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居住環境的整潔,不得不承認的是,他們對乾淨和清潔的要求比較高。
特別是像我比較關注家居生活,經常能在很多日本家居博主那裡,看到一塵不染的家,以及各種省力的清潔技巧。
這篇小住就來和大家分享10個我們可以照做的日本清潔妙招,學會它們,也能讓自己的家煥然一新哦!
1、小蘇打蒸餾打掃微波爐
小蘇打可以清理廚房油脂,可想要清潔微波爐,快速有效的辦法並不是一點點擦。
日本主婦的做法是在盛有清水的碗裡加入小蘇打,然後放入微波爐加熱。
時間大概定在一分鐘,經過加熱後,蒸汽會燻滿整個微波爐。
一分鐘後,打開微波爐,取出碗,再直接用抹布擦微波爐玻璃門和內部就可以了。
像微波爐門邊緣縫隙,用抹布擦不乾淨,可以用棉籤擦拭,拐角縫隙都能幹乾淨淨了。
這樣清潔一點都不費力,廚房鍋蓋上的油汙清潔,也可以採用這個方法。
2、檸檬酸清潔出水口
檸檬酸的酸性特質,很適合用來清潔淋浴出水口或者水槽下水口有水垢凝結的地方。
日本家居達人的清潔操作是,用檸檬酸加水,調成溶劑後,直接把淋浴出水口放入其中,浸泡一夜。
檸檬酸中的酸性可以溶解碳酸鹽,逐漸讓水垢分解,第二天再看,出水口水垢基本被清除乾淨。
對於非常頑固的水垢,還可以增加檸檬酸的量,如果是水龍頭或者臺面有輕微水垢,直接用噴壺噴灑檸檬酸溶劑就能清除。
3、水槽過濾網清潔洗手池
水槽過濾網平時只是用在廚房下水籃上,過濾食物殘渣,確實方便省事。
而日本家居達人,還想到用水槽過濾網來清潔洗手池,不會傷害水槽表面材質。過濾網的細密網孔,還有起泡的作用,清潔效果也十分不錯。
清潔後的濾網用水衝乾淨後還可繼續用在廚房水槽,完全不浪費。
4、清潔手套對付衛生死角
一些衛生死角的清潔,無法用大的工具,看到一個日本主婦直接戴上專門的清潔手套來清潔。
特別是室內的開關邊緣,置物架縫隙處等,用抹布都不好擦。
用手套就好很多了,不僅靈活,而且力度也隨時可掌控。
一些平時清潔不到的位置,戴手套輕輕一抹,灰塵全被吸附下來。
超簡單方便,還不髒手,清潔後在室外拍一拍,手套也就乾淨了。
5、抹布放在靜電拖把上拖地
用靜電除塵溼巾覺得比較浪費?跟日本家居達人學習,把家裡不用的抹布或者毛巾固定在平板拖上,用來拖地不心疼又能去汙。
選擇吸水好,比較厚實的材質,拖地效果就更好了。
自從我看到這個方法後,真的省了不少買清潔溼巾的錢,唯一麻煩的是,清潔後要洗一下。
6、靜電除塵紙清潔紗窗
靜電除塵紙平時在清潔地面之前使用,能把地面的灰塵、發毛都統統都吸附乾淨。
其實還可以用來吸附紗窗上的灰塵毛絮,這點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
一開始我也很驚訝,回家也嘗試了一下,效果竟然很不錯。
用完後直接取下丟掉,也不會髒手,選擇那種可以伸縮調節的清潔杆,才不會費力。家裡紗窗也乾淨清爽了,不用拆卸簡單好操作。
7、棉棒清理洗衣機縫隙
如果不是看日本主婦的清潔方法,我是想不到洗衣機縫隙也要清潔的。
不過看完後,真的很治癒,對於強迫症來說,也無敵舒適。
方法很簡單,直接用棉籤,慢慢在縫隙內擦一圈就可以了,灰塵汙漬就能被帶出來。
清理後的洗衣機縫隙,清爽乾淨,也看不到黑黑的東西了。
雖然這裡的汙漬平時自己也看不到,不過清潔後,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8、縫隙發黴用除黴啫喱
除縫隙以外,洗衣機清潔比較有難度的一個是膠圈內發黴。這通過其他的清潔刷或者清潔劑都很難清除。
比較好的方法是用專用的除黴啫喱,把膠圈翻開在黴斑上擠上啫喱膏體,靜置幾小時黴斑就消失不見。
家裡其他地方發黴也一樣可以使用,比如臺面邊緣位置、電動牙刷底部、馬桶和地面接觸的位置、廚房水槽邊緣等等。操作方法一樣,擠上靜置等待就可以,完全不費力。
9、灶臺縫隙貼起來
廚房灶臺算是比較難清潔的一個位置,特別是灶臺邊緣,直接用紙巾抹布都很難搞定。
不過日本家居達人也有妙招,它們有縫隙貼,是專門針對灶臺邊設計的。
完全透明,完美貼合在灶臺一圈,貼上後,就不怕一些油漬或者小汙漬鑽到縫隙裡。
清潔的時候,也會比以往省力很多,國產也有類似產品,不過膠貼比較寬,看起來有點明顯,會影響美觀,使用的時候可以適當做裁剪。
10、利用熱水清潔管道
經常覺得廚房下水管排水不暢?一個被點讚超多的日本達人妙招分享:先堵住水槽下水口,再加入熱水,溫度大概在50-60度左右。
儘量多加一些,水位大概在水槽高度1/2處,然後把下水口蓋子移開,讓熱水一下子衝下去,這樣下水管被堵的問題就解決了。
具體原理是什麼呢?因為我們廚房的排水管長期使用,一些食物殘渣裡的油,就會附著或者凝固在管道裡,時間久了,越來越多,排水管就會堵塞。
油在低溫下是固體,熱水加入後,水管溫度變高,油就會變成液體,所以在水槽內加入大量熱水衝刷,油被融化,隨著水流排出,堵塞問題就沒有了。
包括管道裡的一些汙漬,經熱水衝擊後,軟化鬆動,也能被一口氣全衝掉。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