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慣好萊塢迪斯尼、夢工廠、皮克斯等廠牌出品的3D動畫,再去看法國動畫片《大壞狐狸的故事》,心頭如沐春風,在座椅上跟著小孩子笑得花枝亂顫,全身心的享受,就像吃慣了大魚大肉,去吃清淡小吃,會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樸素美。極簡、淡雅的水彩手繪畫風,會讓人想起八十年代中國的老動畫電影。
中國老動畫電影裡的極簡線條,浪漫氛圍,純淨童心,對意境追求,在《大壞狐狸的故事》裡面幾乎都有了,看片的時候,腦海全是小時候看過的《熊貓百貨商店》《過猴山》《雪孩子》《九色鹿》《小蝌蚪找媽媽》這些片子,純天然的童心全世界都是相通的,不在於3D或2D。
《大壞狐狸的故事》影片節奏把握精巧,三幕式「戲中戲」的講故事方式,活潑可愛,既幽默逗樂,又在敘事上別出心裁,從頭到尾溫暖貼心,但不至於太低齡幼稚,大人看著也覺得舒服。
「送子記」、「壞狐狸的故事」、「拯救聖誕節」三幕故事,都有天真無邪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童心童趣,就像看一段安徒生或者格林童話。
其中,第一幕「送子記」的故事在西方世界流傳著很多版本,早已是家喻戶曉,前幾年皮克斯公司的動畫短片《暴力雲與送子鸛》就曾感動很多人,這一次《大壞狐狸的故事》依然呆萌有趣。
最難得的是「送子記」這一段還加入了中國元素,在一聲聲糯軟的法語中,在清新淡雅的歐洲森林、城堡和農場周圍,突然冒出一個講漢語的傢伙,一下子「笑果」驚人,奇趣,好玩,而且不顯突兀,這隻猴子估計是孫悟空附體,神頭二五,上竄下跳,說話做事透著一股機靈勁兒。
第二幕「壞狐狸的故事」裡「認賊作父」的三隻小雞,蠢,萌,呆,從一顆顆新鮮雞蛋,被狐狸孵化出來,變成一隻只活蹦亂跳的小雞仔,等著小雞長大養肥再吃肉的狐狸,也良心發現,變成了一隻善良的狐狸,跟大灰狼鬥智鬥勇,最後還和雞媽媽聯手成為了小雞仔們的保育員。
第三幕「拯救聖誕節」,故事推進方式看似尋常,聖誕老人存不存在的疑問,不算新鮮,兔子和鴨子以為自己誤殺了聖誕老人,決定自己充當聖誕老人,去派送禮物,懶散的保安狗也加入了這個行列,但是故事快結尾時,卻來了一個小反轉,原來,聖誕老人是真實存在的!
《大壞狐狸的故事》不複雜,卻每一幀都不鋪張浪費,在全世界都追逐3D動畫的時候,可能只有日本和歐洲是另類,他們的動畫電影不去追逐炫目的工業製作質感,迎合全球化商業主義浪潮,依然堅守古樸人文的精神,以簡單的態度創作,從創意上、情趣上打動觀眾,以手工作坊一樣的做工讓觀眾醉心於其中。
這些年,《海洋之歌》《輝夜姬物語》《我在伊朗長大》《貓在巴黎》《瘋狂約會美麗都 》《我在伊朗長大》《養家之人》等歐洲和日本動畫電影,票房上不及好萊塢大製作,卻自有一批忠實擁躉。喜歡這些片子的人,肯定也會喜歡《大壞狐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