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裡面蘊含了兩方面的信息,一是人們經歷千辛萬苦,在幾百億分之一的概率下,才降臨到這個世界,要活出自己的人生態度,做到生如夏花般絢爛,二是死也要有尊嚴地死去,不能為了那點點的利好而放棄自己的信念,最後落得不好的名聲,成為永久批評的對象。在我國五千年的發展歷史長河中,有著10位百歲名人,他們絕對稱得上是最傑出的人物,第一個活過了130歲,最後一個向社會捐資百億元,下面就來講講他們。
第一個是孫思邈,據史料記載,孫思邈生於541年,去世的年份是682年,粗略統計,孫思邈足足活了141歲,當然算活過了130歲。孫思邈是道士,更是醫藥學家,年少表現出良好的天資,看一遍就能過目不忘,後來研習道家學說和醫術,對兒科、婦科等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另外孫思邈不追求功名,甘於在民間奉獻一生。
第二是伊尹,公元前1649至公元前1549年,剛好100歲,他是商朝初年的賢臣,輔佐了四代君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出身貧寒的伊尹,有著治國的才能,所以掌握了商朝的重要權力,最著名的就是放逐太甲了。
第三是老子,道家學說的創始人,活了100歲,清靜無為的境界影響了很多人的行為,讓人們順應潮流,學會在困難中做到坦然以對。
第四是陳摶,生於唐朝時期,經歷過五代時期,直到宋朝年間才去世,歷時118年。他最大的貢獻就是將《周易》和《老子》的思想融合貫通,並展示在世人面前。
第五是張定邊,從1318年至1418年,剛好100歲,作為元末的第一猛將,他與陳友諒相從甚密,故而在與朱元璋的爭鬥中,處處幫助陳友諒。後來陳友諒失敗了,張定邊不願為官,就遁入空門,從此不問世事,但他依然關心老百姓疾苦,常常率僧眾幫助貧困百姓。
第六是張學良,曾經為中國歷史揮寫汗水,立下汗馬功勞,卻度過波折的人生,從1901年出生,到2001年,他度過了100個日日夜夜。
第七是巴金,101歲時病逝,在此之前,用一支筆喚醒了中國人的覺悟,被譽為現代文學的六個巨人之一。
第八是蘇步青,也是活了101歲,著名數學家,是我國微分幾何學的開山鼻祖,培養了大量的優秀數學人才。
第九是周有光,活了111歲,有「漢語拼音」之父的美譽,經他的手,制定了漢語拼音的方案。
第十是邵逸夫,107歲去世,香港無線電視臺的老闆,這麼多年來,他總共向社會捐資百億港幣,在慈善事業方面作出了非凡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