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野生動物園佳音不斷:大熊貓「思雪」又添了個「大胖兒子」;剛過雙滿月的河馬寶寶國慶正式和遊客見面;「靈猴天地」裡的「猴二代」們也早已迫不及待邀你國慶節和它們會面。
大熊貓「思雪」在上海喜迎「二胎」
2019年9月13日09:08,大熊貓「思雪」在野生動物園又順利誕下了一隻雄性大熊貓幼崽。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幼崽2日齡稱得體重為198克,也算是個「大胖小子」。目前,這頭幼崽已有16日齡,各項生長指標良好。
大熊貓「思雪」是一頭性格溫順且經驗豐富的母貓,對小崽的照顧無微不至,而大熊貓保育員們也24小時不停歇輪流值守,呵護著「思雪」媽媽,做好一系列的「後勤」保障工作,保證母仔的安全、健康成長。
這是今年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上海基地出生的第一隻大熊貓寶寶。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園方將這一喜訊和眾人分享,在祝福母子的同時,也祝福偉大祖國繁榮昌盛,更希望大熊貓「隊伍」在上海不斷壯大,為保護與宣傳大熊貓、展示中國瀕危物種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傳播大熊貓文化與野生動物保護理念搭建橋梁。
2017年10月4日,「思雪」在野生動物園誕下了如今紅遍大熊貓界的「叉腰熊」「雪寶」,「雪寶」出生時正值中秋節,這次9月13日也是中秋節,這兩「兄弟」真是「緣,妙不可言」。
近年來,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科研人員的大力指導支持下,野生動物園在大熊貓低海拔地區繁育研究領域成果喜人,連續四年有大熊貓幼崽在此誕生。
醜萌界第一要屬「河馬寶寶」
7月8日,河馬「莎莎」順利誕下了一頭雄性河馬寶寶。這次「莎莎」顯示出了特別好的母性,從河馬寶寶誕生那刻起,24小時和寶寶形影不離。就連寶寶最初的體重,也是動物保育員通過肉眼觀察預估所得,約在25千克。現在寶寶已過了雙滿月,在「莎莎」媽媽和保育員們的精心照顧下,河馬寶寶的體重已增至75千克,各項成長指標良好,長得特別圓潤。經過動物保育員們的綜合評估後,決定讓讓母子到戶外運動場來活動,多多曬曬太陽,充分補鈣。因此,「十一」黃金周起,遊客們就可以來河馬館看到這對母子或在水中或在岸上一起嬉戲的溫馨場面。
動物保育員也溫馨提示市民遊客,河馬寶寶剛過完雙滿月,所以來看望它們母子時請務必保持安靜,拍照時請不要使用閃光燈。另外,河馬寶寶處於幼兒期,到了下午就要同媽媽回房睡覺休息。所以遊客們只能在上午才可以看到母子一起互動的場景。
河馬「莎莎」是園區內科普行為展示的明星之一,經常和動物保育員一起完成刷牙、吃草等科普行為展示。如今「莎莎」多了個「小尾巴」,每當「莎莎」和保育員一起在「宣傳」河馬的行為科普知識時,一旁的河馬寶寶就會側著肉嘟嘟的小腦袋看著「媽媽」,有時還會在一旁偷偷「學習」,學著媽媽的樣子裝模作樣地吃點兒嫩草,一副「醜萌」的模樣。
為了讓河馬「莎莎」更好地哺育河馬寶寶,動物保育員們對「莎莎」飲食也做了合理調整,除了每天給予200斤鮮草以外,還特別加入了30斤的果蔬,並在果蔬中添加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
十一黃金周期間,去野生動物園除了看河馬寶寶以外,去「靈猴天地」看看六月齡的黑掌蜘蛛猴寶寶、棉冠狨寶寶以及五月齡的阿拉伯狒狒寶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當然去趟小動物樂園絕對是必打卡處,這裡聚集了眾多的「萌寵」:小獅子、小老虎、小白虎、耳廓狐、細尾獴、小食蟻獸、吸蜜鸚鵡、美洲紅䴉……
國慶期間,野生動物園又推出了多項動物科普行為展示,如:雙角犀鳥、金剛鸚鵡科普大講堂,以犀鳥、鸚鵡高空飛翔來展示鳥類的自然行為。黑猩猩行為展示,以黑猩猩和保育員之間的互動配合,展示黑猩猩聰明可愛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