐是清朝的大學士,有一次,他春節回家探親,鄉裡有一家三兄弟請他寫春聯,他寫了一副「驚天動地門戶,數一數二人家」,橫批是「先斬後奏」的春聯。
這一來可不得了,有人以「犯上」之名,告了他個欺君之罪。
乾隆皇帝得知,立召紀曉嵐回京查問,紀曉嵐回道:「春聯是我寫的沒錯!這家老大是賣炮仗的,不是『驚天動地門戶』嗎?老二是集市上管鬥的,成天『一鬥、二鬥』地叫,不是數一數二人家嗎?老三是賣燒雞的不是『先斬後奏』嗎?」一番話說得乾隆也笑了。
過年除了貼春聯,還有一個民俗,你一定不陌生,那就是貼福字。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到)、福氣已倒(到)」。
據《夢粱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鍾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據說在明朝的時候,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
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說完貼春聯和貼福字,我想大家一定知道我下一個要說的是什麼,沒錯,就是貼門神。
貼門神的習俗已經流傳了數千年,門神是舊時農曆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也是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舊時人們都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闢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間最受人們歡迎的保護神之一。
《山海經》裡就有這樣一段記述:「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蟠屈三千裡,其卑枝東北曰鬼門,萬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眾鬼之害人者。」
說的是在東海之中有一座神山「度朔山」,這度朔山上有一株特別大的桃樹。這棵大桃樹盤曲三千裡,在枝幹延伸出去的最東北處,有一座「鬼門」,那裡是眾鬼出入的門戶。而把守著鬼門的兩位神將,一位叫神荼,一位叫鬱壘,防止害人的鬼進入人們的家中。
神荼、鬱壘兩兄弟是驅鬼闢邪之神,其形象自然不會慈眉善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有一幅畫,畫中即有神荼、鬱壘的肖像。二神坐在桃樹下,袒胸露腹,虯髯虎鬚,頭上長角,手執桃木劍,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這種「兇神惡煞」的形象,顯然是人們想像出來的。
到了後來,五花八門新增加的門神取代了神荼、鬱壘等先秦門神,門神的含意、形式和內容隨著歷史的延續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後期新增的門神主要有「祈福類」、「道界類」、「文官類」、「武將類」及「其他雜類」等等。祈福類如賜福天官,道界類如鍾馗與王靈官,文官類魏徵、包公和文天祥,武將類如秦瓊與尉遲恭等等。
而現在常見的門神,秦瓊尉遲恭是怎麼來的呢?相傳在《西遊記》裡有這麼一段故事。
長安附近的涇河老龍王與一個算命先生打賭,結果因為質氣的緣故而觸犯了天條。玉帝大怒,命唐太宗手下的大臣魏徵在午時三刻監斬老龍王。老龍王當然十分害怕,便託夢來求唐太宗。
唐太宗一口答應,第二天,他纏著魏徵下棋,以為可以拖住魏徵。不料,正值午時三刻,魏徵卻打起了瞌睡。李世民不知道,原來魏徵是在夢裡監斬去了。老龍王還以為是李世民不守信用呢,死後天天來騷擾他。
魏徵便出主意讓尉遲敬德和秦叔寶二人站崗放哨,果然見效。但人畢竟是肉做的,二將也不能天天當夜貓子啊。於是,李世民就讓手下人給二將畫了肖像,貼於門上,結果照樣管用。於是,此舉也開始在民間流傳,秦瓊與尉遲敬德便成了門神。
今天的春節部分民俗就介紹到這裡了,不管是有什麼樣的典故,人們最初的願望都是祈禱來年能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希望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