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華、加比力嬰幼兒奶粉抽檢不合格

2020-11-27 瀟湘晨報數字報

    本報長沙訊5月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報了2014年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督抽檢情況,其中包括了48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到湖南乳製品企業的有:加比力(湖南)食品有限公司的樣品,檢出「維生素C、亞油酸與α-亞麻酸比值、氯、錳、硒、鐵、鈣等營養素指標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存在一般風險;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的樣品,檢出「鈉、錳、氯、維生素C、銅、鐵、鋅、維生素B1、泛酸、牛磺酸等營養素指標與標籤明示的含量不符」,但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此外,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已註銷。

    當下,許多媽媽都熱衷於購買洋奶粉,其實也要注意防範風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報稱,福州迪瑞貿易有限公司經銷的原產西班牙的寶露芬品牌乳粉、武漢美斯通工貿發展有限公司經銷的原產奧地利的Holle品牌乳粉均有批次「存在一般風險」。申維健怡貿易(深圳)有限公司經銷的原產荷蘭的瑪米力品牌乳粉、北京百慧智業科技有限公司經銷的原產瑞士的Tanilac(R)品牌乳粉,均有批次指標與標籤明示值不符,但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

    詳細的不合格奶粉名單,公眾可以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www.sfda.gov.cn)進行查詢。

    對檢出不合格樣品的生產企業和進口經銷商,該局均在第一時間通知相關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令企業停止生產和銷售,召回不合格產品,徹查問題原因,全面整改,並對相關企業進行了處罰。

    食藥監提醒:嬰幼兒配方乳粉中的各類營養成分含量指標是根據我國嬰幼兒發育對營養素的需要量而制定的,長期食用營養成分含量指標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可能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存在不良影響。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通報中稱,營養成分含量指標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原因,可能是企業原料或生產過程不符合要求。記者張瑩實習生羅慧

    延伸閱讀

    「長沙亞華」的生產許可屬「主動註銷」

    5月5日,亞華乳業相關負責人告訴瀟湘晨報記者,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奶粉之所以被檢出「營養素指標與標籤明示的含量不符」,是因為配合2015年7月生效的《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的規定要求,提前包裝改版,營養指標用具體的數值標識替代了原包裝範圍值,而當時奶粉是按照企業標準生產,產品是按照企標和國標判定合格出廠,實際上是包裝標識不規範的問題,其產品符合企標和國標要求。

    對於「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被註銷」一事,該負責人解釋說,合生元已經於2014年收購「長沙亞華」的全部資產,以順應乳業資源整合的大潮流。位於望城的嬰幼兒奶粉生產線,目前全部為「新東家」運作。因此,「長沙亞華」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不屬於「被吊銷」,而是「主動註銷」。

    記者張瑩實習生羅慧

相關焦點

  • 「南山奶粉」查處結果公布:亞華乳業停業整頓
    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7月23日訊 南山奶粉的調查結果出來了,在為期兩天的調查取證後,長沙負責食品監管的執法部門今天聯合宣布:奶牛餵養過程中食用了被黃麴黴毒素B1汙染的飼料,而黃麴黴毒素B1在體內被羥化而生成黃麴黴毒素M1,這種致癌物質主要存在於乳汁和尿液中。具體原料來源正在全面追查。
  • 南山奶粉曝「致癌門」亞華乳業已遭停業整頓
    同型號產品仍在廣州銷售     在廣州工商局最新公布的抽檢報告中,記者發現,此次共抽檢610個批次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合格率為99.02%,共有6個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抽檢不合格。     在這6個批次中,有5個批次來自本土知名品牌南山倍慧奶粉,而且這5個批次均被檢出強致癌性物質黃麴黴毒素M1超標。
  • 食藥監總局通告2016年12月5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7年1月1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通告稱,2016年1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237批次,抽樣檢驗項目合格的樣品232批次,不合格樣品5批次。本次檢測項目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59個指標。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 中華兒慈會公益項目「生事非」:99元公益奶粉,網上商城價格多賣不...
    從袁先生提供的聊天截圖可以看到,「王孟毓~關愛新生命」對該公益項目做了進一步說明:項目實施至2023年底,針對周口市7—36個月的嬰幼兒展開,資助方式為公益資助:原價298元/罐的奶粉,一般家庭、低收入家庭的家長承擔大約1/3的奶粉費用,即每桶99元,剩下的199元給予補貼;貧困家庭給予每月2桶奶粉的免費資助,直到孩子3周歲。
  • 湖南省工商局關於2012年三季度流通環節嬰幼兒配方乳粉每周抽樣...
    此次抽樣檢驗共抽取24家生產企業生產的46組嬰幼兒配方乳粉,分別對標籤、三聚氰胺、無機砷、鉛、亞硝酸鹽、蛋白質、脂肪、營養元素(鈣、鐵、鋅、鎂)、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沙門氏菌、阪崎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黃麴黴毒素M1等項目進行了檢測,檢測合格45組,合格率為97.8%。  1組不合格產品存在的問題是菌落總數超標。
  • 成都市工商局:10批次嬰幼兒服裝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6月1日,成都市工商局官網發布2018年一季度嬰幼兒服裝商品質量抽檢結果。成都市工商局2018年第1季度對成都市錦江區、青羊區、新都區、簡陽市、金堂縣、新津縣等區域的專賣店、小商鋪以及荷花池專業批發市場銷售的嬰幼兒服裝進行了質量抽檢。本次抽檢委託深圳市英柏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承檢。
  • 湖南亞華乳業關於對南山奶粉維生素K1不實報導的聲明
    6月19日,《當代商報》記者夏石福以所謂獨家消息報導「南山嬰兒奶粉被指維生素K超標900多倍」,是嚴重失實報導。現聲明如下:  1、南山金裝倍慧嬰兒配方奶粉維生素K1添加量完全符合國家規定,2013年5月,長沙市質檢局對所列舉的批次產品進行了抽樣,經湖南省質檢院檢驗,維生素K1的檢驗結果均為合格;  2、我公司生產的南山金裝倍慧嬰兒配方奶粉的配料表及營養成分表中維生素K1的標識,均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定;  3、消費者基於此的投訴,長沙市質檢局於今年5月對我公司進行了專項調查
  • 湖南亞華乳業控股有限公司
    湖南亞華乳業控股有限公司是中信資本旗下全資控股的乳製品企業,是一家集乳製品生產、加工、銷售、科研於一體的大型乳品企業,擁有城步、望城兩大乳品工業園,主要生產「南山」、「倍慧」、「東華士」、「採鮮」4大品牌的乳製品,共計40多個奶粉品種、60多個液態奶品種。
  • 米克叔叔1批次嬰幼兒米粉鐵和鋅不合格,已售6192罐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日前針對《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對12批次抽檢不合格食品開展核查處置的通知》涉及轄區的3宗案件、3家生產經營單位進行了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情況通告。其中,廣州米克叔叔貿易有限公司委託生產的1批次原味嬰幼兒茉莉香糙米米粉鐵和鋅項目不合格,涉事產品共計6312罐,已售6192罐。通報顯示,廣州米克叔叔貿易有限公司委託生產的涉事不合格米粉規格為225克(25克*9小包)/罐,生產日期為2020年5月12日,共計6312罐,已銷售6192罐,剩餘120罐已封存。廣州米克叔叔貿易有限公司已對已銷售不合格食品進行召回。
  • 國家食藥監總局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月30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通告2017年12月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情況。通告稱,2017年1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225批次,檢測項目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63個指標,被抽檢樣品所檢項目全部合格,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 1批次「維塔卡尼」嬰幼兒配方奶粉檢出阪崎腸桿菌
    中國網財經3月30日訊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2017年2月,食藥監總局組織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219批次,抽樣檢驗項目合格的樣品218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不合格產品為標稱恆信樂健(廈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由崑山市千燈鎮佳薇嬰兒用品店銷售的嬰兒配方奶粉(1段),阪崎腸桿菌3次檢出值分別為0、0和檢出,不符合標準規定的3次檢測結果均不能檢出的要求。
  • 一批次「寶力臣」牌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網財經9月17日訊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檢出食糖、茶葉及相關製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4大類食品5批次樣品不合格。其中,某電商平臺寶力臣旗艦店銷售的「泡泡果汁泥 蘋果香橙」產品,因鈉檢出值與標籤標示值不符不合格。
  • 1批次嬰幼兒服裝不合格
    本報訊 (記者王瑋麗)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前夕,市市場監管局對通城市場上的兒童玩具、童車、嬰幼兒服裝產品質量開展了市級監督抽查。昨天,該局公布了抽查結果。
  • 食藥監總局:13批次嬰幼兒輔助食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其官網發布了關於13批次嬰幼兒輔助食品不合格的通告,漢臣氏、谷之愛等出現在不合格名單。   據通告,2015年5—6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嬰幼兒輔助食品開展了國家專項監督抽檢,共抽檢40家生產企業的80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樣品13批次。
  • 成都:嬰幼兒服裝抽檢 一款「安寶兒」甲醛含量超標
    成都:嬰幼兒服裝抽檢 一款「安寶兒」甲醛含量超標 大 中 小】   8月11日,成都市工商局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嬰幼兒服裝商品質量抽檢結果
  • 國家食品藥監局:桶裝水和配製醬油不合格比例最高
    昨天,該局通報成立後首次全國大規模食品監督抽檢結果,共涉及小麥粉、食用植物油、嬰幼兒配方奶粉等11類食品。其中不合格比例最高的是瓶(桶)裝水和配製醬油。曝光的不合格瓶(桶)裝飲用水中涉及北京3家企業生產的5種飲用水,生產企業集中在石景山和房山。
  • YeeHoO英氏上監管局黑榜,棉品抽檢不合格
    根據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省市場監管局發布兒童及嬰幼兒睡袋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分析報告》顯示,在2019年4季度,該局對兒童及嬰幼兒睡袋產品質量進行的監督抽查中,共檢出9批次不合格產品,其中就包括 英氏嬰童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背心睡袋(貨號:1013036042174875),不合格原因為該批次產品標註的纖維名稱或含量與實際不符
  • 不是知名的就是好的 這些嬰幼兒品牌用時要注意
    今年5月5日,國家食品藥品質量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監總局」)通報了2014年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督抽檢情況,其中有44批次國內樣品和4批次進口樣品抽檢不合格,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樣品23批次。這無疑讓整個國產奶粉行業遭遇了一次強震。
  • 四川抽檢:兒童(嬰幼兒)服裝質量88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王婭莉)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在「紅盾春雷行動2016」中,組織對自貢、瀘州等市(州)的部分商場、超市,零售店銷售的兒童(嬰幼兒)服裝、羽絨服(羊絨衫)、兒童玩等商品質量進行了抽查檢驗,經檢驗兒童(嬰幼兒)服裝質量不合格88個批次,羽絨服(羊絨衫)質量不合格10個批次,兒童玩具質量不合格8個批次,電熱式取暖用品質量不合格104個批次,皮靴(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