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20日 16:02 來源:解放軍報
參與互動嘿!我的軍校「老鐵」
軍旅的記憶中,有一種「老鐵」,叫作軍校同學。因為,在「掉皮掉肉不掉隊,流血流汗不流淚」的日子摔打出來的,都是最珍貴的友誼。
想當年,我們這群兄弟姐妹: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集合在軍校的旗幟下,都是上下鋪,都有青春夢,都穿綠軍裝。一三五出早操,二四六整內務。訓練場上,我們匍匐前進,一起爬過爛泥塘;射擊訓練,一起扛過81槓;軍姿訓練開小差,一起寫過檢查……那時的小值日,還得在飯堂搶飯;那時的電話亭,排隊還得排成行;那時的外出證,是最稀缺的寶貝。
想起了軍訓基地的老班長。軍訓時,我的軍被經常被扔進宿舍門前的草叢,大名也會出現在內務培訓班的小黑板上。班長們率先示範,三分疊、七分整。經過幾次回爐深造,我的軍被也受到了大家的好評。後來訓練開小差,又被班長抓現行,操場抓緊跑10圈,回來繼續舉啞鈴,然後蹲下練蛙跳,最後叫我別矯情。不承想,不打不相識,越來越有真感情。每天晚上十點半,山坡準時談人生。軍訓結束前,新訓班長要和我們分別了,那時那地,廣播裡放著《我的老班長》,人群裡就我們班兄弟姐妹哭得最兇。我們的戰友情,比血還要濃。
現在想來,真要感謝那些年,沒有紛繁瑣事困擾,能靜下心來,學到那麼多看家本領;現在想來,真要感謝那些年,那麼多無私奉獻的教員和隊幹部,用言傳身教,傳遞給我們做人做事的樸實道理;現在想來,真要感謝那些年,有這樣一所能夠給予我們關懷和呵護的軍校,溫暖以待,教會我們團結、獻身、求實、創新的校訓。
還要好好記錄的,是由我們8個人組成的小集體。夜晚來臨的時候,就寢前洗洗睡的時刻,八仙聚齊,故事開始:老大的臭腳,襪子可以粘上牆;老二的呼嚕,馬上傳遍小走廊;老三的衣服,半月不洗已泛黃;老四的筆記,落下太多今晚得補上;老五去洗冷水澡,啥也不穿明晃晃;老六打著手電筒,熄燈了也要寫信給遠方的那個姑娘;老七聽著隨身聽,估計又是陳百強;老八剛泡的方便麵,聞著就想嘗一嘗,來來來,湊上前,說好我就吃一口,結果一口吃完只剩湯。
最幸福的時候,就是周末拿著外出證,找個兄弟去大橋南路的家樂福,或是三牌樓的蘇果倉儲。記得一次和同寢室的黃兄弟買了帶泥的松花蛋,用超市旁邊的噴泉洗去了泥,剝了外殼就開始大快朵頤,感覺是這些年吃過的最美味的松花蛋。結果回到寢室才發現,一路走來,嘴角沾著泥,彼此都沒發現,那些黃土也已吹散在風裡……
畢業後,大家各奔東西,雖然相隔千裡,但是心在咫尺。一個電話召喚,就像通電的電熨鬥般溫熱滾燙。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我。誰讓我們四年同窗,誰讓青春一起飛揚,誰讓日子簡單快樂,誰讓大家一起陽光?
二十多年前的《紅十字方隊》,再也沒有重播;1998年的揮師三江,也已塵封進史冊。但是那段屬於我們自己的軍校故事,卻永遠不會模糊,永遠不會褪色,因為軍校「老鐵」講的是融入血液的友誼,因為軍校同學在強軍徵途中追求的是同一夢想,保持的是同一本色。劉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