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變現計:《風味人間》裡的蟹黃醬一夜成淘寶爆款,李子柒的網店6...

2020-12-0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不管是否情願,生活總在催促我們邁步向前。人們整裝、啟程、跋涉、落腳,停在哪裡,哪裡就會燃氣灶火。

陳曉卿也沒逃過被迫推著前進的宿命。作為《舌尖上的中國 1、2》的總導演,眼看著網際網路浪潮席捲各行各業,他終於也投身到這場轟轟烈烈的變革中來。

「敬告:卡片上的人即日起從央視離職,有給他寄好吃的,別再寄到光華路了,謝謝。」去年10月23日,陳曉卿在朋友圈發文,正式宣布告別央視。

離職後的陳曉卿帶著《舌尖上的中國 1、2》的原班人馬創立了北京稻來傳媒科技有限公司,並得到了騰訊的投資。

10月28日,陳曉卿團隊的網際網路首秀《風味人間》正式開播,根據數據顯示,這檔節目上線3小時便達到上億的播放量,豆瓣評分高達9.3分。

節目播放量和口碑爆棚,也不知道這是陳曉卿效應的又一次成功,還是「吃貨」觀眾們的勝利。

一、9.3分的《風味人間》,靠什麼俘獲人心

和《舌尖上的中國》主打故鄉的概念不同,陳曉卿這次把視野從中國拓展到了世界,《風味人間》的主題也延伸成了「人與地的故事」。

陳曉卿團隊的拍攝足跡遍布中國、法國、西班牙、越南、摩洛哥、秘魯、衣索比亞、伊朗……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風味人間》整部紀錄片中,中國內容佔70%,國外內容佔到30%,7集正片+1集花絮,按照國際紀錄片的的標配設置,每集時長50分鐘。

在已經播出的《山海之間》、《落地生根》、《滾滾紅塵》這三期內容裡,中外的美食往往交替出現,雜糅在一集裡。兩種不同的文化碰撞,雖各有風情,但又因為美食找到聯結,最終勾勒出「環球同此涼熱」的文化共性。

從安徽南屏村的火腿到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從江蘇太湖的大閘蟹到荷蘭艾瑟爾湖的毛腳蟹……有人戲稱,這部紀錄片其實講的是「舌尖上的世界」。

大家之所以這麼說,也正是因為它帶著深深的《舌尖》系列的烙印:陳曉卿任總導演、李立宏任解說、阿鯤任配樂,《風味人間》的畫面延續之前的精美風格,加上這次的超微攝影、顯微攝影、CG特效再現等新技術,都給觀眾造成了一定的視覺衝擊。

蟹油浸潤膏黃,只添加鹽與少量魚露輔佐,加薑絲、香醋,趁熱,一時異香滿口……一碗禿黃油拌飯,隔著屏幕饞倒了一大批網友。

一時間,話題「風味人間看餓了」被送上微博熱搜。

二、一期節目,淘寶同款美食銷量暴漲三倍

在製作禿黃油拌飯的鏡頭播出後,禿黃油瞬間成為淘寶爆款。在淘寶上輸入「禿黃油」,就能看到許多同款產品,並且很多店鋪的銷量還不錯。

強大的帶貨能力,是美食類紀錄片相比其他垂類的一個優勢。

在《風味人間》上線還不到24小時,淘寶上就有很多店鋪更新了文案,將商品名帶上了「風味人間同款」。淘寶上一家賣禿黃油的商家說,節目播出之後,店鋪的銷量就暴增了三倍。

隨著需求的不斷增加,禿黃油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節目播出後有的漲到了400 塊一瓶,而且沒有現貨。

除此之外,片中出現的巴楚蘑菇、龍鬚筍、燻馬腸、火腿等由於容易儲存、運輸便利,也在淘寶上熱賣。在淘寶輸入「風味人間」,就會跳出上百款商品。

其中銷量、數量最高的,就是」禿黃油「,由於這款下飯神器太火爆,甚至有人調侃稱老乾媽要涼……

美食節目的帶貨能力其實之前就被驗證過。同樣是陳曉卿團隊打造的《舌尖1》,播出後便帶火了螺螄粉、松茸、酸筍等一些地方特色美食,甚至金華火腿、青稞酒這樣的食物品牌在節目的帶動下品牌股價都有所上漲。

在網上,根據紀錄片購買相關食材的粉絲,一周內就湧現了近600萬人。

曾經百度搜索指數為0、在《舌尖2》裡播出後就賣出1000件的雷山魚醬,也成了淘寶熱銷商品。另外開化青螄、貴州香菇牛肉等,以及被西貝600萬買斷的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也在吃貨們的「跟風」下,順勢而起。

除了食材,有許多餐飲品牌也依靠在《舌尖》裡幾秒的鏡頭,就一夜走紅。

就連評分暴跌的《舌尖3》,也讓章丘鐵鍋賣到脫銷,在電商渠道的銷量同比增長了近6000倍。現在在某寶上搜索鐵鍋,還能看到其銷量排在第五,月銷量上萬件。

正如化妝品之於女性,數碼產品之於男性,在激發用戶購買熱情的能力上,美食對男性女性有著同等的誘惑力。一邊看片一邊下單,成為網際網路受眾的一大特徵,強大的帶貨能力,也是如今頭部美食垂直內容的共同能力。

三、美食內容創業興起,李子柒等網紅博主迎來春天?

內容帶貨,不僅僅只在傳統的美食紀錄片中,隨著各種網際網路平臺興起,美食類的內容也在不斷更迭。

最近這幾年,在美食垂直領域,大批短視頻創作者湧現,他們作品風格大多以短、平、快為主,迎合了特定的都市受眾群體喜愛。在網絡上,他們有固定的粉絲受眾,藉助自身的IP和流量,做起了電商生意。

說到美食博主創業,大家可能首先會想到的是古風美食博主李子柒。在百度百科上,李子柒的介紹是「微博知名美食視頻博主」,這個來自四川深山的姑娘在微博上有將近1500萬粉絲。

2016年3月,也就是papi醬爆火的同時,李子柒開始在微博發布古風美食視頻。她的視頻多以田園鄉村為背景,發布的多是自己烹飪的美食。不過這些視頻一直都不溫不火,直到2017年,她才開始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

此後李子柒發布的視頻一直保持穩定的流量,在美拍上的單支視頻播放量基本在 500 萬以上,公眾號也能保持十萬加的閱讀量。雖然自帶流量優勢,不過李子柒的品牌IP在前期並沒有進行商業開發。直到今年8月,李子柒才宣布自己的天貓店鋪正式開業,開始入局電商。

她的店鋪上線6天,店鋪銷售量破15萬、銷售額破千萬,在美食電商界創下令人羨慕的成績。除了通過短視頻內容推廣自製產品,與故宮聯合打造辣醬品牌,也成為李子柒的一條商業變現路徑。

日食記是常常被拿來和李子柒對比的另一美食IP。2013年12月,日食記創始人姜老刀上傳了第一期視頻節目「製作聖誕薑餅人」,在優酷和微博上獲得了強烈反響,2014年,他轉型運營 「日食記」 品牌系列短視頻。

有數據統計,如今日食記全網粉絲超過 3500 萬,集均播放量 2000 萬,成為頭部的美食IP。姜老刀和酥餅(一人一貓)也因為擔任《日食記》主角,早早走上網紅之路。相比李子柒,《日食記》也走簡約路線,但是更偏文藝、治癒。

創始人姜老刀接受採訪時透露,《日食記》的變現方式有電商業務和廣告業務兩種,主要銷售平臺是淘寶和微信小程序。除了線上,今年10月底,《日食記》的首家線下實體店也正式開業。

這幾年看似風光的美食短視頻,背後的入局者們卻面對著重重困境。雖然備受用戶追捧,但是他們在變現方面仍然面臨許多困境。

對於美食博主來說,受個人品牌風格限制,往往吸引來的受眾都是同一類型,目標用戶更精準,要影響到圈外的人,需要更大的運營成本。

另外對於創作者來說,美食節目的專業化程度更高,如果沒有相關的專業背景,難以在美食領域想要爭奪一席之地;就算是專業人士,也需要持續輸出優質、更具創意的內容,才能提升用戶粘性,否則很容易造成粉絲流失。

變現之路道阻且長,《日食記》所屬公司在拿到了數千萬元的B輪融資之後,也遲遲沒有新的動靜。對比商業化緩慢的《日食記》,另一家內容美食品牌《日日煮》在變現的道路上的步伐更快更堅定。

創始人Norma於2012年成立日日煮,以短視頻傳播為基礎,在全球74個國家和地區擁有5500萬的粉絲。相比《日食記》,日日煮的線下布局要早的多,在去年10月,其線下體驗店在上海開業。

在商業化進程中,日日煮打造了一個短視頻生態圈:開發APP,經營自主美食品牌,打造內容孵化平臺……不可以說「慢」的文化,推動了日日煮的高速發展。

隨著野食小哥、華農兄弟等更多美食博主入場,美食短視頻領域的戰火更加猛烈。隨著挑戰升級,創業者們如果找不到正確的商業模式,那麼等待他們的,只有優勝劣汰。

四、講好人們想看的故事,才能做好賺錢的生意

不管是《風味人間》,還是李子柒、《日食記》等網紅美食博主,內容始終是驅動變現的第一動力。

在《風味人間》裡,打動觀眾的是一個個串聯起來的故事,或關於人文風俗,或關於家庭溫情,或是關於故土情懷,又或者是關於理想和勇氣……這些充滿人情味的故事,才是吸引受眾的關鍵。

因為這些故事,蘇州那對夫婦的蟹殼黃燒餅鋪又多了些慕名而來的顧客,王六十的石子饃被更多南方人熟知,那個年輕的90後鏢魚少年,用連續數天與海搏鬥的經歷,告訴觀眾旗魚有多珍貴。

紀錄片一幕幕精美的畫面能給味覺一時的刺激,但是遠不如故事帶給人的精神影響來的深遠。

這一點在李子柒和姜老刀身上同樣適用。儘管選擇拍攝的場景相去甚遠,但其實兩者的受眾有一定的重合度,這些受眾大部分是年輕的都市白領和學生群體。

有人喜歡李子柒,喜歡從她寧靜的田園生活裡獲得一點理想生活的慰藉;有人喜歡《日食記》,是想從繁忙的工作和學習中脫離出一會,感受人間煙火的氣息。

他們之所以能打動受眾,是因為兩者都察覺到了現代都市人的孤獨感和焦慮感。在越來越快的網際網路時代,人們渴望慢下來,這也是為什麼《親愛的·客棧》、《中餐廳》、《嚮往的生活》等慢綜藝節目興起的原因。

隨著優質內容的積累,網紅博主們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品牌IP。很多時候,人們購買李子柒和姜老刀的美食產品,有時候並不是因為真的需要,而是出於對理想生活的嚮往。

他們作為「精神偶像」,開始取代購買需求,在粉絲們的消費行為裡逐漸佔據主導作用。

結語

中國是非常注重「吃」的國家,根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我國的餐飲市場規模達到3.9萬億,今年海底撈也成功上市,食物裡隱藏的商機,還遠遠沒有被挖掘出來。

面對如此大的一個市場,對於在美食領域紮根的內容創業者們,創意、品牌IP、精準的受眾定位都缺一不可。

另外抖音、快手等新生代網際網路平臺的興起,對內容創業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們是否能在這一波網際網路浪潮中脫穎而出,一切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作者:十一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d295-2hb69Opp-CCCrJ_2g

本文來源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創業邦,作者 @十一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親測:網紅蟹黃醬,這道美味一口便入魂!
    #相信大家都知道去年一部紀錄片火了,它就是陳曉卿導演的《風味人間》,相信看過的人大多數都被裡面的美味饞哭了吧?製作工藝品和唯一佳的這款蟹黃醬據說比一般網紅的蟹黃醬製作手法上會更加的精湛,是由五星級大廚掌勺,在不添加明膠和鹹蛋黃的情況下,足足用了6隻母蟹精心熬製而成。· 源頭好原料為了保證螃蟹的品質,特選有著優質水源的滆湖大閘蟹,這樣才能保證螃蟹健康的生長。為了能讓蟹膏蟹黃膏脂肥美,漁民堅持不加任何飼料、以新鮮水草、活蝦、小魚餵養,大閘蟹的夥食。
  • 李子柒建螺螄粉廠,「個人IP」爆紅後的品牌化之路
    帶貨天王李佳琦,曾創造出2分鐘內售空26000箱螺螄粉的歷史記錄;陳赫的抖音直播首秀,在短短8分鐘裡售出6.6萬袋螺螄粉,成交額237.6萬。社交媒體上各種關於螺螄粉的段子、各路主播的吃播視頻、明星們的微博助推、電商平臺推出的地域美食地圖和榜單等,不斷激發年輕消費者的體驗訴求,對螺螄粉的銷量起到了強大的帶貨效果。  而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居家隔離成為常態,於是各類方便速食品成了許多人的心頭愛,特別是螺螄粉,異軍突起,火遍全網,幾乎賣到脫銷。
  • 一年淨賺1.6億,「最強網紅」李子柒打敗2000家上市公司
    Youtobe粉絲799萬,單條視頻播放超4000萬次12月6日一大早,網紅李子柒登上了微博熱搜。作為一名擁有2177萬微博粉絲的美食視頻博主,李子柒上熱搜並不稀奇。但顯然,這一次的熱度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幾乎全民都在熱議,她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事情起源於她在全球視頻網站YouTube上的爆紅。
  • 《風味人間》勾勒世界美食地圖
    上周日(4月26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正式上線,並在浙江衛視同步播出。  《風味人間》勾勒世界美食地圖 全球觀眾開啟探索之旅  如果說《風味人間》第1季是在全球視野裡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那麼第2季便是從食物的連接中窺見全球美食的奇觀。
  • 李子柒:沒有一夜爆紅一夜暴富,安靜與美好才是她的真正底色
    李子柒:沒有一夜爆紅一夜暴富,安靜與美好才是她的真正底色李子柒:視頻裡的眾多彈幕,說明很多人把她當作美好幸福的象徵春分時節,漫山遍野鮮花盛開,李子柒一襲紅衣,踏馬而來。馬身上馱著籮筐,脖子裡的也叮叮噹噹,似乎和它的主人李子柒一樣,滿眼歡喜,滿身雀躍。
  • 旅行吃貨|風味人間2美食地圖
    《風味人間2》,第一集播出後豆瓣評分就上至9.5分,初看之時就忍不住大讚。從山間到大海,從城市到鄉村,從國內到國外,極致鋪開了人間風味的宏大敘事。所有文案、鏡頭、配樂,都優美親切自然而且還原出了本鄉本土的味道。
  • 《風味人間》裡這種有毒的鯊魚肉,吃著還很臭,卻是冰島美食
    發酵鯊魚肉在《風味人間》中,我們來了一場環球旅行。發酵過程和多數發酵食品一樣,發酵賦予了鯊魚肉特殊的風味,酸臭是自然的。第一次吃這種肉時,多數人都接受不來。這種鯊魚肉,還被專門搜羅世界上各種噁心食物的博物館收錄了。光是聞著氣味就犯噁心,吃起來更是不可描述。
  • 李子柒螺螄粉吃出刀片、蒼蠅、蟑螂、橡皮筋等,這是涼涼的節奏?
    她的店鋪裡,螺螄粉算是最為熱銷的產品。 實在是因為李子柒淘寶店裡的螺螄粉,頻頻出事。 之前有人在螺螄粉吃出蟑螂,事情鬧大後,李子柒團隊跑來公關,讓當事人刪除帖子,還回應說是黑粉在帶節奏。
  • 盤點《風味人間》中讓人又愛又恨的美食——發酵鯊魚肉
    《風味人間》裡的鯊魚肉不僅含有一定量的毒素,吃著還有臭豆腐的味道,卻被稱之為冰島不可多得的美食,很好理解冰島人的口味,就如同我們常說的鯡魚罐頭、榴槤和臭豆腐,就會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愛吃的人非常愛吃,不愛吃的人味道都無法忍受。
  • 《風味人間》第2季美味紛呈魅惑人間
    網易娛樂6月8日報導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第七期「香腸萬象集」,已於上周日晚21:20上線,浙江衛視同步播出。隨著本季節目漸入尾聲,《風味人間》第2季描繪的全球美食圖景愈發清晰——從崖蜜到魚子顆粒,從廟堂到市井鄉間,鏡頭跨越山川湖泊,生動展現了地球上多元的風土人情。
  • 如何做好淘寶網店基礎
    各位學員大家好,我是你們熟悉的弘毅老師,接下來我要給大家講解的內容是:如何做好一家淘寶網店的基礎。如果你覺得弘毅的文章對你有用,別忘了關注我!我目前已經入駐學開淘平臺電商專家,有什麼不懂的網店問題,歡迎隨時撩我!
  • 李子柒or小森林,你pick誰?看完助您下飯愉快~
    說到中國的小森林,我們會想到李子柒。霧氣氤氳間,山花爛漫時,她一身紅衣策馬而來。原始的食材經雙手點綴,山藥桃花丸、蘿蔔花糕、櫻花缽仔糕,甜美的氣息即刻撲面而來。圍繞「李子柒現象」的爭議,其一認為這是團隊包裝的文化網紅,真實的小農生產很難如此優雅而享受,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其二是唯美浪漫的田園風格,是否當得起文化輸出的典型。
  • 熱評丨我也蠻自豪,因為我就是李子柒作品背景裡的一個點
    但其實,她就在我的網絡生活裡,一旦進入就從未離去。李子柒是四川綿陽人,我也曾去過一次那裡。但就那一次,自己就深深地喜歡上那裡。客觀講,綿陽確實漂亮,如果給全國的城市打分,綿陽一定位居前列,但這絕不是李子柒火的原因。我是走馬觀花,喜歡那裡的江河縱橫,喜歡晚上坐在江邊喝夜啤酒,喜歡李白故裡的文化底蘊,但我成不了李子柒,因為她愛綿陽深入到這裡城市鄉村的血脈裡。因此,我說李子柒就是余光中。
  • 風味人間陳曉卿,這個讓我一想起就流口水的男人
    是的,《風味人間》。這一檔由原《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導演陳曉卿執導的紀錄片,同離開央視加入騰訊的陳曉卿一樣,在吃貨中依然擁有超高人氣,平臺不同,卻依然懷抱精彩。說說陳曉卿,這個現在讓我一看到就會不自覺流口水的男人。關於陳老師愛吃,一直流傳著一個段子般的真事。
  • 李子柒摘南瓜做美食,誰留意菜園裡的景色了?她的生活真讓人羨慕
    提起李子柒,我想大家對她都是不陌生的,李子柒是一位美食博主,她經常分享一些自己製作的美食,在視頻中也是能看到她家大概的樣子,她住在農村,自己將家園打理得像個世外桃源似的,不僅有花園還有果園還有一個大大的菜園子。李子柒摘南瓜做美食,誰留意菜園裡的景色了?她的生活真讓人羨慕!
  • 多家淘寶金冠店跑路 涉銷售數萬件的爆款店
    但是到了11月6日的時候,有人在供應商的微信群裡說,「阿勇跑了,辦公室人去樓空」。當日,阿勇負責攬貨的網店的貨物已經全部下架了。當晚,張曉再次趕到龍洞的這棟居民樓,倉庫的門已經鎖上了。前來追債的人已經黑壓壓一片。此時,阿勇的電話已經打不通了。張曉透過窗戶看見,空無一人的辦公室,只有一臺監控電腦仍然亮著。
  • 李子柒為做好蛋黃醬,提前大半年,從孵化小鴨子開始準備,佩服!
    李子柒為做好蛋黃醬,提前大半年,從孵化小鴨子開始準備,佩服!李子柒是一位很火的美食主播,經常在網上發布一些美食視頻,深受大家的喜歡。在這次視頻裡,她給大家演示了製作蛋黃醬的過程。然而李子柒不一樣,她居然提前大半年開始,從孵化小鴨子準備,真心讓人佩服。在2018年夏天開始,李子柒準備了一些鴨蛋,放在雞窩裡,讓老母雞代為孵化。說到這裡,有人會很詫異,為什麼讓母雞孵化鴨蛋?母鴨呢?其實是這樣的,因為鴨蛋孵化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而母鴨沒耐心,坐不住,經常亂跑,於是就辛苦老母雞代勞了。
  • 蛋與卵奇妙風味來襲《風味人間》第2季食出新精度
    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與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第六期「顆粒蒼穹傳」,將於今晚21:20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浙江衛視同步播出。隨著本季節目播出至後半程,美食間的化學反應得到充分釋放,節目不只在社交平臺頻頻刷屏,更贏得無數「吃貨」點讚好評。
  • 《風味人間》火了蘇州禿黃油拌飯
    《風味人間》火了蘇州禿黃油拌飯禿黃油拌飯陳曉卿團隊帶著全新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歸來,首集「山海之間」上線贏得不少吃貨捧場,豆瓣評分刷到9.4分。網友可謂「愛恨交織」,禿黃油拌飯、大閘蟹、火腿都成了觀眾淪陷「重災區」。讓記者來為你起底,這深得吃貨心的蘇州禿黃油拌飯。「舌尖上的世界」來了在「後舌尖時代」,美食節目還能玩出什麼花樣?《舌尖3》曾引發全民吐槽,常識性錯誤、科學誤讀等槽點至今想來還令美食界心有餘悸。
  • 李子柒的玫瑰花收穫了,做出8種美食,人美廚藝高,難怪那麼火
    「李家有女,人稱子柒」,人們從這簡短的介紹中熟識了美食紅人李子柒,在這喧囂的塵世中,不論春夏秋冬她都可以按照時令做出不一樣的美食與大家分享。在視頻中,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瓢飲一簞食,一年四季在一日三餐中流轉更迭,讓人看到了勞作帶給人的美好與生機,收穫1000萬+粉絲,被人稱「東方美食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