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怎麼界定金魚的新品種,經典品種金魚怎麼「塑造」
金魚的新品種是一個有爭議的概念,如一個偌大的魚場只有極少量還說得過去的「熊貓牡丹」,其他有的已退白,能說熊貓牡丹是一個品種嗎?這裡首先要講的是熊貓牡丹只是藍白花蝶尾龍睛中的一個顏色圖案亞種,眼黑、背黑、鰭黑、側身白、腹下亦白,所以如果說它是一個亞品種也許更確切。其實圖案種、造型種都不易得,如喜鵲花龍睛和王字虎頭(喜鵲花是金魚圖案似喜鵲身上的藍黑和白,王字虎頭是虎頭的頭部極似有個「王」字)。
圖案品種的產生總要有一個過程,現在全身白、頭部如鶴冠紅色隆起的鶴頂紅金魚充斥市場,然而當初不也是從一兩隻開始的嗎?雖說文種的鶴頂紅出現於1893年,但直到30年前,鶴頂紅的子代如果能挑選出20%的正品,已算是最優秀的鶴頂紅種魚了,到如今鶴頂紅金魚最高的正品率,嚴格一點說也只不過略超過50%或60%,有大量被淘汰的「鶴頂白」和「純白鶴」。
圖案種金魚培養之艱難可見一斑。從現今金魚的正品率看,圖案種是最低的,光背種、龍背種也不高。所以我們可以說只要遵循金魚繁殖和篩選的普通有效途徑,還是能夠再育出同樣品種特徵金魚,包括形和圖案色,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甚至十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也都應該認為是新品種或新圖案亞種。這樣看來新品種的界定就只取決於是否今後還能夠育出該「表現形」的金魚。
新品種應該是具有空前特徵的型,不管是眼、是頭、是尾、是鱗乃至是顏色圖案應該都算,並且還應該是「後繼有魚」(隔幾代才出現的當然不用去理會了)。如頭上出現左右兩邊如桃子一般肉冠的長尾珍珠鱗金魚,就可以把它從皇冠珍珠中分離出來,叫「並蒂桃皇冠珍珠」。從五彩牡丹中挑選有許多正常黑鱗,且黑鱗邊緣具閃光鱗般的邊,又蓋著藍、綠等透明色,而這就是前數年的新品種熒鱗魚,如今又出現了全熒鱗品種。
近年各地的新品種層出不窮,其中絕大多數屬於圖案種和某些品種特徵的特殊種,如高頭、獅頭品種魚頭部的肉冠如榴開裂,叫榴冠;而冠胞若細裂而粒粒突起,煞似菊花開放,因之稱菊花頭。因此菊花頭金魚青出於藍比一般「發頭類」金魚要相對高級,更何況目前菊花頭的正品率仍十分低,數量稀少,當然即使數量特少也算新品種,因為「後繼有魚」。
經典品種金魚怎麼「塑造」?
金魚新品種的出現要通過長期選擇的過程,既要從舊的品種中,儘可能地挑選出有新特徵、有希望的那些苗魚,培育同種魚後準備再挑選其下一代,如此逐漸積累新品種的特徵。用傳統方法培養新品種金魚,尤其應該在環境大變時選擇變異。同時應該善於抓住「機遇」,把變異的金魚全部挑選出來,進行精心培養,讓它們分別產生多量後代,從後代中繼續進一步選擇。
有的人也許覺得,該被人發現選擇的變異品種特徵早就被人選留下來培養成品種了,意即現在養的金魚無新變異特徵可供選擇。這只是感覺而已,事實卻並非如此。變異是物種的遺傳屬性,可以在多量的後代個體中找到有這樣那樣變異性狀的個體,只是有的並不符合觀賞要求,有的是你未遇到概率很低的性狀變異個體(或日機遇未到),但有的只是你比較粗心不善於發現。
如果你每年都與金魚的仔魚打交道,不妨把具有如下變異特徵的種苗選下作進一步培養。龍睛魚的眼睛「造型」和顏色有別於一般的。黑蝶尾或黑龍睛體局部有其他淺色圖案出現的、變異的。除已知喜鵲、熊貓等擬色外,另有其他擬色擬態的。透明鱗、半透明鱗金魚(即五花或五彩魚)中的偏綠色與粉綠色等非常見顏色的。普通黃、藍、黑金魚中有少量綠色或綠調普通鱗的。
絨球金魚的絨球除球形和紅色外還有其他可接受的形狀和顏色的。頭冠型金魚肉冠如球、瓜果、鮮花形的。頭冠型金魚肉冠有貝類、某種花、某些文字平面或立體造型的。組成頭冠的泡特別大、特別高出等(如菊花頭)形狀變異的。組成頭冠的泡顏色不尋常,有顏色深淺或不同顏色變化的。紅頭顏色金魚軀幹處有錦鯉般的閃光鱗,特定部位有明顯深淺色或其他色及尾具色邊的。翻鰓魚的鰓蓋有別於其他本種魚,如捲起、缺刻等的。水泡金魚的水泡與眾不同的,如顏色特別、泡呈橢球、兩泡均有一層隔膜或多層隔膜的。
望天眼或龍睛等金魚眼圈有特別色、特別大等的。獅頭、虎頭、高頭、鵝頭等金魚的頭冠有平面或立體造型或有字(歷史上就曾有過「王」字形虎頭魚)的。短身、高身、寬頭而又長尾的丹鳳或彩蛋魚,尾鰭十分舒展而對稱的。珍珠鱗魚的鱗片特大、特小、特白、特凸、有特別顏色(非白)的。透明魚或半透明魚的透明眼區眼球有非深藍的顏色的(即全白化魚)。
作者點評:小編認為文種類魚有別於一般造型的,如吻至背為凸形而非凹形,背為平行而非駝形等的。有其他從未有過的特徵,如有正飽和的綠、黃、普藍、紫、湖藍、桃紅等顏色,或有雙背鰭、上翹尾等的,均屬有希望可選留之性狀。
本文由百家號:跟小磊一起看三農原創;盜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