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東方泥龜和頭盔蛋龜區別?
【專家解答】東方泥龜和頭盔泥龜還有佛羅裡達泥龜是頭盔泥龜屬的三個分支,頭盔泥龜,有三個亞種,屬於小型龜類,最大的是公龜,目前本人所見有12CM背甲,母龜相對比較小些,9CM背甲已經有繁殖力,會下蛋,一年大概下2-3次蛋,受精率相當高,是一種,適合繁殖的玩家,價格也不太貴,值得玩:
1、東方泥龜的英文名為Mud Turtle,頭盔泥龜是臺灣龜友的叫法,實際上頭盔蛋龜與東方泥龜是一種從屬的關係。東方泥龜(Kinosternon subrubrum)中的一個亞種就是Mississippi mud turtle--密西西比泥龜,該種是目前國內最常見的亞種,也是我們平時常說的頭盔泥龜。
2、東方泥龜的背甲橄欖色至深棕色,不帶花紋,光滑無稜。沒有特別增大的緣盾。腹甲黃色至棕色,兩個鉸鏈關節,盾片11枚。雄龜尾部的末端長有發育良好的釘突,後腿內側綴有粗糙的鱗片。
3、頭盔蛋龜應該算是入門級的蛋龜了,不過與剃刀龜或麝香龜比起來對水質的要求更高,更容易出現腐皮等水質引起的龜龜常見病,但程度很輕。相對於亞洲其他種類的水龜來說要皮實的多。
4、人工飼養東方泥龜的時候要注意,大多數泥龜的水性和它們的近親:麝香系的龜龜比起來要稍遜一籌,而且有一定的陸棲性,所以不建議用太深的水,2倍背脊高度左右即可。本人不建議用東方泥龜和麝香類的龜龜混養,因為一般水養麝香系的龜龜,通常都是水位較深的。
人工飼養東方泥龜的時候要注意加設陸地環境供其活動。不過冬季加溫期間建議撤掉陸地,以避免它承受溫差的變化。東方泥龜和大多數蛋龜一樣,都比較兇猛,攻擊性強。剃刀大概算是例外,所以在空間不夠寬敞的條件下,不建議和過多的其他龜類混養。
外觀形態:體長7.6-12.4 cm。背甲橄欖色至深棕色,不帶花紋,光滑無稜。沒有特別增大的緣盾。腹甲黃色至棕色,兩個鉸鏈關節,盾片11枚。雄龜尾部的末端長有發育良好的釘突,後腿內側綴有粗糙的鱗片。
繁殖:5-7年性成熟。三月中至五月交配;大多在六月份築巢產卵,但也有在十月份到來年六月份產卵的。產1-6枚卵,卵呈橢圓形,長1" (25 mm),殼硬,顏色略帶粉紅,或是白中泛青。產卵的洞穴深3-5" (7.6-12.7 cm),挖掘在枯枝敗葉堆或含沙的沃土中。生活在南部的群落,一年可以產幾窩卵。它們偶爾也會借用麝鼠、海狸的住處,或是短吻鱷的巢穴。
棲息環境:淡水或半鹹水。喜歡底部鬆軟、流速緩慢、植被豐茂的淺水區。並時常佔據麝鼠的住處。東方泥龜於四月至十月間活動。在溫暖的月份裡,可以看到它們在水底四處徘徊覓食。如果棲息地乾涸了,龜就會越過陸地遷入永久性的水體,或者埋在泥土中,進入夏眠。它們的陸棲程度高得驚人,人們時常可以看到它們穿過公路,有許多龜因此而喪生。有些東方泥龜頗為溫馴,但也有些很容易激怒,咬起人來毫不猶豫。
長按二維碼關注本店,了解更多龜類信息
文章來源於《第一農經》,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店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