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開年主題大片《心之所向》發布!北京地標刷屏亮相!

2021-01-09 中國青年報

告別2020

決戰脫貧攻堅、「十三五」圓滿收官

你好2021

迎來「十四五」的新目標

建黨100周年的新徵程

展望2035的雲約定

新的一年,新的發展

堅定的信念、傳承的精神不變

「徵途漫漫,惟有奮鬥」

國家所需 心之所向 交大所往

歲末年初之際

交大發布主題微電影《心之所向》

公益短片同時在

北京站新華社LED大屏幕

北京王府井LED大屏幕

等城市地標亮相

交大人在實驗室、在操作臺、在病房裡

在每一個平凡崗位上

致敬大師,砥礪傳承

講述「我和我的學校」成長故事

仰望星空

從毫釐跬步到萬裡蒼穹

「我將竭盡努力,和中國人民一道建設自己的國家,讓我的同胞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錢學森,交大1934屆機械工程系校友

「兩彈一星」元勳

錢學森學長,他的愛國豪情與科學精神隨飛彈與火箭搏擊長空,也如燈塔之光照進交大人心田。

許左,是媒體與傳播學院新聞傳播專業2020級研究生,也是原創話劇《錢學森》中錢學森的扮演者。通過話劇的學習、理解、排演,他走進錢老的人生故事、了解他的心境,每一次的演繹都讓他受到震撼與感動。「舞臺仿佛穿越了時空,我們尋著科學家的光,照亮前行的奮鬥路。」

孔博,是交大航空航天學院2012屆碩士校友,也是中國商飛項目中心高級工程師。他懷揣星空蒼穹之夢,紮根艱苦一線,錢學森學長的故事始終帶給他精神上的支持與學術上的鼓舞。 他完成上百次試驗機試飛任務,多次參與飛機研製與設計工作,用近乎倔強的嚴謹態度為項目安全疊加了一層保險。「交大人要勇於承擔責任,把個人夢想融入到航空強國的使命中去。」

紮根山河

十載光陰終釀一池純淨

「此生屬於祖國,此生屬於核潛艇,此生無怨無悔。」

——黃旭華,交大1949屆造船系校友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黃旭華學長,誓幹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潛心鑽研,無怨無悔,為紮根奮鬥的交大人點亮理想之光。

查麗娜,是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也是上海交大洱海保護與治理團隊的一員。每天的課程、採樣、實驗、研究,看似做著重複而微小的工作,但她相信,腳踏實地、不畏孤獨,才是走向夢想的正確道路。「老一輩科學家的這份情懷,鼓舞著我們腳踏實地,探索高峰。」

孔海南,是上海交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席教授,也是洱海湖泊富營養化治理團隊建設者。他用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守得洱海水清山淨月明,譜出一段交大版「老人與海」的動人故事。他說:「雖然我今年已經71歲了,但我會一直幹下去,我的學生也會一直幹下去。」山清水秀,並非一朝成就,代代相傳,才守得山河明淨。

守護生命

平凡身影擔起希望之重

「病人需要我們,祖國需要我們,我們每個人都要不斷學習和創新,更好地為病人服務,為祖國奮鬥。」

——王振義,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王振義院士,通過數年研究探索改寫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現狀。如今,從醫近八十載、96歲高齡的他仍堅持每周查房問診。他的仁愛之心給無數病人送去生的希望,也為交大人照亮前行的方向。

楊潤,是交大醫學院2013級臨床醫學八年制博士生,也在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重症科實習。在重症監護室裡,他見過了許多病痛與生死,更明白自己肩頭的責任。「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病人把他們的生命交到你手上,我必須要為他們負責,這也是我們每個交大醫務人員的責任。」

2020年的新冠戰疫,數百位交大醫護人員逆行出徵,更多的交大醫學人戰鬥在各地抗疫一線。 他們個個都有名字,他們又都沒有名字,艱苦卓絕的戰疫之後,只留下穿著寬大防護服的模糊背影。疫情平穩,山河無恙,他們欣慰地微笑,繼續投身日常的醫護工作。他們知道,平凡中的堅守,才換來平靜的生活,守護生命,是他們所選擇的責任。

選擇交大 就選擇了責任

勇擔青年責任

傳承前輩精神

追尋不悔誓言

堅定信心勇擔使命 接續奮鬥再創輝煌

交大青年 築夢前行

同根同源 攜手並進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發布開年主題微電影《心之所向》 共述「我和我的學校...
    「心之所向是初心,行之所往顯擔當。」在交大,永遠有人年輕熱血,青春的面孔年年更迭,但追逐理想的信念不變。歲末年初之際,交大發布主題微電影《心之所向》,公益短片同時在北京站新華社LED大屏幕、北京王府井LED大屏幕亮相,延續著錢學森、黃旭華、王振義等大師前輩的足跡,交大人在實驗室、在操作臺、在診室裡、在每一個平凡崗位上,共同唱響《唱支山歌給黨聽》《我們都是追夢人》,講述「我和我的學校」成長故事,在燈塔的指引下砥礪前行,朝著理想邁出堅定的腳步。
  • 年度大片登上《新聞聯播》!聽交大人唱響追夢強國音!
    頌歌獻給黨,禮讚新時代歲末年初上海交大發布開年主題大片《心之所向》交大人在實驗室、在操作臺、在診室裡在每一個平凡崗位上致敬大師,砥礪傳承講述「我和我的學校」成長故事
  • 上海交大發布微電影《心之所向》
    延續著錢學森、黃旭華、王振義等大師前輩的足跡,交大人在實驗室、在操作臺、在病房裡、在每一個平凡崗位上,共同唱響《唱支山歌給黨聽》《我們都是追夢人》,講述「我和我的學校」成長故事,  2021年第一天,上海交通大學發布主題微電影《心之所向》,公益短片同時在北京站新華社LED大屏幕、北京王府井LED大屏幕亮相。
  • 上海交大發布微電影《心之所向》
    來源/校方供圖一所學校,一段光陰,你會遇到哪些人,會經歷怎樣的事,又如何在不知不覺中被賦予同一種精神印記?新年第一天,上海交通大學發布主題微電影《心之所向》,延續著錢學森、黃旭華、王振義等大師前輩的足跡,交大人在實驗室、在操作臺、在病房裡,在每一個平凡崗位上,共同唱響《唱支山歌給黨聽》《我們都是追夢人》,講述「我和我的學校」成長故事。媒體與傳播學院2020級研究生許左在交大「遇見」了學長錢學森。「我將竭盡努力,和中國人民一道建設自己的國家,讓我的同胞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 上海交通大學主題微電影《心之所向》首發[圖]
    新華網客戶端報導 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學推出主題微電影《心之所向》。微電影以「我和我的學校」為主線,講述了一代代交大人用行動點亮明燈,把奮鬥精神薪火相傳的成長故事。
  • 上海交大醫學院發布戰疫畫冊及叢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雷禹、童寬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正式對外發布《交醫戰疫》畫冊和《交大醫學戰疫2020》《醫路聆聽交醫最美逆行紀事》系列叢書。據悉,劃策和叢書由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於今年3月起組織編寫,通過交流採訪、專題約稿等形式集結成冊。
  • 上海交大向泰安一中發來光榮榜
    上海交大向泰安一中發來光榮榜 2021-01-12 15:01 責任編輯:宋曉彤 訊(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張振男)日前,上海交通大學發布了2020年度光榮榜,對泰安一中畢業生田安源等人取得的優異成績,向泰安一中表示祝賀
  • 申城位居全球第八 上海交大發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
    針對50個國際文化大都市進行第二輪全球評價探索,以客觀、科學的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指標體系,收集統一口徑的全球數據,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嘉華教授徐劍帶領科研團隊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安娜伯格傳播學院教授G. Thomas Goodnight學術團隊聯合開展國際合作研究,今天中美學術團隊在上海交大聯合發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
  • 清華、上海交大、大連理工師生接力講述追夢之旅|...
    這一年,清華大學師生員工眾志成城、不畏艱辛,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這一年全校師生堅守職責、迎難而上,努力開創改革發展新局面;這一年,全體清華人風雨同舟、守望相助,向社會傳遞人間大愛。上海交通大學心之所向孔博,是交大航空航天學院2012屆碩士校友,也是中國商飛項目中心高級工程師。
  • 「弘揚『四史』精神,貢獻青春力量」上海交大開展2020年第三次主題...
    12月2日,上海交通大學紅十字會組織開展2020年第三次主題獻血活動。此次獻血活動以「弘揚『四史』精神,貢獻青春力量」為主題。活動當天,共計283人次踴躍參加。交大師生在寒冷冬季的歲末,再次以感恩之心、赤誠之心與奉獻之心,協力貢獻一段赤誠大愛、奉獻社稷的佳話。
  • 上博東館上海天文館等項目復工,期待更多新文旅地標點亮魔都
    2019年12月18日,上海大歌劇院開工——「中國扇」將亮相世博文化公園。上海大歌劇院是上海「十三五」期間重大文化設施項目之一,由「建築界的瘋子」Sn hetta設計,外型猶如一把緩緩展開的摺扇。盤旋而上的扇面是一級級臺階,盡顯中國風之美!大歌劇院擁有3個觀眾廳,皆可容納千人,還配有高大上的舞臺設備和聲學效果,將努力打造成為新的建築地標、風景地標、文化地標。
  • 上海交大醫學院戰「疫」系列書籍發布
    圖說:上海交大醫學院戰「疫」系列書籍發布新民晚報訊(通訊員 雷禹 童寬 記者 易蓉)昨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交醫戰疫》畫冊和《交大醫學戰疫2020》《醫路聆聽交醫最美逆行紀事》正式發布,該戰「疫」系列書籍是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全體醫務師生員工自除夕夜以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忠實見證
  • 上海交大發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上海位居第八
    今天上午,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徐劍教授團隊發布了2020國際大都市評價報告,在全球50個國際文化大都市中,上海排名第八。 這是徐劍團隊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安娜伯格傳播學院教授G · Thomas Goodnight學術團隊聯合開展的國際合作研究。也是對這50個國際文化大都市進行的第二輪全球評價探索。
  • 網紅城市打卡地標之北京:在這裡,多元是種常態!
    本期介紹的是網紅城市打卡地標之北京,一同去感受局氣京城的商業氣息,探尋並思考廣袤區域下細緻又微妙的城市商業意義。 一邊是大氣閒適四平八穩,一邊是聲色浮華風情萬種,與上海相比,北京算不上一個精緻的城市。
  • 吉祥兆瑞,如意長久——上海恒隆廣場呈現「年·有餘」新年主題活動
    (上海,2021年1月8日)金鼠辭舊歲,金牛報春時。在農曆新春佳節辛丑牛年的來臨之際,上海恒隆廣場作為滬上高端時尚地標,秉承「HOMETO LUXURY」的奢華定位,傾情呈現「年·有餘」新年主題活動。
  • ...之子將趙祖康畢業證書、與茅以升等工程名人通信等捐給上海交大
    上海交大供圖中新網上海1月12日電 (記者 許婧)2021年是「中國公路建設先驅」、上海交通大學傑出校友趙祖康誕辰121周年。12日,趙祖康之子,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國屏、上海市政府參事趙國通在《趙祖康傳》出版座談會暨趙祖康文獻捐獻儀式現場,向上海交大捐贈趙祖康1922年交通大學畢業證書;捐贈物品中還有橋梁大師茅以升、建築大師林同炎親筆書信等重要文獻實物。
  • 目前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的歷史變遷,有同濟大學和大同大學的血脈
    五大交通大學交通大學是明末中日甲午戰爭後,由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清朝直隸總督王文韶在上海組建後來的國立交通大學,在民國時期被譽為「東方的MIT",解放後交通大學主要分為5大知名高校,最出名的是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還有北京交大、西南交大和遠走臺灣省的新竹交大。
  • 誕生於上海的「紅唱片」為何珍貴?
    上海城市文化研究學者、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張偉現場賞析1935年版《義勇軍進行曲》的原聲版9月25日,7張珍貴的「紅唱片」亮相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 「心醉夜色-黑膠金曲」活動現場。展覽現場共展示了7張「紅唱片」,包括1952年的《歌唱祖國》、1952年的翻譯歌曲《金日成將軍之歌》、1952年的蘇聯電影插曲《紅梅花開》、1952年的合唱《當祖國需要的時候》、1952年的混聲合唱《爐邊合唱毛主席》、1952年的合唱《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2年的滬語歌曲《啥人養活仔啥人》。
  • ——上海交大紀念建校123周年
    123年思源致遠,勵精圖治,跨越三世紀風雨兼程、英才輩出、弦歌不輟。4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舉行建校123周年紀念大會,新老校友再度相聚在東海之濱,相約在菁菁校園,再續情誼、聚首暢談,重溫往昔時光,感受今日之母校,共築明日之交大。
  • 上海交大保衛處招碩士?發明過校園小動物追蹤系統的寶藏部門感受一...
    圖說:上海交大保衛處招聘管理崗 來源/上海交大人力資源處網站上海交通大學人才招聘網上的一張截圖今天刷屏了,是上海交大保衛處治安管理崗的招聘啟示,其中「研究生教育學歷,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招聘條件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保安要求研究生學歷?保衛處為什麼要招聘高學歷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