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白堊紀介形蟲化石中發現已知最早的動物精子

2020-09-16 觀察者網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網站9月16日消息,介形蟲是一類具有雙瓣殼的水生微型甲殼類動物,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將近5億年。地層中保存其雙瓣殼的化石非常豐富,但其軟體部分通常不易保存。最近,來自中、德、英的研究團隊,利用高解析度顯微斷層掃描技術對產於白堊紀緬甸琥珀中保存有軟軀體的介形蟲化石標本進行了研究,表明介形蟲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同時該結果也使已知最早的動物精子記錄提前了至少5000萬年。相關研究成果於2020年9月16日作為封面論文在線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

不同介形蟲的三維復原圖,本文圖片均來自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網站

介形蟲是一種具雙瓣殼的水生微型甲殼類物,大小通常1 毫米左右。自奧陶紀以來,介形蟲就是地質記錄中最豐富的節肢動物化石之一。介形蟲化石不僅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層學意義,是油氣勘探中不可或缺的化石門類之一,而且在古環境重建和生物演化研究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絕大多數介形蟲化石只保存有鈣化的殼,軟體部分(附肢和身體等)通常難以保存下來。但這些軟體結構往往能夠提供許多重要的古行為學信息,如生殖行為。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現代陸地生態系統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團隊」的王賀博士和王博研究員等,與德國和英國科研人員合作,首次報導了產於白堊紀緬甸琥珀中保存有軟軀體的介形蟲化石。

介形蟲有性生殖器官對比圖(左為化石,右為現代類群):a和b:抱握器;c和d:卵的橫截面;e和f:精子泵;g和h:介形蟲的精子;i和j:半陰莖;k和l:介形蟲精子細節結構

該枚琥珀重0.676克,長17.5毫米、寬13.5毫米、厚4毫米,共保存了39個介形蟲化石標本。介形蟲個體最大0.59毫米,最小0.24毫米。這些介形蟲歸屬於三個不同的類群,並含有從幼年到成年的較完整的發育序列。通過與現生介形類的生活環境對比,研究認為這些介形蟲當時生活在靠近海邊的瀉湖環境中。

研究團隊利用高解析度顯微斷層掃描技術(顯微CT)對其中的11個標本進行分析,通過近一年的高精度三維圖像重建工作,精細還原了這些介形蟲的殼體和軟軀體(包括附肢、抱握器、曾克氏器(精子泵)、半陰莖、儲精囊、卵和巨型精子)的形態特徵。基於化石功能形態學分析和現生介形蟲的形態和生態學觀察,研究認為其中一類化石介形蟲在進行有性生殖時,雄性通過鉤狀抱握器抓住雌性並將半陰莖伸入雌性個體內,交配中,雄性通過曾克氏器(精子泵)將巨型精子送入雌性體內。曾克氏器因其具有發達的肌肉和螺紋狀的刺,極易從現生個體中發現。巨型精子將儲存在雌性儲精囊內,隨後精子開始具有活性完成受精過程。

本研究首次在白堊紀介形蟲化石中發現介形蟲的巨型精子,其長度至少相當於介形蟲體長的三分之一。該發現也是已知最早的動物精子記錄,將其化石記錄提前了至少5000萬年。該化石研究表明與現代介形蟲有性生殖相關的生殖器官(如抱握器、曾克氏器等)至少在白堊紀中期就已形成,其形態特徵在一億年間沒有發生改變,同時也進一步表明介形蟲的這種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為生殖行為的演化停滯現象提供了一個重要實例。本研究還認為這種包含巨型精子的複雜生殖行為提高了介形蟲交配的成功率,促進了非海相介形類在晚中生代的輻射演化。

介形蟲交配行為復原圖(楊定華繪製)

本研究工作由中國科學院、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南京古生物所吳素萍協助完成顯微CT實驗,楊定華繪製了生態復原圖。

論文信息:Wang H, Matzke-Karasz R, Horne DJ, Zhao X, Cao M, Zhang H, Wang B. 2020 Exceptional preservation of reproductive organs and giant sperm in Cretaceous ostracod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0201661. http://dx.doi.org/10.1098/rspb.2020.1661.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白堊紀介形蟲化石中發現已知最早的動物精子
    最近,來自中、德、英的研究團隊,利用高解析度顯微斷層掃描技術對產於白堊紀緬甸琥珀中保存有軟軀體的介形蟲化石標本進行了研究,表明介形蟲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同時該結果也使已知最早的動物精子記錄提前了至少5000萬年。相關研究成果於2020年9月16日作為封面論文在線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動物精子化石 為目前已知最早
    介形蟲交配行為復原圖(南古所 楊定華繪製)南古所 供圖中新網南京9月16日電 (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6日消息,由該所研究人員參與的中、德、英研究團隊通過對緬甸琥珀的研究發現,介形蟲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該結果使已知最早的動物精子記錄提前了至少
  • 南京專家發現最早動物精子化石
    介形蟲是一類具有雙瓣殼的水生微型甲殼類動物,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將近5億年。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6日發布最新研究成果,來自中、德、英的研究團隊,利用高解析度顯微斷層掃描技術對產於白堊紀緬甸琥珀中保存有軟軀體的介形蟲化石標本進行了研究,表明介形蟲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 同時該結果也使已知最早的動物精子記錄提前了至少5000萬年。
  • 古生物學家發現1億年前的動物精子
    【古生物學家發現1億年前的動物精子】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德、英三國古生物學者最近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早期動物的精子。這是迄今人類發現的最早的動物精子,將相關化石記錄時間前推了約5000萬年。
  • 古生物學家發現1億年前的動物精子
    新華社南京9月17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德、英三國古生物學者最近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早期動物的精子。這是迄今人類發現的最早的動物精子,將相關化石記錄時間前推了約5000萬年。
  • 我國科學家發現遠古動物的巨型精子,竟比動物本身的體長還長
    德、英研究團隊通過對一塊一億年前的裡面有介形蟲的緬甸琥珀的研究發現,這種甲殼類動物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這一發現也使已知最早的動物精子歷史記錄提前了至少8000多萬年,先前最早的精子化石的時間是1700萬年前的。
  • 科學家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世界最古老動物精子,距今1億年
    一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這些精子1億年前被永久保存在緬甸琥珀中的介形蟲體內。其大小可達介形蟲整個體長的三分之一,被稱為「巨型精子」。介形蟲交配行為復原圖研究團隊由來自中國、德國和英國的研究人員組成。
  • 介形蟲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
    最近,來自中、德、英的研究團隊,利用高解析度顯微斷層掃描技術對產於白堊紀緬甸琥珀中保存有軟軀體的介形蟲化石標本進行了研究,表明介形蟲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同時該結果也使已知最早的動物精子記錄提前了至少5000萬年。
  • 中國科學家在緬甸琥珀中發現1億年前動物精子化石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一個中國古生物研究團隊近日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化石,這些精子是在1億年前被困在緬甸一種樹脂裡的甲殼類動物體內發現的。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緬甸的琥珀,並從中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寶藏」,包括青蛙、蛇和有羽毛恐龍。
  • 1億年前動物怎麼「造娃」?琥珀中巨型精子告訴你答案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中、德、英三國古生物學者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迄今最早的動物精子,將相關化石記錄時間提前了約5000萬年。 動物最早的精子什麼樣?一種動物為何上億年來保持同一種交配方式?看起來小不點的傢伙,為何擁有巨型精子?
  • 1億年前動物怎麼「造娃」?琥珀中巨型精子告訴你答案
    本報記者 張 曄中、德、英三國古生物學者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迄今最早的動物精子,將相關化石記錄時間提前了約5000萬年。動物最早的精子什麼樣?一種動物為何上億年來保持同一種交配方式?看起來小不點的傢伙,為何擁有巨型精子?
  • 1億年前動物怎麼繁衍後代? 琥珀巨型精子揭曉答案
    中、德、英三國古生物學者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迄今最早的動物精子,將相關化石記錄時間提前了約5000萬年。動物最早的精子什麼樣?一種動物為何上億年來保持同一種交配方式?看起來小不點的傢伙,為何擁有巨型精子?
  • 1億年前動物怎麼「造娃」?琥珀裹住的巨型精子來告訴你
    中、德、英三國古生物學者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迄今最早的動物精子,將相關化石記錄時間提前了約5000萬年。動物最早的精子什麼樣?一種動物為何上億年來保持同一種交配方式?看起來小不點的傢伙,為何擁有巨型精子?
  • 琥珀中發現的巨型精子被認為是已知最古老的動物精子 距今約1億年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了已知最古老的動物精子樣本,可以追溯到1億年前。他們在一枚琥珀中發現了幾十隻被稱為介形蟲的水生微型甲殼類動物,但它們擁有巨型精子,其長度至少相當於介形蟲體長的三分之一。
  • 琥珀中發現的巨型精子被認為是已知最古老的動物精子 距今約1億年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了已知最古老的動物精子樣本,可以追溯到1億年前。他們在一枚琥珀中發現了幾十隻被稱為介形蟲的水生微型甲殼類動物,但它們擁有巨型精子,其長度至少相當於介形蟲體長的三分之一。
  • 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秘一億年前介形蟲的有性生殖行為
    介形蟲是具有雙瓣殼的水生微型甲殼類動物,在地球上生存了近5億年。地層中保存了較為豐富的介形蟲雙瓣殼化石,其軟體部分通常不易保存。近期,中國、德國和英國的研究團隊,利用高解析度顯微斷層掃描技術,研究產於白堊紀緬甸琥珀中保存有軟軀體的介形蟲化石標本,發現一億年前介形蟲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的精子,長度驚人還刷新了一項記錄
    前不久,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德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在一枚緬甸化石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動物精子化石,可以追溯到一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一個巨型精子能有多長?研究人員們在一塊僅0.676 g重的緬甸琥珀中發現了共計39隻介形蟲,其中有31隻都隸屬於同一個新屬新種Myanmarcypris hui。
  • 1億年前的精子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精子:非常巨大
    據國外媒體報導,最近,研究人員在一塊琥珀中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精子。這塊琥珀來自地球仍未被棘龍這些龐然大物統治著的時代。這枚巨大的精子則來自一種比棘龍小很多微小生物:一種介形蟲。這是一種甲殼類動物,看起來像是打扮成萬聖節蛤蜊模樣的蝦。
  • 1億年前的精子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精子,並且非常巨大
    Myanmarcypris hui介形蟲交配復原圖  最近,研究人員在一塊琥珀中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精子  目前存活的介形蟲種類有很多,並且許多介形蟲的精子細胞都非常大,最大的可以達到驚人的11.8毫米長,比介形蟲本身還要長很多。現在,科學家又發現一枚巨大的介形蟲精子,來自一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這也讓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動物精子的年份提前了5000萬年。
  • 琥珀中發現1億年前的巨型精子!長度相當於體長的三分之一
    導讀:科學家在一枚琥珀中發現了幾十隻被稱為介形蟲的水生微型甲殼類動物,但它們擁有巨型精子,其長度至少相當於介形蟲體長的三分之一。介形蟲化石標本是最常見的化石門類,從奧陶紀一直延伸到現在,時間跨度超過4.8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