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健康貴州
劉護士長正在教家長如何給寶寶洗澡。
每到冬天,爸爸媽媽最煩心的就是給小寶寶洗澡。寶寶抵抗力低下,加上天冷,洗澡時一個不小心,感冒、腹瀉等問題就接踵而來了。「給小寶寶洗澡是一件技術活,很多新生爸媽們都不太會,通常是將寶寶送去專門的兒童洗澡館,其實不然,寶寶爸媽們只要用心學習,自己在家就能夠輕鬆地給寶寶洗澡了。」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愛嬰病房護士長劉林敏介紹,每天給寶寶洗澡不但能清潔皮膚,還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寶寶生長發育。
劉護士長從洗澡用品、步驟、注意事項三方面詳細介紹了怎樣給寶寶洗澡,新手爸媽們看過來喲!
物品準備
浴盆
大浴巾一條小毛巾二條
寶寶乾淨的衣物(需要提前一一套好)尿不溼
中性嬰兒沐浴乳
新生兒還需要準備臍帶護理包,包括消毒用的75%酒精及95%酒精、棉花棒
洗澡步驟
1.調室溫:把室溫調節到18-22℃,燈光調得柔和一點;
2.調水溫:寶寶洗澡的水溫以38-40℃左右最佳,放水時先放冷水再放熱水,並均勻混合,可用手腕等皮膚薄嫩處測試水溫;
3.洗臉:將寶寶的身體夾在媽媽的腰側處,一手託住寶寶的頭、脖子和背,像抱橄欖球的方式。使用小毛巾的四個角,按眼→鼻→耳→臉的順序,依次由內向外清洗;
4.洗頭:抱寶寶姿勢如洗臉一樣,用大拇指壓住寶寶耳道,以防止水流入耳內,以另一手拿毛巾輕輕搓洗,洗淨後擦乾頭髮;
5.洗身體:脫下寶寶身上衣物,把寶寶放入浴盆,用一隻手掌沾水輕拍寶寶前胸,讓寶寶先適應水溫,用毛巾清洗頸部、前胸、上肢、腹部、下肢、生殖器等部位;然後將寶寶翻轉過來,讓寶寶趴在手掌上,依序清洗背部→臀→下肢等部位;
6.擦乾身體:洗完澡後,將寶寶抱出浴盆,立即用大浴巾擦乾。特別是耳後、關節及皮膚褶皺的地方,不建議用爽身粉,可以適當塗點身體乳或嬰兒油,並立即穿上尿不溼和衣物。新生兒還需要做臍部護理:以棉籤沾75%酒精,消毒臍斷面,以螺旋方式,由臍斷面向臍根處擦拭。另一隻棉籤沾95%酒精,以環形方式消毒臍根處。
注意事項
洗浴用品:寶寶的抵抗力沒有大人好,所以寶寶的洗浴用品要選擇寶寶專用的產品,並且避免和大人混用,防止交叉感染;
時間:給寶寶洗澡時手法一定要輕柔、敏捷,洗澡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5~10分鐘,時間過長易使小兒疲倦,另外也易著涼;
頭垢:當小寶寶頭上或耳後有油垢時,不可硬摳,用嬰兒油輕輕塗抹油垢處,過幾分鐘後即可用紙巾將油垢拭去;
保護眼耳鼻:幫寶寶洗頭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讓水進去寶寶的眼睛、鼻子、耳朵裡,如果不小心跑進去了要及時用棉籤弄乾,防止感染;
口腔:不要為寶寶清洗口腔,更不能用紗布、手帕、棉籤等來擦洗口腔黏膜,因為這種做法很容易將口腔黏膜擦破而引起細菌感染;
沐浴露:寶寶皮膚稚嫩,沐浴露應加在洗澡水中,不要直接塗抹在寶寶身上;
放鬆:沐浴時可幫寶寶全身皮膚按摩或唱歌給寶寶聽,與寶寶互動,增進親子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