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是人的第二心臟 人有腳,就好像樹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
兩位老人攜手散步
大家都知道有足弓的話,可以使腳富有彈性,能好地推動人體活動。如果我們足弓消失之後,正常人走路就會覺得非常累。因為足弓消失之後,就起到了緩衝作用,很容易造成足部的肌肉勞累。
「扁平足」人群走路示意圖
扁平足分先天和後天的,像出生到三歲的年齡段發現有扁平足就屬於先天的,而有些寶媽生完孩子後,足弓消失,出現了扁平足,這就屬於後天的。
關愛足部健康的宣傳圖
本文接下來的主要內容一共由5點小知識組成。
1.何為扁平足
2.扁平足的危害
3.足部的結構
4.扁平足的評估技巧
5.扁平足的康復性訓練方法
何為扁平足
右下方沒有足弓的腳就是扁平足
扁平足又稱平足症,指足弓低平或消失,患足外翻,站立、行走的時候足弓塌陷,引起足部疼痛的一種畸形。
最右邊的示意圖中全腳掌的受力面積最大的就是「扁平足」
由上面的兩張圖,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扁平足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足弓是平的;第二個就是腳掌的受力面積非常大。
扁平足的危害
一、可能引發足底筋膜炎
扁平足會導致足底變平,足弓本身是有減震和緩衝的功能。出現扁平足之後,足弓便會塌陷,導致減震、緩衝的作用也跟著消失了。此時,人會出現走路容易疲勞的感覺,甚至走路時足底出現疼痛,醫學上叫足底筋膜炎。
二、可能導致拇外翻畸形
扁平足的足弓塌陷之後,會出現前足的外展的情況。因為在足部踩地時內側受力大,會把腳拇指往外擠,所以會導致腳拇指外翻。
三、可能導致後足外翻
扁平足的足弓塌陷之後,還會出現後足外翻的情況。因為在身體重力的作用下,沒有足弓的支撐,後足就會發生外翻。
足部的結構
一、足部的骨骼
腳骨骼結構圖
骨骼的結構負擔腳更強壯與支撐身體重量,腳共有26塊骨組成且分成三大部分;跟部、腰部和前掌部。跟部為7塊骨組成其負責直接承受體重,且大部分身體重量(50%)都落在跟部。腰部為5根長骨組成其負責連接前掌和後跟及傳遞身體部分重量至前掌。腳前掌由14塊小骨組成其具有承受體重和平衡身體及抓著地面不致身體倒斜。為了起到支撐整個體重的作用,腳的底部產生了若干拱形,特別是內弓較為發達,既大又牢固,通過脛骨,由上方筆直加上的體重,為相當於傳遞關節的距骨一度支承後,又被以跟骨底部內側的前端和第一足骨接地點為兩個基點的強韌的內弓完全承受下來。
簡言之,足部骨骼是由26塊骨頭組成,分為跗骨、蹠骨、趾骨三部分。
二、足部的肌肉
足部肌肉解剖圖
足部肌肉分為足背肌和足底肌兩部分。足背肌有伸趾的功能;足底肌有屈趾的功能。整個足肌起支持體重和行走的功能。
三、足弓
足弓示意圖
足弓分為縱弓(內側縱弓、外側縱弓)和橫弓,是足底形成的弓形結構,是人類重要的結構之一。足弓能增加人身體的穩定性,減輕對腦的震蕩,減少對足底神經血管的壓迫,是人類能夠直立行走的一大保障。當足弓缺失或塌陷時,變成了扁平足。
四、足部的筋膜
足底筋膜位置圖
足部筋膜以足底筋膜由為重要,是構成足弓部分。足底筋膜位於腳底蹠面的細長纖維束,從腳後跟一直延伸到腳趾,跨度很大,是由緻密的膠原纖維組成,基本都是豎著排列,垂直方向附著在趾長屈肌和趾短屈肌之上,兩側方向延伸至第一趾骨和第五趾骨之上,其中,中央部分最為厚實、堅韌,起於跟骨結節的內側。
五、腳踝的韌帶
足部韌帶位置圖
踝關節的韌帶有2條:踝關節內側韌帶和踝關節外側韌帶。
踝關節內側韌帶又稱三角韌帶、內踝韌帶,可分為四部分,分別是:內側韌帶脛跟部、內側韌帶脛距前部、內側韌帶脛距後部和內側韌帶脛舟部。
踝關節外側韌帶又分為三束,分別是:距腓前韌帶、距腓後韌帶和跟腓韌帶,三束合稱外側韌帶。
小結一下:
足部的結構之間的關聯:骨骼是構成足弓的第一道防線,韌帶和筋膜是第二道防線,肌肉是第三道防線。
扁平足的評估技巧
扁平足的評估採用足印分析法,它是一種簡單、快速、經濟的測量方法。
足印分析法操作圖
找一張空白的A4紙,用沾有水的腳掌踩足印,然後進行對照即可。
足印對照圖
由圖可見,綠色足印代表的是正常人,黃色足印代表的是扁平足,紅色足印代表的是高弓足。
扁平足的康復性訓練方法
當剛出現扁平足的時候,建議進行如下康復性訓練來進行糾正。
一、進行功能性訓練
動作一:腳趾抓毛巾
動作要求
坐在凳子上,把毛巾鋪在地板上。腳跟著地,靠腳趾彎曲把毛巾收起即可,此動作重複三次。
動作二:單腿站姿提踵
動作要求
前腳掌站在踏板或者臺階邊緣,進行提踵動作,在最高點時,腳掌儘量向外翻。此動作每隻腳練習15次,交替為一組,重複三組。
動作三:抬足弓
動作要求
身體站直,兩腳分開與肩同寬,一腳踩著彈力帶,另一隻腳的腳踝套上彈力帶,通過拇指彎曲拱起腳掌內側。此動作每隻腳練習15次,交替為一組,重複三組。
動作四:踮腳走
動作要求
身體直立,掂起腳跟,用前腳掌走路,以不感到疲勞為度進行練習。
二、進行足底筋膜放鬆
動作五:用筋膜球或高爾夫球放鬆足底筋膜
動作要求
單腿站立,一隻腳適度使力踩著筋膜球前後進行滾動,一邊滾動30秒,然後換另一邊,總共進行兩組。
個人建議
一、扁平足特別嚴重時,建議就醫
當你扁平足的情況比較嚴重時,建議找足踝外科的醫生做專業的評估和診斷。如果需要治療,醫生會給專業的建議,以免耽誤病情。
二、穿矯正鞋墊
矯正鞋墊是根據個人腳部情況定製以用來提供額外的足弓支撐的鞋墊。它可以減緩走路時對於足底的衝擊。
三、穿合適的鞋子
扁平足人群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的鞋子,尤其是運動鞋,需要穿有額外支撐足弓和提供穩定性的鞋。
四、晚上睡前泡腳
一方面可以放鬆一下腳部,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睡眠質量。
結語
大家應該都深刻地了解「扁平足」了吧,趕緊按照上述的方法自檢和訓練吧。扁平足如果糾正好了,走起路有足弓支撐,就不會太累哦!注意訓練要適度哦,避免對踝關節造成傷害。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了,如果對其他健身小姿勢感興趣的話,記得關注我哦~
希望大家幫忙轉發、收藏、點讚,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熱烈討論與交流,我們下期再見!
【免責聲明】作者發表的所有文章僅作為科普知識分享,不能取代專業的醫療建議,如有病患不適,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