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貓對人們喜歡聽的音樂不感冒,但是如果能夠有專門針對貓而創作的音樂,貓可能也會覺得好聽。
2015年,發表在「應用動物行為科學」中的一篇論文Cats prefer species-appropriate music指出,由於貓的感知系統和人類不同,能夠聽到的聲音頻率和人類不同,因此,如果要讓貓覺得一段樂曲好聽,需要重新開始設計適合的節拍和音調。
對於人來說,讓我們覺得舒適的音樂,其節奏跟我們的心跳頻率是相近的,包括人類發音時的頻率。
對於貓來說也是一樣的。因此,貓喜歡的聲音,會類似於貓所發出的嗚嗚叫或者吮吸的聲音,其頻率跟貓聲帶產生的頻率相近,相比於人類的聲帶,貓的發聲頻率要高2個八度。
那麼有人又要問了:給貓聽音樂,有什麼好處了?
就像對人來說,音樂具有治癒的功效。音樂不但能夠減少生病的患者接受檢查時所面臨的壓力,還能夠幫助中風患者恢復運動和認知能力。
在寵物診所中,播放音樂,也能夠讓貓及其他動物得到撫慰和治癒。相比於播放重金屬音樂的寵物診所,在播放古典音樂的寵物診所就診的貓,會顯得更加放鬆。
今年在貓科動物醫學期刊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Effects of music on behavior and physiological stress response of domestic cats in a veterinary clinic「,通過實驗證明了這一結論。
為了評估音樂對貓的影響,在獸醫診所裡,20隻參與研究的寵物貓隨機被分成三組,分別聽了為貓科動物定製的音樂和古典音樂,還有一組是對照組,沒有任何音樂 ,時長是20分鐘。每次實驗相隔2周。
之後,研究者根據貓咪的行為和身體姿勢,以及貓咪的反應,給每隻貓咪進行壓力測試。同時,還給每隻實驗貓測量了他們的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比例,這一比例一般是用來衡量寵物壓力的。寵物的生理應激反應能對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會有顯著影響。
研究人員發現,與古典音樂和非音樂相比,播放為貓科動物定製的音樂時,貓咪在接受檢測期間更加放鬆,沒有那麼大壓力。從結果的分析上也可以看到,這些貓咪的壓力分數較低,雖然這種影響並沒有反映在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例上。這一原因的出現,也許是由於20分鐘的音樂時間還太短了,不足以產生明顯的生理性改變。
這些專門為貓咪準備的音樂,不僅有利於貓咪的健康,而且還有一定的治癒和療養的功效,可以讓貓咪的主人放心,因為他們的貓咪會有一個比較好的環境。獸醫團隊的工作也會更加輕鬆,同時也能更準確地評估他們的貓咪病人,為它們提供更好的治療。
再說一句,文章開頭已經放上了這首專門為貓咪設計的歌曲。這是來自國家交響樂團的獨奏樂手(David Teie)與動物科學家合作創作的《給貓咪的音樂》(Music for Cats),如果你收養的貓受過忽略或虐待,這樣的音樂能讓它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