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設計界近年湧現出許多優秀的年青設計力量,他們有著新思維、新創想,並在探索新的模式。網際網路時代給他們創造了另一番機遇,快速的學習能力,全球化的視野,更多表現的機會。他們自信、大膽、多元、活躍,有著蓬勃的創造力,鮮明的價值觀,旺盛的探索欲望,頻頻參與到國際舞臺的競技並取得佳績。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設計未來的面貌。
派意館P A L’sClub 在過去幾年裡邀請了盧志榮、邱德光、吳濱、梁建國、張清平等數十位國內外著名設計師來分享交流,推動設計文化的傳播。而在2018 年派意策劃了「中國實力匯派意」系列,邀請廣州、深圳 、北京 、上海 、香港、臺灣等地區,活躍在一線的中堅設計師到派意館分享他們的發展經歷、設計理念和精彩作品。
PAL設計集團設計董事何宗憲主持講座
2018開年第一期以「粵時尚·粵力量」為主題,邀請了湯物臣肯文創意集團執行董事、設計總監謝英凱,共生形態(C&CDESIGN)創始人、設計總監彭徵,壹摯設計創始人、董事總經理陳嘉君,LeapingCreative 立品設計創始人、ZING Design 正奕設計創始人鄭錚,這四位廣州青年設計師來分享。
陳嘉君帶領的壹摯創立已有15年,從幾人的團隊發展到數十人,設計領域涵括室內設計、軟裝設計、產品研發,設計項目超過400個,面積超過32萬平方米。
對世界保持好奇
努力發現美並創造美
包容但不等於盲目
專著但不停止探索
設計只是方法
創新才是我們的價值
這是陳嘉君對15年設計生涯的總結,壹摯設計15年來專注於房地產項目,服務於保利、萬科等大型地產商,備受開發商肯定。而在未來壹摯設計會嘗試更多元領域的設計,「要在某個時間忘掉自己,重新出發」,橫琴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壹摯設計集團總部,已經展露出陳嘉君新的設計思考——做善意的設計,讓設計變得有價值。
彭徵以一個特別的角度去分享他對創作的思考——《未建成》。沒被客戶通過的方案、沒有被完全採納的方案、沒有完全落地呈現的方案、還在進行中的方案......雖有缺憾,亦有期待——
未建成是對現狀的質疑和對未來的思考
未建成是對已建成的觀照與結構,批判與批評
未建成有正在建之意
彭徵以五個案例去詮釋「未建成」:只搭建完成60%的2016年廣州設計周共生形態展位,因其他設計師的室內設計方案與景觀、建築規劃不匹配而只能呈現50%效果的惠州禾肚裡酒店,仍在繼續實施中的惠州十字水生態度假村完成了40%,還處於方案階段只完成了10%的時代地產中心改造項目,被客戶否決完成度只有0%的X項目......「未建成」的理念引起在場設計師們的強烈共鳴,「未完成」的狀態是設計的樂趣之一。
立品設計創立8年,一直聚焦在品牌體驗領域,服務範圍涵括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品牌策劃、藝術裝置、產品設計等,整合完整的體系為品牌服務。鄭錚及其團隊以「體驗設計」為研究方向,擅長運用跨界的設計思維與跨領域的設計手段,為品牌打造獨特的整體形象。為多個品牌進行了形象的升級,其合作客戶還包括Hermes 、 Cow Parade 、 EXCEPTION例外服飾、麗柏廣場、 Hi百貨、唐寧書店、廣州塔、順豐速運 ……鄭錚通過如OCE生活體驗館、曼古銀、費羅娜水泥磚、東鵬瓷磚等項目的策劃設計,分享立品設計在品牌體驗領域的思考,設計如何提升商業的價值。
謝英凱在2002年創立湯物臣肯文設計事務所,並提出「公共性開放性 趣味性」這一設計理念,強調用設計改善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商業空間還是文化空間、住宅設計,謝英凱都倡導從社會學角度出發,找到釋放生活善意的設計手法。湯物臣肯文致力成為創新空間提案者、未來生活共建者、社會共建者,創建善意空間。從2015-2017年謝,謝英凱帶領湯物臣肯文設計團隊連續三年參與了《夢想改造家》項目,這個項目正是「善意空間」的綜合呈現。
陳嘉君、彭徵、鄭錚、謝英凱四位各具代表性的設計師展現了不一樣的廣州設計,而在2月3日,派意館「粵時尚·粵力量」第二期,卓藝設計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創始人、設計總監韋傑,道勝設計創辦人、設計總監何永明,微墅─曼樸時光主要創始人史鴻偉,廣州集美組設計總監周海新這四位廣州設計師將進行精彩分享,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