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持續升高表明腎臟的損傷仍然在不斷進展。腎功能的進展速度通常不會很快,因此肌酐值得升高速度也不會很快。有些患者從幾十到一百多一般在幾年的時間,維持好的患者甚至十幾年肌酐值不會有明顯變化。還有多數患者肌酐值維持在二三百,不低也不是很高,處於腎功能不全早中期階段。
腎病進展過程中,除了看肌酐值的高低,相對來說,肌酐能否長期穩定在一定的水平是最為關鍵的。即使肌酐升高到四五百,但如果能保持穩定,增長變化幅度較小,說明病情進展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而要進一步防範尿毒症的發生,仍不能放鬆警惕,即使肌酐處於較低水平的患者,也要注意預防病情的復發。
肌酐迅速增長,先別慌,防範尿毒症還需先認清這些問題:
1. 小心防範急性因素幹擾
處於腎功能不全階段的患者,肌酐不是很高,維持病情穩定首要注意的是急性腎損傷的發生。
引起肌酐迅速升高,腎功能急性腎衰竭的常見因素,一方面是感染。導致血液內炎症因子增加,不斷損傷腎細胞,同時血液循環變差,整體出現急性進展。另一方面,藥物造成的腎毒性。多數患者會用到多類藥物,包括中藥、西藥、中成藥,聯合用藥必須要注意藥物過量的問題。由於腎功能受損後濾過率下降,通過腎臟代謝不及時或劑量大,反而會引起腎功能的損傷。
這兩方面腎友們需要多加注意,提升免疫力對抗感染的關鍵,同時嚴格按照醫囑用藥,不亂治療方案之外的其他藥物,增減劑量與醫生溝通,降低急性進展風險。
2、控制好高血壓等基礎性疾病
對於本身存在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痛風等慢性基礎性代謝疾病的患者,在延緩腎功能治療的同時,一定要先把基礎病控制好。基礎性疾病既是誘發腎病的因素,也是後續加速腎衰竭的原因之一。如果基礎病沒有控制好,既是肌酐降下來,病情穩定住,也容易反覆。
尤其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本身進展比較迅速,腎衰竭風險更高,一般對血壓、血糖的要求比其他人更嚴格,腎病患者將血壓維持在130/80以下,血糖空腹在6.2mmol/L以下,餐後兩小時在7.5mmol/L以下,對血管的壓力更小,血液流通性更有益,同時保障了剩餘腎功能缺氧的供應,進而延緩腎衰竭。目前應對基礎病的方法,即及時用藥調整,同時配合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的改善,基本可以控制穩定,同時更有益於保護好腎功能。
3、警惕嚴重併發症的偷襲
腎病的進展除了會受到腎臟之外的因素幹擾,病情本身進展導致的合併症及嚴重併發症也是不小的威脅。每個人腎功能受損程度不同,自身進展程度有差異,併發症發生嚴重程度也不同。
有些併發症喜歡悄悄地來,打我們個措手不及,比如突發性的血栓或栓塞,包括肺部等部位,都是很要命的,因此腎友們要注意定期複查血常規,還有高血鉀症、鈣磷代謝紊亂等電解質紊亂的情況,也會引起多種症狀,需要定期查血常規和血生化。最重要的部分患者出現乏力、心律緩慢、甚至心衰的情況,尤其老年患者比較突出。
肌酐處於200-300μmol/L的患者,雖然病情不是最嚴重的階段,但仍發生了腎功能不全,維持病情的穩定是關鍵,也要重視預防復發及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