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教育「熊孩子」首先學學熊媽媽

2021-01-1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 題:教育「熊孩子」首先學學熊媽媽

  新華社記者楊柳

  小熊要爬很陡峭的雪山跟上媽媽,雖然一次次失敗滑下山坡,卻仍一次次奮力嘗試,最終成功登頂——這段視頻被競相轉發,人們紛紛為小熊的頑強和不放棄點讚。相信很多家長會拿小熊爬雪山的視頻去教育自家的「熊孩子」,然而,你可曾想到正是熊媽媽按捺焦慮、捨得放手、耐心等待,才賦予了小熊放手一搏、永不言棄、愈挫愈勇的意志和作風。

  當下,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的教育陷入難以名狀的焦慮:砸鍋賣鐵「倒貼式」甩賣,只求有人把娃和作業一起接走;不陪作業,母慈子孝,一陪作業,雞飛狗跳;輔導孩子是「危險工種」,會要命!凡此種種,看似戲言,實則吐露了現實生活中,眾多家長面對孩子教育成長問題時的身心俱疲、苦不堪言,甚至真有年輕媽媽因孩子寫作業「磨蹭」被氣到突發腦梗。

  每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中,一幕幕與輔導作業有關的人間悲喜劇,在一張張書桌前輪番上演。一聲嘆息一滴淚,一聲吼叫一聲悲——每個窗口都投射出中國家長的教育焦慮:擔心孩子不自律,管不好自己;擔心孩子不如別人而自尊心受傷、自信心受挫;擔心孩子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沒有立身之本、立足之地……父母的萬般焦慮擠壓了孩子身心成長需要的空間,大包大攬、嚴格管控只為許給孩子一個「幸福的未來」。願望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違背規律地畫地為牢,時時管、事事管,其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孩子長成了缺乏獨立性的「媽寶」和「巨嬰」。

  其實,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家長們不妨學學那隻熊媽媽,放手讓孩子獨立自主地去做、去體驗力所能及的事情,承擔應有的責任。家長要做的就是放手不放任、扶持不挾持、關愛不溺愛、寬容不縱容,著重培養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克服困難的信心和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

  孩子終有獨立生活的一天,與其替他遮風擋雨,包辦一切,不如適當放手,讓他學會在暴風雨中挺立,讓他學會自食其力。只有這樣,才能見證成長,收穫幸福。

相關焦點

  • 莫文蔚化身「月熊媽媽」 領養「熊孩子」送禮物
    在本周的節目中,身為亞洲動物基金愛心大使的莫文蔚向眾嘉賓介紹自己參與的「拯救月熊計劃」,並贈予眾人自己設計的月熊系列服飾。據悉,在節目外莫文蔚也帶領嘉賓好友前往月熊救護中心,進行了一系列的愛心公益活動。
  • 熊孩子捏碎超市18包泡麵:孩子越來越「熊」,父母從自身找原因
    孩子的調皮實屬正常現象,但調皮也分為「好與壞」,正向的調皮我們稱為可愛的孩子,那壞的調皮我們稱為是「熊孩子」,熊孩子的a一些做法會令人感到氣憤,調皮的沒有界限。那難道孩子一出生就是熊孩子嗎,孩子在最開始有「熊」行為的時候,父母是制止還是縱容呢?
  • 8張經典動物照片:熊媽媽制服熊孩子,蛇怪蜥蜴水上漂
    一隻熊媽媽正在水中捕魚,可是背上的熊孩子卻不老實,讓熊媽媽心煩意亂,沒捕到魚。於是熊媽媽突然加速奔跑,把熊孩子從背上甩了下來。在一個動物園裡,一隻小長尾葉猴正和媽媽一起吃一根香蕉。猴媽媽一手抱著小猴子,一手拿著半截香蕉,十分有愛。
  • 《給爸爸的吻》:熊爸爸一點也不「熊」,親子教育需要熊爸爸
    二、熊爸爸無可替代——充分利用智力體力的優勢參與親子教育熊爸爸發揮身強力壯的體能優勢,助媽媽一臂之力為什麼說男人很」man",力量爆棚就是一個重要表現了。擅於用類似於「打太極」般的巧勁兒來對付家裡的熊孩子,省時、省力、省心。熊爸爸「熟能生巧」地就地取材,實現和孩子近距離溝通為什麼熊爸爸會選擇做這些比擬呢?真得太形象太有趣了,連大人看了都覺得很好玩兒。仔細讀本書,你會發現熊爸爸說像長頸鹿的時候,畫面中雨傘手柄是長頸鹿;說像鱷魚的時候,寶寶的浴室裡有隻鱷魚……這些原來都是熊寶寶生活中熟悉的東西。
  • 熊孩子的背後,必定有一個熊家長
    最近,關於熊孩子的話題特別火爆。尤其是那個出於無奈,只能自己動手了結熊孩子生命的家長。這個家長的女兒,被熊孩子欺負長達一年之久,父親數次找過熊孩子的家長,家長卻認為只是小孩子之間鬧矛盾而已,不必太緊張。這個熊孩子的家長,如果被欺負的是自己的孩子,他還能說得如此淡定嗎?
  • 新華時評:公共安全不能只靠「好鄰居」
    新華時評:公共安全不能只靠「好鄰居」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6-12 08:40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記者羅鑫、張興軍)貴州遵義市一棟七層居民樓近日發生坍塌,所幸一對住戶夫婦及時發現險情,凌晨挨家挨戶敲門呼喊,樓裡68人及時疏散,沒有發生人員傷亡。
  • 新華國際時評:安倍「推心置腹」應先照「三鏡」
    新華網北京7月30日電 新華國際時評
  • 熊爸、熊媽、熊孩子出沒!注意!(視頻)
    「熊孩子」3分鐘橫穿馬路13次對孩子怎樣進行教育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
  • 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慣的:教育路上,永遠別指望孩子「自覺」!
    孩子的身上,往往藏著一個家庭的體面,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付出了多少,孩子的言行都會表現得一清二楚。每一個熊孩子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每一個好孩子都是家長悉心培養出來的。千萬別指望孩子能夠天生優秀,每個孩子優秀的背後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 新華時評:切不可松一松、歇一歇
    新華時評:切不可松一松、歇一歇-新華網
  • 熊爸和熊孩子的日常
    再看看自家的娃,你個熊孩子,給我過來!還有熊爸,你也給我過來! 我家的熊孩子口吐白沫...... 我家的熊孩子......汪大哥辛苦你了! ----我是熊爸分割線---- 家裡有個熊孩子也就罷了,如果還湊個熊爸,人艱不拆啊!
  • 旅遊途中遇到熊劫車,還是熊他媽帶著熊孩子,怎辦?旅客:不敢動
    作案匪徒竟然是熊媽媽和三隻熊孩子,實在是讓人無語。上周,莫裡斯帶著父母一起駕車旅遊,行至森林時,一家人就下車欣賞風景。可是,他回到車上的途中,竟然聽到父母的叫聲。他急忙衝向驚叫聲來源處,卻發現父母安然無恙地站在車的不遠處。這時,他定眼一看,他們的車子附近竟然來了三個不速之客。三頭呆頭呆腦的小熊似乎看上了他們的小車。
  • 熊孩子鬧事反被群猴圍毆,家長要說法,景區:把打你的猴子認出來
    峨眉山的猴子遠近聞名,上午他去爬山的時候就遇到一隻猴媽媽帶著猴寶寶坐在樹上發呆,小猴子憨態可掬,周圍遊客都紛紛掏出手機拍照。然後不知哪冒出來的熊孩子調皮搗蛋,撿起石頭就往猴媽媽身上扔,一邊扔一邊嘴裡罵罵咧咧,猴媽帶著猴娃嚇得趕緊跑了。可這熊孩子不依不饒,撿起石頭追著它們跑,猴媽帶著小猴子跑不快被砸中了幾個石頭很是驚恐,急得直叫。
  • 熊孩子誤將玩具塞進「鼻孔」,媽媽及時「搶救」引高贊,熊舉動啊
    俗話說:「熊孩子靜悄悄,必定在作妖。」對於很多父母來講,在面對自己家裡的熊孩子在搗亂的時候都非常的頭大。 近期微博上就有一位寶媽發表了這樣一則視頻,視頻的內容便是這位寶媽拍攝的自己家的熊孩子不小心將玩偶的小零件塞進鼻子裡之後,爸爸用鑷子幫孩子取出來時候孩子哭唧唧的樣子。
  • 首先你得馴服這些熊孩子
    暑假即將伴著兒童節一起到來,人們再次回想起被熊孩子支配的恐懼,即使是在二次元中,強如正版授權手遊《航海王 啟航》,依舊逃脫不了命運。在每個追求one piece的海賊童年裡,幾乎都有一個夠「熊」的身影,哪怕已經長成青年,熊孩子的氣息仍然從他們身上散發出來。
  • 遇上熊孩子和熊家長怎麼辦?教你幾招智鬥方式,內容引起極度舒適
    文|秘籍君提起「熊孩子」,相信不少人都遇到過並為之頭疼。時不時會看到超市的地板上、餐廳過道裡或者景區空地上,一些熊孩子離經叛道的行為:躺在地上哇哇哭鬧並撒潑打滾,在飯店裡追逐打鬧並碰掉你的筷子和勺,景區裡大呼小叫上躥下跳打攪你的觀景興致。
  • 沙溢熊爸熊孩子在哪播每周更新幾集 熊爸熊孩子各人物大結局介紹
    沙溢胡可夫妻倆,共同主演的電視劇《熊爸熊孩子》正在熱播,沙溢胡可扮演的熊雄陶金子面對家庭危機,他們該如何解決?熊爸熊孩子大結局怎樣的,最後大結局是幸福的嗎?《熊爸熊孩子》更新具體時間 :正在央視八套黃金時段每晚三集聯播熊爸熊孩子結局是什麼據了解,沙溢扮演的熊雄在劇中一開始扮演的是精英男,但是得罪了老婆胡可扮演的陶金子,不得不回歸家庭,老老實實的做一個家庭主夫。熊爸熊孩子大結局怎樣的,沙溢最終能翻身做主人嗎?由麥貫之執導,沙溢、胡可、韓立等人主演的都市輕喜劇《熊爸熊孩子》即將登陸央視八套黃金檔。
  • 盤點動漫中的熊孩子,路飛鳴人雙雙上榜,最熊的一個還是他
    熊孩子在現在社會越來越有貶義詞的意思了,已經不是熊孩子本來意思只是指頑皮的孩子的意思了。其實熊孩子越來越熊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失控」。比如,隔壁來串門的孩子只是打破你幾十塊錢的碗,你跟對方家長可能都覺得只是小孩子頑皮,大家哈哈一笑。但是如果打破的是幾千塊錢甚至上萬元的物件呢?
  • 在復興號隔離「熊孩子」?一刀切「厭童症」,這樣的要求文明嗎?
    近日,關於「熊孩子」的話題在社交媒體再度火熱。先是一架國際航班裡,因嬰兒哭鬧招致周圍乘客指責,母親憤怒回懟「有本事一輩子別生孩子」;後有復興號在網絡上徵集座位優化方案,沒想到最熱門的評論卻是「把帶小孩和不帶小孩的分開」。
  • 熊孩子用牙籤扎破45袋大米,超市要求全額賠償,家長:你監管不力
    就像是網上說的一樣「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父母」。這類熊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百般縱容包庇,讓人看了都為之羞愧。他趕緊查監控,發現是一個9歲左右的熊孩子,和媽媽過來購買大米時,趁媽媽不注意,用一根牙籤扎破了45袋真空大米。超市的負責人,根據購物信息聯繫到了孩子的媽媽張女士,並說明了情況。她感到驚訝,表示對孩子的行為一無所知。而因為真空包裝的大米被扎破了,影響到售賣,超市方面要求全額賠償,共計18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