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園
今天是第10個「全球老虎日」;今年的主題是:成為老虎守護者。
虎日思虎。我曾去各種場地看過老虎,特別是北回歸線上的綠色翡翠閩西梅花山中國虎園,我去過多次,去年底的我陪同媒體人再次造訪中國虎園讓我萌生了新想法。
我站在中國虎園的門口,負責人介紹說,許多的來賓都把中國虎園讀錯,讀成中國虎園,其實是中國虎,園,中國虎之園的意思。
中國虎是中國特有的老虎,最早在福建的廈門發現,發現者看到老虎生活在鼓浪嶼島上,中國虎的水性很好,是貓科動物中蹦跳能力比較弱,但是水性比較好,水中遊泳本領強,時而看到老虎從鼓浪嶼泅渡到廈門島上覓食,根據發現地虎產地而命名為「廈門虎」,後來,廈門虎在世界貓科動物研究界聲譽日隆,被稱為「中國虎」。
據最新權威發布:1949年建國初期,中國還有4000隻華南虎,在隨後的幾十年間,這個數就減少了99%,在1986年後就再沒有確切的野生華南虎記錄了。
1980年代末,美國的專家來閩西梅花山腹地科學考察,發現了華南虎的樹掛,認為還有野生華南虎在梅花山活動,給世界貓科動物研究界,甚至全人類帶來福音,極度瀕危,比大熊貓還瀕危的華南虎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1990年代,福建龍巖市政府申請把梅花山列為國家自然保護區,很快獲得國家林業局批准,成為首批國家自然保護區之一。當然,梅花山中寶貝很多,有句當地的流行語叫梅花十八洞,洞洞有寶貝。
不過,再大的寶貝,最傳神的故事莫過於梅花山藏虎,我曾幾次去梅花山中,但是都不敢去腹地,誠惶誠恐,為虎所懼。
20世紀初,龍巖市政府又作出了一項令全世界關注的決策,舉全市之力,創建中國虎園。中國虎園,建成後我與方方面面的人士,數次前虎園參觀訪問,多次都想更近距離接觸老虎,但是都未能如願,這次去終於如願。此前,我們是通過聲音,招手,給食物,吸引中國虎從圍欄內的遠處,向我走來。這次,我改變了青睞的方式,掌握了老虎的習性,老虎的野性,老虎的本領,據說,老虎吃人,喜歡直接咬人的脖子,我坐在圍欄網的牆腳下,老虎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慢慢向我靠近,再在我旁邊,伺機觀察,目標評估,沒一會兒,中國虎發威了,一騰身,後腳蹬,前腳躍,撲騰在我背後的鐵網上。雖然三層鐵網,絕對安全,但是還是被中國虎的兇猛,來勢,虎嘯嚇了一跳,我趕緊往外起身,遠離虎口。
中國之虎的虎威虎口,領略了才知道它的厲害。
梅花山深處,望著中國虎的來處,哪個距我立足往東,直線距離百來公裡的廈門鼓浪嶼,中國之虎的故鄉,眼前中國虎園裡30多隻廈門虎,在中國虎園裡找到了最好的棲身養生的地方。
中國之虎的故鄉,以更加閃亮的名字呈現給世人,它是鋼琴之島,中國第45處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地,第十次金磚會議的舉辦地,十個國家的元首在是年的金秋相會廈門。
中國之虎,出身不凡,日行千裡夜走八百,虎蹤鴻痕,聲威蓋世,嘯聲震天。她與藝術家的結緣,中國虎一定可以舞出最美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