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秦嶺羚牛因受保護數量激增反成獸害之首
羚牛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大熊貓是一個級別,是國寶,由于禁獵和有效的保護,陝西秦嶺山區,羚牛種群迅速恢復。
但一系列的問題隨之而來,由於山中無老虎,羚牛已成為陝西獸害之首。9年間,秦嶺山區共發生羚牛傷人事件155起,導致22人死亡,184人受傷。其中,2007年的羚牛下山導致3人死亡,陝西林業廳共賠償98.7萬元。
本報記者從今年元月1日開始,歷時一月對秦嶺生態進行了詳細的調查。
人牛大戰
警察開了10多槍都沒有效果,獵人出身的林業局司機,近距離靠近羚牛開槍,才將羚牛擊斃。
凌晨1點小城一片驚慌
從西安沿108國道南下,過周至往南,就正式進入了秦嶺腹地。經盤山公路,過秦嶺隧道,進入秦嶺南坡的佛坪自然保護區。這裡是著名的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佛坪縣居民老楊還記得幾個月前的一幕,2007年7月12日凌晨1時許,一頭羚牛闖入佛坪縣城嬌子大酒店附近。第一時間發現羚牛的輕機廠門衛立即報警,縣110、巡警大隊立即趕到現場驅牛,並通知野管站前來趕牛。一場人牛大戰在城裡打響。
羚牛見有人來,開始在城區裡狂奔,並把城區中心小學電動門當成攻擊目標。警察用強光手電照射羚牛,試圖趕走它,可羚牛卻順著光源向警察撲來,牛進人退,所到之處如入無人之境。警察後改用巡邏車和車燈進行驅趕,羚牛才慢慢地向城外走去,消失在叢林中。經過這番折騰,只有3萬人的小城一度引起驚慌。萬幸的是,此次羚牛下山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自家客廳裡父子倆鬥牛
秦嶺山下的戶縣餘下鎮的居民封某,則沒有如此幸運。
2007年6月11日凌晨5時許,一頭羚牛闖進餘下鎮。在一路傷了4個人之後,早上8時許,該羚牛直接闖進餘下村封家小院,將正在院子裡忙活的封家婆婆撞倒,然後直接闖進封家客廳,將剛走出臥室、懷孕的兒媳楊某肚皮挑破。
隨後,封先生和兒子與在客廳的羚牛展開了生死搏鬥,試圖救出受傷的楊女士,但羚牛力大無比,封氏父子先後受傷。好在羚牛無意中撞進了臥室,封先生立即將臥室門拉上,羚牛被關了「禁閉」,楊女士這才被搶了出來,但她即將出生的孩子死亡。
聞訊而來的警察在請示了陝西省林業廳後,決定將這頭失控的羚牛擊斃。羚牛的頭部在近距離中了一槍後,依然撞彎了窗戶鐵欄杆。最後警察連開兩槍,羚牛才倒下。
一整天1400人不敢出門
2000年5月20日,一羚牛闖入四郎鄉田嶺村六組劉建林家,劉建林的父親劉永昌被當場頂死,劉母被羚牛撞翻在地。劉家幾位年輕力壯的親戚與村民冒死闖入院內,才將奄奄一息的劉母搶救出屋。次日凌晨,劉母經搶救無效死亡。
田嶺村村長杜文慶告訴記者,在田嶺村,每年夏忙季節,都是羚牛發威的時候。2005年,又有一頭羚牛大鬧田嶺村,從早上6點一直折騰到下午5點,警察開了10多槍都沒有效果,最後是獵人出身的林業局司機,近距離靠近羚牛開槍,才將羚牛擊斃。現在杜文慶在說到這驚心動魄的人牛大戰時依然心情複雜,全村1400餘人在收割季節全部躲在家裡不敢出門。
如無嚴重傷害難談賠償
據劉建林介紹,他的父母被羚牛頂死後,當地政府給了3000元的喪葬費,以困難補助的名義給了6000元,還有1200多元的財產損失賠償。他們覺得政府和林業部門在善後處置方面有失誤,劉建林打官司要求賠償。他為此支付了律師費2700元,車費、接待費2000元,但因當時還沒有相應的補償辦法,官司還是敗訴。為兩個老人辦理喪事耗資8000元,用當地人的說法,這一番折騰,兩條人命白死了。
陝西林業廳保護處介紹,我國《野保法》第十四條規定:因保護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農作物或者其他損失的,由當地政府給予補償。補償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制定。該條款沒有實施細則。2004年,陝西制定了《補償辦法》,從2005年開始執行。2005年起,陝西省、市、縣三級財政對此進行賠償,如造成死亡,賠償標準是陝西上年全省農村平均年收入的20倍。但善後經費的來源,一直是林業部門和地方政府頭疼的問題。如果沒有造成嚴重的傷害,賠償一般無從說起。
羚牛9年導致206人傷亡
獨牛發怒會殺人,在秦嶺是一個老話題。根據陝西省林業廳提供的數據顯示,從1999年到現在,秦嶺羚牛傷人事件已發生155起,造成了22人死亡,184人受傷。其餘農作物和財產損失不詳。
「本地人對羚牛是愛恨交織。羚牛和大熊貓一樣,都是一級保護動物,屬於國寶。但持續增加的種群和連續的傷害事件,又讓當地人談牛色變。打不得,打了國寶要坐牢。」佛坪國家級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向本報記者如是說。
羚牛一般不傷人,傷人的一般是失群的獨牛。特別是在發情期,或被人為打擾時,容易攻擊人。
雪中尋牛
在一個轉彎處突然與一頭成年獨牛遭遇。幸運的是這頭牛沒有攻擊我們,而是調頭向山頭跑去。
記者與羚牛深山遭遇
1月31日,在50年難遇的雪災中,本報記者趕赴秦嶺深處的佛坪自然保護區涼風埡段,實地調查。龍草坪村支書幫記者尋找了三名有經驗的獵人,帶記者上山。據介紹,山上氣溫達到零下二三十度,羚牛是越冷越往山上走。
大雪封山,秦嶺深處難見人蹤。進入保護區核心區不久,新鮮的羚牛腳印就在路邊出現。中午1時許,在距涼風埡口3公裡處,我們在一個轉彎處突然與一頭成年獨牛遭遇。幸運的是這頭牛沒有攻擊我們,而是調頭向山頭跑去。看似笨重的身軀,在陡峭的山坡上如履平地,短短幾分鐘,就消失在叢林中。
繼續攀登2公裡,在一處叫偏巖的地方,另一頭羚牛在山坡上出現。順著足跡追去,在半米厚積雪掩蓋的山坡上,發現了一大片已被連根啃食的蛇草。嚮導說,蛇草是羚牛、野羊、野兔等最喜歡的食物。但在這一帶,山中無老虎,羚牛稱王。羚牛成了這片山坡的主人,直到啃食光食物,就繼續找下一個食物來源。
羚牛與大熊貓爭食
大雪天的秦嶺食物有限,嚮導介紹,羚牛的另一個主要食物就是樹皮。當食物短缺時,他們就將一棵棵碗口粗的樹推倒,啃食樹皮。我們在現場看到,一大片被推倒的樹幹上留下的是羚牛深深的牙印。嚮導說,一開春,這些沒有樹皮的樹就死了。另外,在現場我們還發現因食物短缺病凍而死的棕羊。
嚮導說,一到開春,成群結隊的羚牛就會下山來,順著草木發芽的順序,從山腳一路啃食到山頂。他所見到的大群羚牛有上百隻。所過之處,象掃蕩一樣,植被一片狼藉。
保護區的同志介紹,對植被的破壞並不是讓他們最頭疼的問題,羚牛最喜歡的就是剛長出的竹筍,竹子冒筍的季節,上百頭的牛群會迅速趕來,將原本是大熊貓的美食竹筍一掃而光,不斷膨脹的牛群和熊貓爭食現象,已經引起了他們的擔憂。
牛災之謎
秦嶺羚牛的問題,可以說就是老虎的問題。秦嶺原來是有老虎的,真正能捕殺羚牛的,只有老虎。
羚牛數量 誰都說不清
秦嶺現有多少頭羚牛?一種說法是整個秦嶺有5000頭羚牛,而國家林業局野保司則稱一個片區就多達5000多頭。陝西省林業廳坦言,確實沒有對羚牛的種群進行詳細統計,事實上也無法統計。佛坪的羚牛承載上限是多少?陝西林業廳說,至今也無人做系統的研究。但比較統一的說法是,密集的種群對植被造成了破壞,破壞程度,未知。
陝西林業廳野保處處長王萬雲說,禁獵和退耕還林後的生態恢復導致秦嶺羚牛數量激增。但由於秦嶺原來的生態平衡已被人為打破,羚牛成災早在幾年前就是一個大問題,已並成為陝西獸害之首。
他介紹,在秦嶺裡,力大無比,彈跳力很好的羚牛很少有天敵,秦嶺裡比較常見的食肉動物豹子一般不是羚牛的對手。沒有在頂端食物鏈的大型食肉動物,羚牛數量激增就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他介紹,以前有人曾經提出引進老虎等天敵的問題,但無可操作性。前兩年,國家林業局試圖進行有償狩獵解決羚牛激增的問題,但羚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人工淘汰首先遭遇法律難題。
有人正在建議降低這個一級國寶的保護級別,能否通過還不得而知。
山中無老虎 羚牛成災
具體到羚牛的種群與生態平衡,中科院專家宋延齡教授正在對此做詳細的研究。宋延齡肯定地說,秦嶺羚牛的問題,可以說就是老虎的問題。秦嶺原來是有老虎的,真正能捕殺羚牛的只有老虎。其餘的,如豹子,黑熊,因個體小,能捕殺的只有羚牛的幼崽,一旦羚牛成年,就能稱霸秦嶺。
宋教授稱,秦嶺裡可調節食物鏈穩定的老虎種群沒有了,斷裂的生物鏈條是不可能自我修復的,唯一能替代老虎的是人。但根據她的研究,因各方的影響,可操作性不容樂觀。沒有完備的檢測數據,總羚牛數量,每年繁殖數量,成活的數量,該淘汰的數量,都需要完備的檢測數據作為基礎。
而當前的現狀是沒人監測。誰該為類似的基礎工作投入?科研單位還是行政主管部門?學者還是職能機關的工作人員?這就出現了一個有趣的怪圈,羚牛成災,解決問題的第一個障礙卻是減災的行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