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一旦吃肉會發生什麼?幸運的沒事,不幸的,就屍橫遍野!

2021-01-09 八兩科學

河馬是非洲最危險的動物,和獅子、豹和鱷魚的危險不同,河馬的危險來自它們的侵略性、強烈的領地觀念,而不是對肉的渴望。過去很長時間裡,河馬被認為是食草動物,不是食肉動物。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了河馬並非屬於純食草動物,它們還吃肉,吃動物屍體的行為很普遍,例如斑馬、大象、羚羊,甚至其他河馬等。那河馬到底是食草動物還是雜食動物呢?

其實食草、雜食、食肉動物的基本通用準則,不是動物一會吃什麼一會吃什麼決定,而是和它們的食譜比例、消化系統和適應能力有關。舉個例子,食草動物經常會因其體內缺乏鹽分或某些礦物元素,從而去啃動物骨頭、舔石頭等等,不能因此就將其歸為雜食動物。同理,河馬也一樣。雖然河馬也吃肉,但河馬的主食還是草,所以河馬應該屬於食草動物。

而河馬吃肉會出現什麼狀況呢?幸運的沒事,不幸的就會把自己搭了進去,一時屍橫遍野。

河馬吃草也吃肉,而且吃的肉比我們想像的要多!

河馬大部分時間都在水中度過,但一到夜間,它們就活躍在水生境的周圍土地以吃大量青草、水生植物和木本植物,每晚可以吃下約40公斤的草食。在圈養期間,河馬也喜歡吃水果(西瓜)。在此過程中,得益於其張開的嘴巴和非凡的咬合力(每平方英寸20磅),西瓜一咬即碎。

其實科學家以前已經注意到河馬吃肉,但當初認為河馬吃肉只是個例,群居動物某些個體中有異常行為並不罕見。不過近年來科學家收集到的案例,打破了河馬純素食動物的固有觀念。

1995年,美國阿拉斯加大學生物學家約瑟夫·杜德利(Joseph Dudley)首次在辛巴威萬基國家公園(Hwange National Park)記錄了河馬吃肉的過程。此後他收集了河馬吃黑斑羚,小象甚至河馬的證據。儘管河馬吃肉事件少於十二起,但這些現象從南非到烏幹達都有出現。而隨著網絡和手機的發展,達德利的觀察只是冰山一角,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觀察這些以前沒有記載過的河馬「異常」行為。

根據近年的觀察分析,河馬吃肉不是局限在某個地區的特定個體,而是廣泛出現在東非、南非的旱季時期,在河馬種群裡屬於低頻現象。換句話來說,一到旱季,東非和南非都有可能出現一群河馬圍在一起吃肉的情形。

為什麼河馬在旱季會吃肉?

營養物質的缺乏?還是河馬的食肉傾向所致?科學暫時還未能確定是什麼因素導致,而這行為並非突然出現,只是過去一直被忽略了而已。但可以肯定是,河馬是能吃肉的。相信大家在看到河馬那巨大的顎骨和尖銳的獠牙時,就不會驚訝河馬能不能吃肉了。

事實上,河馬和其他大型食草動物以植物性飲食為主,它們的內臟和生活在其中的微生物適合於發酵和消化大量植物纖維。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食草動物不能在菜單上添加肉類,比如羚羊、鹿和牛也會吃腐肉、鳥蛋、魚類等等。而食草動物並非不想吃肉,只是受生物力學的硬體限制,沒有爪子和裂齒等,難以捕捉獵物罷了。但是河馬不受生物力學的限制,其身軀龐大、頜骨粗大、犬齒發達、嘴巴寬大,堪稱是食草巨獸中的異類。

值得一提的是,河馬吃的肉絕大部分屬於腐肉,很少看到河馬主動捕食活生生的斑馬或羚羊;其中出現主動攻擊食草動物的現象,大多是河馬強烈的領域觀念所致。相反,我們時常會遇見河馬攪局了鱷魚的捕獵,拯救過不少角羚和斑馬。所以如果將河馬定義為雜食動物,那同樣也會啃骨頭的牛、鹿又應該怎麼如何定義?

河馬吃肉釀禍,一吃死一群!

河馬吃肉的原因找不到,但是河馬吃肉的後果卻十分悲慘。據近百年來的記錄顯示,非洲爆發過多次河馬大規模死亡事件。僅烏幹達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QENP),就曾在1937年、1959年、1962年、1991年、2004年和2010年發生過河馬大規模死亡事件。其中2004年的死亡數量尤其龐大,而且時間持續到第二年,導致大約15%的河馬死亡。

毫無例外,這幾次河馬大規模死亡均由炭疽病引起。

炭疽是炭疽桿菌引起的疾病的稱呼,非常古老,至今從未消失過。而炭疽桿菌天然存在於泥土之中,而且其芽孢休眠期很長,可長達200年。而食草動物是炭疽的天然宿主,炭疽的芽胞會被食草動物攝食後進入其體內,出芽成繁殖體,然後大量繁殖,最終引起宿主動物的敗血症及休克和死亡。

不過令科學家疑惑的是,炭疽是如何盯上河馬的呢?畢竟炭疽導致的河馬大規模死亡事件通常只出現在旱季時期。

曾有專家猜測是水源感染,河馬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水裡以及需要大量補充水分,受感染的機率更高。但是有動物學家反駁表示,炭疽通過水源傳播不常見,而且河馬的皮下腺體分泌的紅色黏液具有一定的抗菌性。不然以河馬好鬥的個性,皮膚常被劃傷的情況下,常泡在水裡的河馬早就傷口感染掛了。

雖然細菌可以感染傷口引起皮膚炭疽,但研究人員從感染炭疽病的河馬表現出不同尋常的特徵分析,河馬吃了受炭疽病感染的屍體,尤其是其他河馬的屍體才是它們感染炭疽熱的關鍵。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烏幹達2004年爆發的炭疽疫情,當時發生地點鄰近卡津加運河(Karzinga Channel)的喬治湖(Lake George),這條運河連接了伊莉莎白女王國家公園裡的愛德華湖(Lake Edward)與喬治湖(Lake George),而感染炭疽病的河馬從上遊的喬治湖流到下遊的愛德華湖,受感染的河馬數量不斷增加,很多河馬都在啃食同類的屍體。死得越多,吃得就越多,死得也越多,惡性循環,屍橫遍野。

而在炭疽爆發導致大量河馬死亡時,雖然少數野牛等其他動物也會受到波及,但總體而言,它們的發病率並不高,好像就專門針對河馬似的。更神奇的是,鱷魚似乎對炭疽有抗體一樣,每次面對大量感染炭疽死亡的河馬屍體,鱷魚如同迎來了一場堪比食草大軍遷徙的盛宴。

最後:

河馬吃腐肉屬於異常行為,按道理,那麼多年了它們應該已吸取了教訓才對。但現實恰恰相反,就為了嘗一口肉,有些河馬連命都搭上了......奇哉!怪哉!

相關焦點

  • 河馬是食草動物還是雜食動物?河馬吃的肉比想像中要多,但吃肉或致其屍殍遍地!
    過去很長時間裡,河馬被認為是食草動物,不是食肉動物。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了河馬並非屬於純食草動物,它們還吃肉,吃動物屍體的行為很普遍,例如斑馬、大象、羚羊,甚至其他河馬等。那河馬到底是食草動物還是雜食動物呢?  其實食草、雜食、食肉動物的基本通用準則,不是動物一會吃什麼一會吃什麼決定,而是和它們的食譜比例、消化系統和適應能力有關。
  • 食草動物可以吃肉嗎?河馬試了一下,結果屍殍遍地
    河馬攻擊過河的黑斑羚 河馬確實會吃肉,每當有倒黴的角馬或羚羊被一隻河馬殺死,一群河馬都會一擁而上,分而食之 所有獸類和多種鳥類都有可能罹患這種病,而大型食草動物最易感染,河馬也是這種病的易感對象。烏幹達大裂谷湖區的河馬種群頻繁發生炭疽疫情,僅伊莉莎白國家公園一處,就分別於1937年、1959年、1962年、1991年和2004年發生了五次由炭疽熱引起的河馬大規模死亡事件。
  • 明明一個吃肉一個吃素,鱷魚卻害怕河馬,這是什麼原理?
    這裡的優勢不限於它是食肉動物還是食草動物,畢竟很多食草動物也沒有什麼天敵,因為它們的體格龐大,同時攻擊力也很強。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非洲草原的「食草界霸王」——河馬。最喜歡攻擊人類的動物之一提到河馬,很多人都會想到動物園中長著大嘴,外表看起來憨憨的它們,不過事實上,如果你在非洲大草原上探險,一定要遠離河馬,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同時看到了獅子和河馬,那麼,建議你寧可靠近獅子也不要靠近河馬,雖然它們不吃肉,但是它們每年殺死的人類數量,可要比獅子多不少。為何河馬喜歡攻擊人類呢?
  • 染上炭疽病的非洲河馬,為何會開始吃肉,變成食肉動物?
    染上炭疽病的非洲河馬,為何會開始吃肉,變成食肉動物?而對於這樣的動物,往往都是沒有天敵的,而能夠制服它們的也只剩下病毒了,在非洲,每年都會有大量的河馬感染炭疽病,而且情況也是越來越嚴重,這主要也是因為河馬是屬於群居性的動物,所以在極具感染性的炭疽桿菌面前,生活在一起的河馬,基本上不可能逃掉,而且讓人感到詫異的是,染上了炭疽病的河馬,居然開始吃肉了,尤其是同伴的屍體,難不成還變成了食肉動物。
  • 河馬本來吃草,感染炭疽病就變成喪屍般的食肉動物,為什麼?
    河馬感染炭疽病主要在旱季,這時候大量河馬高密度集中在少數水體中,很容易傳播病菌。02河馬吃肉和炭疽病食草動物能不能吃肉,吃了肉能不能消化?答案是肯定的。與草料中大量纖維素相比,肉食中的蛋白質和脂肪更容易消化,營養價值也高出許多。
  • 關於河馬你知道多少,河馬吃肉還是吃草?很多人都記錯了
    小編覺得很有可能是其憨憨溫順的性格很是惹人喜愛,而且給人一種笨笨的感覺,所以才會顯得很可愛,河馬在我們的印象裡都是吃些青草等植物來保證自己每天的需求,可是據科學家研究發現河馬也是愛吃肉的哦,具體是怎麼回事呢?跟隨小編來為大家揭開謎底!
  • 吃肉的鱷魚為什麼會懼怕吃草的河馬?河馬:你還真當我是吃素的?
    在非洲,河馬每年殺死的人比獅子以及豹子加起來都多,雖然河馬是食草動物,但它們經常欺負鱷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河馬與鱷魚如果你去非洲旅行,那麼靠譜的導遊一定會告訴你:遠離河馬的棲息地,這是因為河馬非常具有領地意識,一旦有生物誤闖入它們的地盤,它們將會對該生物發起攻擊。
  • 河馬有5釐米厚皮,遠超獅虎的咬合力,但它一樣「生存艱難」
    特別是河馬,它本身皮糙肉厚,又多生活在水中,沒事還欺負欺負鱷魚,怎麼看都不像是「生存艱難」吧?反而有些愜意! 在斑鬣狗眼裡,只要它們數量足夠多,沒有什麼不能成為獵物。 而在自然界,體型越龐大一般以預示著它們約缺乏靈活性。所以如河馬這般體型的動物大多會在這種情況下衝向對手,首先發起進攻打亂對手節奏,為逃跑爭取機會。因為一旦陷入持久戰,體力耗盡之後,結構可想而知。
  • 人生的幸運和不幸!
    每個人都渴望著能中彩票頭等獎,然後一夜暴富,中頭等獎是一件概率非常小的事件,當它發生在你的身上的時候你會感到無比的幸運,上帝正眷顧著你,給了你一筆巨大的財富,這是我們認為最大的幸運!當你外出時遇到車禍的時候,你會感覺自己非常的不幸,但車禍發生的機率也是微乎其微的,這下我們可以看出,同樣的兩件小概率事件,一件是幸運,一件卻成了不幸,從概率上看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所以你渴望中彩票一夜暴富的同時,車禍也有可能眷顧著你,因為同樣是小概率的事件,因為你獨一無二,所以都有可能奇妙的發生在你的身上。
  • 憨憨的河馬可愛嗎?現實中不僅吃肉還力大無窮
    河馬是很多小朋友最喜歡的動物之一,看起來憨憨的,還總是會打哈欠,喜歡吃草,但河馬真的是這樣嗎?你對這些巨獸的了解有多少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河馬不光吃草,還可以吃肉。河馬其實是雜食主義者,大多是食草的但偶爾也吃肉。曾被拍攝到河馬在靠近水的地方吃腐肉,甚至一隻成年河馬還會吃小河馬。河馬是非洲最危險的動物之一。
  • 為何吃草的河馬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鯨魚是我兄弟
    鱷魚不僅是頂級掠食者,而且在內陸水域是獨佔性的掠食者,幾乎可以殺死任何動物,但在海洋中它翻不起什麼浪花來。為什麼說是「幾乎」,因為海中巨無霸鯨魚有一個「遠房」兄弟也生活在內陸水域之中,是鱷魚完全不敢招惹的存在——河馬。河馬的背景一說起河馬很多人認為它是和馬豬牛羊比較接近,實際上化石記錄、DNA、分子生物學、血液蛋白等證據都顯示河馬離鯨豚類比較近。
  • 為什麼吃素的河馬咬合力會超過鱷魚,每年殺死的人會超過老虎?
    在非洲草原的河流邊,如果你不小心遇到了一隻河馬,即使你沒做錯什麼,也可能惹怒它,因為河馬具有領地意識,它們會用糞便標記自己的地盤,一旦你闖進了它的地盤,它會把你當成入侵者一樣攻擊
  • 鱷魚遇上河馬,一旦打起來!結局會是怎麼樣?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生活在河流中的可並不只有鱷魚,還有體型龐大的河馬。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鱷魚和河馬乾架,它們誰的勝率會高一些?鱷魚,古老生物中的「活化石」鱷魚,是一種食肉性卵生水陸兩棲爬行動物。通常生活在淡水中(鱷魚也可以生活在海裡為鹹水鱷就是最好的例子),它們大多勝過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河流、沼澤或是湖泊等有水域的地區。
  • 吃草的河馬為何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真當我是吃素的?
    鱷魚是淡水殺手,河馬親緣最近的兄弟也是魚,是一口可以吞了鱷魚的鯨魚,可見河馬之所以兇悍也是有背景的。對於人類來說,相較於河馬,我個人認為鱷魚更為危險,河馬會光明正大告訴你:我要吃你!鱷魚不可怕,就怕鱷魚有「文化」,它是水下精明而又陰線的獵人,兩隻小眼睛浮出水面,獵物一過來就突然張開血盆大口。河馬嘴張的不比鱷魚小,但卻是不同畫風。
  • 吃草的河馬為何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真當我是吃素的?
    對於人類來說,相較於河馬,我個人認為鱷魚更為危險,河馬會光明正大告訴你:我要吃你!鱷魚如果發現成年河馬對它有攻擊的意圖,它的內心是顫抖的,但它們如果碰到孤單的小河馬,往往食物的美味會讓它們衝昏頭腦B:鱷魚幾次被河馬含住,也沒受什麼傷害,看來要以平局收場嗎?
  • 烏幹達女王國家公園的喪屍河馬,同類相食,一年損失15%的河馬
    我們都知道河馬是草食性動物,怎麼會有喪屍河馬呢?這還得從我們的「傻憨憨」習性說起。你以為憨憨的河馬只吃草,它也吃肉。,真要命,河馬吃肉更像是熊貓一樣,熊貓平時只吃嫩竹,偶然看見動物的屍體也會吃掉,野生熊貓餓極了還會去下山抓村民的羊吃,屬於雜食性動物,河馬也一樣,這貨不僅愛吃肉,還喜歡吃同類的屍體,同類的內臟是他的最愛。
  • 河馬"可愛"大熊貓"憨厚" 別以為它們是「吃素」的
    河馬、斑馬、駱駝、鴕鳥、袋鼠、黑猩猩、大熊貓……貌似憨厚或可愛,其實很危險   日前,一位中國女遊客在非洲遭河馬襲擊,不幸身亡。其實一直以來,各旅遊區、動物園的數字統計中,「食草動物」造成的傷亡數字一直高於看上去兇神惡煞的「食肉動物」。
  • 韓劇《又是吳海英》,文晸赫遵從內心,把不幸變成幸運
    在劇中拉凳子撩女主片段,依舊會讓人心跳加速。2016年跟徐玄振主演《又是吳海英》,文大大的顏值又一次徵服了粉絲。這部韓劇主要講述能預知未來的男主樸道京(文晸赫 飾)和普通吳海英(徐玄振 飾)之間的愛情故事。01.「超能力」男主,遵從內心選擇所愛當愛情來臨時,即使知道會有不幸的事情發生,是否會影響你對情感的付出呢?
  • 夢見聚餐吃肉 夢見聚餐吃肉是什麼意思
    夢見聚餐夢見和幾個人一起聚餐,他們卻不吃,會大難臨頭。夢見許多人聚餐,將會有非常大的幸運來臨。如果聚餐地點是在自己的家裡,則是家裡將越隆盛的吉夢。商人夢見聚餐,表示最近將會與人合作,並且能夠把生意談好,賺到一大筆錢。
  • 非洲河馬傷人事件多 肯亞河馬被擊斃引爭議
    8月12日晚,攻擊遊客的河馬被擊斃。這起不幸的事故,以及肯亞相關部門的處理卻引發了多種爭議。這起不幸的事故,以及肯亞相關部門的處理卻引發了多種爭議。     河馬 東方IC 資料圖     「攻擊中國遊客的河馬就是去酒店附近覓食的。這不是第一次了。」 奈瓦沙湖船主協會主席大衛·基羅稱,「我們看著湖邊人和動物的衝突日益增多,這主要就是人類吞掉動物棲息地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