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天然吸聲的翅膀,讓飛蛾輕鬆躲過被吃的絕望

2020-11-25 科學大觀園雜誌

左圖是姬透目天蠶蛾(上)和統帥青鳳蝶(下)的合成圖像,右圖是超聲波回聲的聲學圖像。可見蛾的翅膀比蝴蝶翅膀的回聲弱。

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長達6500萬年的進化「軍備競賽」中,飛蛾的翅膀進化成了天然的超材料。它能夠在保持輕盈的同時吸收超聲波,從而躲避利用超聲波回聲定位的捕食者——蝙蝠。

這一發現將幫助材料科學家、聲學家和聲納工程師設計具有超深亞波長性能的仿生吸聲器。相關論文於當地時間11月23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誌中發表。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已經確定,這是第一種已知的天然超材料。傳統的超材料通常是指物理性能超過現有自然材料的人工複合材料。自然產生的超材料極其罕見,過去在聲學世界中從未被描述過。

今年早時,行為聲學和感覺生態專家Marc Holderied博士等曾報告,飛蛾進化出了1.5毫米厚的鱗片保護層作為多孔吸聲器,能夠吸收傳入聲音能量的85%來躲避蝙蝠捕食。然而,這種保護層會增加翅膀厚度,影響飛蛾的飛行能力。

櫟枯葉蛾翅膀橫斷面的偽彩3D圖像,基鱗片為橙色,覆蓋鱗片為藍色和黃色。

在新研究中,研究小組發現,飛蛾翅膀上的鱗片保護層已經進化成了超薄「共振吸收器」,它的厚度比吸收聲波長度小100倍,這樣,飛蛾就可以在保持輕盈的同時,有效地躲避蝙蝠的回聲定位。

「最令人驚訝的是, 飛蛾翅膀的『共振器』可以吸收所有蝙蝠頻率,它們將調諧到不同頻率的多個諧振器組裝,形成一組吸收器,作為聲學超材料共同實現寬帶吸收。這種寬帶吸收對於超薄翅膀而言是很難實現的,因此特別引人注目,」首席研究員Holderied博士說,「根據這項研究,將來我們也許可以製造出更輕薄、用途更廣的吸音『牆紙』,並將其應用於家中及辦公室中。」

原創編譯:花花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期刊編號:0027-8424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11-moths-evolutionary-arms-sophisticated-wing.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飛蛾的翅膀——天然的吸音超材料
    可見蛾的翅膀比蝴蝶翅膀的回聲弱。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長達6500萬年的進化「軍備競賽」中,飛蛾的翅膀進化成了天然的超材料。它能夠在保持輕盈的同時吸收超聲波,從而躲避利用超聲波回聲定位的捕食者——蝙蝠。
  • 飛蛾翅膀竟是天然隱形聲學超材料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飛蛾翅膀的精確構造,正是這種構造使該物種能夠逃脫6500萬年前的「進化軍備競賽」中最麻煩的捕食者。更加引人注目的發現是,研究人員確定了首個已知的天然發生的聲學超材料。傳統上,超材料被描述為一種人造複合材料,該材料經過工程設計以顯示出超過自然界中可用的物理性能。天然存在的超材料非常稀少,在聲學領域從未有過描述。
  • 科學家發現飛蛾翅膀可作為天然隱形聲學超材料
    打開APP 科學家發現飛蛾翅膀可作為天然隱形聲學超材料 科技日報 發表於 2020-11-30 11:32:35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飛蛾翅膀的精確構造,正是這種構造使該物種能夠逃脫6500萬年前的「進化軍備競賽」中最麻煩的捕食者。
  • 能成功躲避蝙蝠回聲探測,科學家首次發現:飛蛾翅膀竟是天然隱形...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飛蛾翅膀的精確構造,正是這種構造使該物種能夠逃脫6500萬年前的「進化軍備競賽」中最麻煩的捕食者。更加引人注目的發現是,研究人員確定了首個已知的天然發生的聲學超材料。傳統上,超材料被描述為一種人造複合材料,該材料經過工程設計以顯示出超過自然界中可用的物理性能。天然存在的超材料非常稀少,在聲學領域從未有過描述。
  • 蝴蝶飛蛾翅膀形色確有基因「負責」
    科技日報北京6月3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了兩項獨立的遺傳學研究,共同驗證了一個負責蝴蝶和飛蛾翅膀上顏色和色彩圖案的基因該研究還發現,這個基因也決定了一些蝴蝶物種的天然色彩圖案變化。樺尺蠖在遺傳學和進化生物學中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因為它是眾所周知的「工業黑化」案例——正是工業城市的興起讓樺尺蠖的顏色變暗了。在19世紀中葉之前人們見到的這種蛾,全部只是淺灰色的翅膀上散布著一些黑色斑點,但在之後完成工業化的城市及附近,黑蛾所佔的比例激增到近100%,在非工業化地區灰斑蛾仍然佔絕對優勢。
  • 飛蛾的一生
    一隻飛蛾掉進馬桶,拼命掙扎,找一鋁合金杆撈出,放出窗外,看著它笨拙地拍打著已浸溼的翅膀,墜入空中。以後的生死就是它的造化了。雖然只是一隻蛾,但也應該死得其所,死在馬桶裡,它升天之後也不好意思和它的小夥們吹牛吧。集安的蛾有若干種死法,自然死就是產完卵後死去,或被漸冷的空氣凍死,或被火燒死,也算死得其所吧。
  • 以前農村裡經常見到的「蜂鳥」大都是飛蛾,真正的蜂鳥非常有特點
    正當我快掃完準備回教室的時候,我發現綠化帶的植物旁邊有個東西在飛,還發出了嗡嗡聲,我本以為是黃蜂,但是那隻黃黃綠綠的小動物明顯比黃蜂胖多了,翅膀扇得很快,還在空中擺出了懸停的動作。後來我問自然老師,老師說那是蜂鳥。我那個時候還小,就信以為真了,直到後來我學習了很多動物方面的知識,才知道當年看到的不是蜂鳥,而是一種飛蛾。
  • 好大的飛蛾(圖)
    飛蛾翅膀上的花紋像蛇頭。文/圖記者辛平實習生高波濤本報訊 近日,記者在西安市長安區香積寺村的馬女士家見到了一隻稀奇的飛蛾,這隻飛蛾足有巴掌大小,而且有美麗的花紋。  馬女士說,7月19日早上,她在村口的一個木棚子的雨布上發現了這隻飛蛾。它全身呈棕黃色,飛蛾完全展開後在兩翅的翅尖處赫然有兩個像蛇頭一樣的東西,「蛇頭」呈藍色夾雜著黃灰,兩隻黑色「眼睛」炯炯有神,似在警惕地尋覓獵物。馬女士測量了一下,雙翅展開後最長處有12釐米多,而飛蛾的身體卻只有2釐米長。
  • 翅膀上長蛇頭的大飛蛾又來永春了……
    (網友提供的照片)大飛蛾通體呈黃褐色,翅膀頂端整個向外明顯突伸,非常引人注目。看到翅膀上兩個蛇頭沒有?簡直就是栩栩如生~從網友提供的照片上可以看出這隻大飛蛾足足有一支筆的長度之大。好奇的小編諮詢了專業人士。確認這是烏桕大蠶蛾是蛾不是蝶。
  • 飛蛾:有那麼多趣味知識可以言說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物種說】,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自然》上發表了兩項獨立研究,共同驗證了一個影響蝴蝶和飛蛾翅膀顏色和色彩圖案的基因。這個基因和與之相關的一個突變,帶來了工業革命期間樺尺蠖顏色變暗的現象,研究還發現,這個基因也決定了一些蝴蝶物種的天然色彩圖案變化。
  • 皮質基因讓飛蛾變暗
    本周《自然》上發表了兩項獨立研究,共同驗證了一個影響蝴蝶和飛蛾翅膀顏色和色彩圖案的基因。
  • 假如我有一雙翅膀
    本報小記者 嶽塘區湘鋼三校1701班 胡馨月 假如我有一雙翅膀,我要飛去南極盡情玩雪、滑冰,和企鵝一起在雪中漫步,在寒冷的夜晚看一看神奇美麗的極光。假如我有一雙翅膀,我要飛到大海。與海豚一起嬉戲玩耍,看看鯨魚到底有多大,海鷗到底是如何捕食?我還要和章魚一起漫舞、和劍魚一起比賽,看看誰的速度更快。
  • 藍喉蜂虎的智慧:捕到飛蛾後先除掉其翅膀上有毒的鱗片再食用
    由於蜜蜂尾部具有螯針,藍喉蜂虎在電線撞擊蜜蜂的次數較多,時間較長;捕獲蜻蜓後, 通常經過幾次敲打後便吞食;捕獲蠅類之後被吞食的速度比較快,有時也會經過簡單的敲打再直接吞食;捕獲蛾類之後,通常敲打,甚至使其翅膀脫落,之後再吞食。可以看出藍喉蜂虎上非常有智慧的漂亮小鳥。有圖有真相,以捕食飛蛾為例,我帶你來看一看它們的智慧。
  • 上班路上抓到漂亮大飛蛾 不做標本當寵物養著
    上班路上抓到漂亮大飛蛾 不做標本當寵物養著 qz.fjsen.com 2011-09-14 09:10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早報訊 (記者林志安 文/圖)在市區新華路上班的翁先生,幾天前的上午無意中抓到一隻飛蛾
  • 小仙女鞠婧禕獻唱新劇《請賜我一雙翅膀》片尾曲酷狗上新
    時隔數日,鞠婧禕高產得令人驚訝,再度發布自己為主演的電視劇《請賜我一雙翅膀》傾情獻唱的片尾曲《一雙翅膀》,溫暖聲線響起讓人愈發期待即將上映新劇的表現!從19歲登上SNH48公演舞臺到現在作為歌手獨自發歌;從《九州天空城》中飾演羽族君主雪飛霜、《新白娘子傳奇》裡的白素貞、《雲上學堂》裡的雪文曦,還有最近熱播《芸汐傳》裡的韓芸汐,作為演員的她給觀眾留下非常獨特而又深刻的印象。
  • 10大美麗而怪異的飛蛾
    飛蛾和蝴蝶都屬於鱗翅目。然而,蝴蝶通常受到最多的關注,大多數人認為飛蛾沉悶、沒有吸引力,事實並非如此。這裡有一些世界上最奇怪、美麗的飛蛾。它有大而美麗的的翅膀與起伏的尾巴。像其他一些蛾子一樣,它沒有嘴,也不吃東西。它只活一個星期,在這期間它唯一的目的就是交配和傳遞它的基因。No.8:蜂鳥鷹蛾蜂鳥鷹蛾除了在美國之外,在整個北半球都有發現。它的領土從日本延伸到葡萄牙。它在夏天廣泛分布,但在高緯度地區很少能熬過冬天。
  • 巨型飛蛾自衛絕招:令天敵心驚膽戰
    目前,野生動物攝影師布萊恩-貝文拍攝一組阿特拉斯飛蛾照片,顯示這種美麗的飛蛾具有獨特偽裝性,翅膀非常類似於毒蛇頭部。阿特拉斯飛蛾的翅膀上點綴著圖案和斑點,翅膀尖頗似神秘的眼鏡蛇頭部,當它們遭受威脅,就會落到地面不停地扇動翅膀,易被掠食者認為具有攻擊性的毒蛇。
  • 福州市民家中驚現超大綠尾飛蛾 比手掌還大
    昨日,家住北峰的網友陳先生發給福州晚報微信公眾號一張飛蛾的圖片,希望專家能夠辨認它的品種。這隻綠色大飛蛾頭尾長約14釐米,雙翅展開足有18.5釐米(如圖)。不少人以為是蝴蝶,不過也有眼尖的網友認出這是「綠尾大蠶蛾」。
  • 泰拉瑞亞飛蛾掉落和打法詳解
    下面小編來介紹下泰拉瑞亞飛蛾打法攻略和掉落一覽,一起看看吧! 飛蛾 ID:205 類型:飛行敵人 AI類型:飛行 環境:叢林地下 傷害:70/140 生命值上限:1000/2000 防禦:28 擊退抗性:60/64% 免疫混亂、中毒和劇毒
  • 還原昆蟲真實顏色 2億年前飛蛾長著金色翅膀
    蝴蝶扇動著五彩斑斕的翅膀,甲蟲在陽光下發著金屬的光澤……無論是在百科全書或是在博物館裡,我們常看到色彩豐富的配圖,展示出遠古時代昆蟲的風貌。不過,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告訴記者,很遺憾,這些顏色都來自於藝術創作,因為那些穿越億萬年時光保存在化石裡的蝴蝶昆蟲,都只能呈現出黑白色。王博說,昆蟲、蝴蝶的顏色其實很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