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 1大器晚成?承接Cat4下沉市場,搶佔物聯網中速率賽道

2021-01-11 硬派科技
Cat 1大器晚成?承接Cat4下沉市場,搶佔物聯網中速率賽道

來源:財訊網 • 2020-04-29 11:37:35

 

今年,被「冷落」在蜂窩物聯網家族某個角落的Cat1突然躥升,成為物聯網產業的新晉網紅。運營商、晶片廠商、模組廠商紛紛力推,新產品不斷問世,並將進一步帶動終端產品價格走低和大規模部署,瞄準下一個億級蜂窩物聯網連接。

(圖1-全球蜂窩物聯網連接-分通信制式的模組出貨量預測)

按照網絡速率劃分,蜂窩物聯網連接分布大致是「136」的比例,10%「高速率」,30%「中速率」,60%「低速率」。高速率可用Cat4以上以及5G承載,低速率可用NB-IoT承載,中速率則可以用Cat1或eMTC承載。據Strategy Analytics報告,到2025年,全球蜂窩物聯網連接數將增長到23億,以30%的份額而言,Cat1無疑面臨巨大的市場機會。

(圖2:蜂窩無線通信由2G向5G的演進)

eMTC曾一度被行業看好,但高通沒有找到足夠的支持者,如今已經在事實上「涼涼」。那麼,Cat1是否有足夠的實力搶佔「新賽道」,去挖掘這30%的中速率市場?今年突然躥紅,

是曇花一現,還是從此成長為蜂窩網際網路連接的「中流砥柱」?

大器晚成,行業呼喚Cat1

(圖3:2/3G退,Cat 4貴,NB慢,Cat 1搶佔物聯網中速率賽道)

在今年Cat1火爆之前,隨著運營商2/3G加速退網,行業市場需要新型蜂窩物聯網技術連接,並選擇了Cat 4或NB-IoT支撐。Cat 4速率高達150Mbps,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物聯網連接對高速率的要求;NB-IoT則針對低速率、低功耗、低成本的物聯網應用,雖然應用廣泛,但難以包打天下。

但是,高速率意味著高成本。Cat4部署的成本昂貴,資料顯示,2017年Cat4商用之時,模組成本高達140元,隨著晶片方案迭代,目前仍然在70元左右。作為對比,低速率的物聯網模組已經降到20元以內。對絕大多數不需要百兆速率的行業應用來說,Cat4的價格難以承受,成為物聯網大規模商用的一道障礙。

要知道,物聯網是一個碎片化的市場,碎片化給行業用戶帶來了網絡部署、晶片/模組成本、功耗、場景化等各類挑戰,意味著對成本十分敏感。行業呼喚一類成熟的、高性價比的蜂窩物聯網技術,做Cat 4的「下沉市場」,填補中速率市場的空白。

Cat1和Cat 4系出同源,自2009年被3GPP以終端速率等級定義出來後,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狀態,如今橫空出世,可謂大器晚成。正是因為「血統」和Cat 4一樣,基於成熟的LTE網絡,運營商無需升級網絡,只需簡單的參數配置,允許Cat1終端接入網絡即可。這為Cat1的商用創造了良好的前提條件。定位中速率,使得支持Cat1的元器件成本相對較低,具備了承接Cat 4下沉市場的「硬實力」。

(圖4:專屬Cat 1的優勢)

在政策層面,2020年3月10日,工信部發布了《關於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其中就提到,「通過Cat1配合滿足中等速率物聯網需求和語音需求」。這則意見稿發布,也成為了引爆Cat1市場的一個導火索。

運營商正在行動

其實,作為LTE技術的一類,Cat1一直在運營商的視線範圍內。早在2017年,中國電信即高調宣布啟動Cat1商用,並宣布投資億元補貼Cat1模組,促進產業鏈發展。雖然這一規划過於前瞻性,未能實現產業共振,但使得Cat1從3GPP的技術庫中「甦醒」,等待著起勢的良機。

既然不是一項新技術,那麼今年產業鏈熱捧Cat1,是否屬於熱點輪動,「雷聲大、雨點小」?要知道,一項技術能否受到市場歡迎,得到終端用戶的大規模採用,需要整條產業鏈的協同發力。Cat1贏得了政策關注,收穫了運營商的集體青睞,還需要晶片廠商、模組廠商在產品側打磨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運營商已經行動了起來。中國電信最為積極和熱情,早在2016年就提前布局LTE Cat1生態,推出LTE Cat 1 DTU,並藉助自主研發的統一雲平臺,實現「終端+通道+平臺」的端到端整體解決方案,該方案已在全國多類場景成功落地。目前中國電信支持Cat 1的基站,已超過150萬站。中國聯通雖然沒有「官宣」支持Cat1,但近期啟動公網數字對講PCBA採購,要求「形成Cat1語音對講硬體基礎產品」,規模高達50萬片。至於中國移動,隨著其GSM網絡不堪重負,也在調整策略。運營商的強力支持,將是Cat 1產業健康發展的源動力。

產業鏈補齊短板,即將風起

回望2017年中國電信率先商用Cat1,可以看到成效不彰的原因一是還沒有到網絡升級換代的臨界點,二是缺乏一款真正的Cat1晶片,主要是晶片廠商在Cat4等晶片基礎上「魔改」而來,例如高通MDM9207-1晶片,導致成本直追Cat4,缺乏足夠的能量承接這一龐大的下沉市場。

到2019年,兩家國內晶片廠商發力。紫光展銳推出了業界首款LTE Cat1 bis物聯網晶片春藤8910DM,使得Cat1成本大規模降低成為可能。春藤8910DM採用28nm成熟工藝,支持LTE Cat1bis和GSM雙模,並擁有高集成度;同時集成了藍牙和Wi-Fi,長短距通信互補,可實現更穩定的連接;支持VoLTE,同時通過系統優化設計,可實現顯著的低功耗優勢。

對比LTE Cat4晶片,春藤8910DM尺寸縮小了30%,功耗降低20%,部署費用降低了30%。同時,展銳Cat1終端產品已經實現量產,已經在全球45個國家和157家運營商實現了規模場測和認證,在各行業物聯網市場具有廣泛的應用。

翱捷科技(ASR)也推出了兩款Cat1晶片,具備多制式、高性能、低功耗、集成語音/視頻/拍照等多媒體功能,適用於各種形態的物聯網模組、跟蹤器和智能硬體。

(圖5:LTE Cat 1紫光展銳vs. ASR)

在模組側,廣和通率先支持紫光展銳,推出了基於春藤8910DM的LTE Cat1 bis模組L610。廣和通L610繼國內首款通過電信運營商測試認證後,又連續通過CCC、SRRC、NAL三項認證,成為國內唯一具備量產出貨資質的Cat1模組。廣泛地應用於:POS、新零售、公網對講、DTU、資產追蹤、共享設備、智能電錶等領域。

(圖6:廣和通L610 LTE Cat 1模組獲三證資質)

此外,有方科技於2019年首次推出基於國產芯開發的Cat1無線通信模塊,移遠通信也推出了基於ASR平臺的Cat1模組。可以看到,在Cat1模組側已經擁有豐富的產品,能夠在終端層面形成對應用的有效支撐。

綜上,Cat1並非突然躥紅,背後是政策、產業多種合力共振,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因此,Cat1「走紅」,也絕非是曇花一現,而是順應時勢,默默積蓄了足夠的能量,將在今年承接Cat4的下沉市場,響應蜂窩物聯網佔比30%的中速率連接需求。可以相信未來還將有更多的晶片、模組廠商入場,共同迎接物聯網風起之時!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新晉「網紅」Cat.1
    大器晚成Cat.1當初,3GPP組織制定LTE標準的時候用Cat.X來衡量用戶終端設備的無線性能,簡言之就是終端速率等級。這裡面:Cat.1、Cat.M1(eMTC)和Cat.NB-1(NB-IoT)是專門針對物聯網市場的,這三者的速率也是從高到低,其中Cat.1上行峰值速率僅有5Mbit/s,下行峰值速率為10Mbit/s。不過,在蜂窩物聯網市場上近幾年一直都是NB-IoT與eMTC在暗暗較勁,反倒出世早的Cat.1並沒有得到多少關注。
  • Cat.1和NB-IoT是互補的關係嗎
    2009年,Cat.1-5被專門劃分出來,面向於未來物聯網應用市場的類別。其中Cat.1上行峰值速率5Mbit/s,下行峰值速率10Mbit/s。 隨著5G的建設加速,各大運營商面臨著2G/3G/4G/5G四張網絡並行、四代用戶兼營的運營挑戰,從長遠規劃來看,實施2G/3G的退網清頻並向4G和5G網絡遷移在全球範圍內已是大勢所趨。
  • 下沉市場:快手、拼多多們為何能搶佔網際網路高地?
    我的地盤我做主  下沉市場早已成為爭奪的熱點。黃崢,譚思亮,沈鵬和宿華是這場戰役毫無爭議的主角。  四位有著精英背景的80後通過滿足低線城市用戶在購物、資訊、娛樂和醫療等方面的需求,成功在BAT定勢的大格局下打出了差異化競爭,率先搶佔了10億人民的品牌印記。
  • 你知道LTE Cat.1到Cat.10 那你知道Cat.0嗎?
    做個計算題,假設500億連接設備中,減去100億連接手機和PC,剩下400億去連接物聯網,按照目前的蜂窩網技術,估計只有2%(約8億)的物聯網設備可接入蜂窩網絡。Cat.0 和 Cat.1都是指向廣闊的物聯網市場,實現更低功耗、更低成本物聯網設備連接到LTE網絡。支持更低Category,對可穿戴設備、智慧家庭和智慧電錶等物聯網應用非常關鍵。不過,一直以來,無論是網絡還是終端晶片,LTE與物聯網之間總是存在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不過,隨著這些年一些通信設備公司和晶片公司的積極投入,可望改變市場局勢,為LTE網絡連接物聯網提供更廣闊的前景。
  • 萬物互聯的時代 Cat-M1和Cat-NB1為5G物聯網發展提供新機遇
    「連接」與「計算」  其實對於物聯網來說,目前還只是個起步,它真正的商業模式、應用服務以及對於人類生活的改變都處於待開發狀態,這足以讓業界持續亢奮。未來物聯網發展的大目標即連接萬物,不僅連接每個人以及他周遭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各個物體,這不是一個小小的改變,而是人類生活中質的飛躍。  連接與計算是物聯網演進的主要兩大核心技術。
  • 「芯調查」「後浪網紅」Cat.1:十年飲冰終上位 風口「熱戰」硝煙起
    去年下半年,國產Cat.1晶片陸續問世並實現規模出貨,這些都為Cat.1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作為「低配版」的4G技術,Cat.1被視為承接2G/3G退網後物聯網終端升級需求的最佳選擇。未來將呈現NB-IoT、Cat.1、5G共存和互補的局面,5G是千萬級的市場,而NB-IoT和Cat.1將是億級市場。」邱斌說。也有行業人士認為,電信聯通很久之前便啟動2G退網,中國移動明年不再新增2G用戶,加之政策引導,實際上在明年,新增2G物聯網終端便會向Cat.1規模遷移,迎來爆發。
  • 區塊鏈「加持」Cat.1:這是什麼物聯網新業態?
    Cat.1和區塊鏈,一個是物聯網領域的當紅炸子雞,工信部政策欽定的2G/3G物聯網業務接班人之一;一個是國家領導人在去年提出的「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兩者突然在一起亮相,似乎有點奇怪。但如果描述成「物聯網+區塊鏈」的融合,就讓人很好理解了,好像還有點「CP」的感覺?
  • Cat.1你了解多少?一篇文章告訴你
    根據紫光展銳工業物聯網副總裁鮮苗的介紹,3GPP組織制定LTE標準的時候用Cat.1~20來衡量用戶終端設備的無線性能,也就是劃分終端速率等級。其中Cat.1上行峰值速率5Mbit/s,下行峰值速率10Mbit/s,定位於面向物聯網應用市場的一個類別。 事實上,在LTE發展初期,Cat.1並未被受到業界高度關注。之所以近期受到熱捧,與2G退網有著重大的關係。
  • 專訪摩聯科技CEO林瑤:開啟物聯網+區塊鏈新賽道 夯實下一代可信...
    1月4日消息(章葭)物聯網技術實現了海量數據低成本採集,人工智慧實現了數據價值的挖掘,而區塊鏈技術則將拓展人類社會的「數字空間」,幫助數據價值的交換與開放,滿足數據使用中的合規、可信和隱私保護的問題。那麼,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又將會給產業鏈帶來什麼?
  • 狂奔的多多買菜,能否再次打贏「下沉市場」之戰?
    拼多多的決心似乎毋庸置疑,但前有興盛優選以逸待勞,後有阿里、美團、滴滴虎視眈眈,黃崢能否第二次打贏這場「下沉市場」之戰?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拼多多為電商行業帶來了下沉市場的巨大增量,大量縣域城市的消費者通過拼多多首次網購。這也是黃崢說出那句「五環內人群不懂拼多多」的底氣。 拼多多在下沉市場攻城略地的同時,其股價市值不斷上漲。大多數人驚呼「看不懂」的時候,黃崢已經被納斯達克市場的投資者一度推到了中國首富的位子上。
  • 騰訊應用寶星APPQ2榜單新鮮出爐,泛娛樂領域率先搶佔下沉市場紅利
    但除了諸如《騰訊視頻》之類的頭部應用,《刷寶》一類針對四五線用戶群體的應用軟體在榜單中的比例大幅攀升。  這一表現並非偶然。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整體增速放緩以及國內經濟形勢變化,市場下沉日趨明顯。2019年,下沉市場無疑成為最主要的戰場,移動應用領域同樣如此。
  • 共戰「疫」強連接 美格智能發布高性價比Cat.1系列模組—SLM320
    近日,全球領先的物聯網終端及無線數據方案提供商美格智能攜手紫光展銳重磅推出新款LTE Cat.1系列模組—SLM320。 Cat是Category的簡寫,即分類、類別, 3GPP用Cat.1~20來衡量用戶終端設備的無線性能,也就是劃分終端速率等級。Cat.1支持的終端下行速率最大為10Mbps,能實現更低功耗、更低成本物聯網設備連接到LTE網絡。由於全球的4G LTE運營商都是基於3GPPRelease8協議版本部署,運營商無需升級網絡,只需簡單的參數配置,允許Cat.1終端接入網絡即可。
  • 作業幫、猿輔導押注的下沉市場未必是在線教育企業的好市場
    一年500億是個什麼概念,「螳螂財經」橫向舉2個數據,滴滴在網約車大戰中燒錢燒了六年,CEO程維在內部信中稱虧了370億元。愛友騰三家長達十年的長視頻之戰,總計燒錢1000億。資本重金押注之下,是作業幫等一眾在線教育企業在2020年的狂奔突進。然而,作業幫就沒有隱憂了?資本為何青睞作業幫?作業幫為何深受資本青睞呢?
  • 拼多多二次下沉
    拼多多的決心似乎毋庸置疑,但前有興盛優選以逸待勞,後有阿里、美團、滴滴虎視眈眈,黃崢能否第二次打贏這場「下沉市場」之戰?至少現在,並無速勝之算。郝景芳在科幻小說《北京摺疊》中設定了三個互相摺疊的世界,不同空間的人佔據了不同的資源,以此隱喻上流、中產和底層三個階層。在小說裡,科技的進步並沒有縮小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反而讓階級更加難以跨越。
  • 線上線下共同發力,老闆電器下沉渠道,前景明朗
    長期以來,廚電市場高端品牌的目標定位人群重點在一二線,其原因顯而易見,一二線城市居民收入高、品牌意識強、對品質要求高。  但據麥肯錫預測,未來十年內,中國城市家庭中,中產階級及富裕階層的佔比將大幅提升,在2022 年時達到81%。其中,來自三四線城市的中產階級,將成為佔比增長最快的群體。相較一二線城市,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三四線城市消費升級的速度將會更為迅猛。
  • 超過麥當勞、肯德基,開店2萬+的正新雞排是如何徵服下沉市場?
    蜜雪冰城的崛起之路老羅之前就曾分析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僅僅7年的正新雞排是如何成為「下沉市場連鎖餐飲NO.1」。 其實,正新雞排與蜜雪冰城的營銷打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以下沉市場為基礎,憑藉一系列差異化營銷策略成功突圍。 1.
  • 新晉網紅Cat.1具體是什麼?
    要加快推動2G/3G物聯網業務遷移轉網,建立NB-IoT、4G(含LTE-Cat.1)和5G協同發展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引導新增物聯網終端向NB-IoT和Cat.1遷移。新晉「網紅「Cat.1誕生全球移動物聯網技術標準和產業格局的演進趨勢的推動下,Cat.1的各項優勢逐漸顯現。
  • 奈雪的茶彭心:茶市場比咖啡市場潛力更大,2020賽道資本更聰明了
    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實習記者 王紫薇 每經編輯 王麗娜疫情的影響逐步消弭,但彭心回憶起年初1月底疫情的突然襲來仍心有餘悸。「疫情期間,大部分門店暫停營業,但門店店面成本擺在那裡,奈雪1萬4千多名小夥伴的需求也擺在那裡。」近日,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採訪時回憶道。
  • 艾媒發布最新K12在線教育報告 掌門少兒口碑位居數理思維賽道第一
    今年「兩會」,政府首次將「網際網路+教育」納入政府工作報告,開始大力鼓勵在線教育行業發展;中國的5G技術、物聯網技術、區塊鏈技術也都取得了應用上重大突破,這給在線教育的發展創造了一片飛速發展的溫潤土壤,而作為中國在線教育中最重要的賽道之一,K12在線教育賽道則成了社會各界人士關注的焦點。
  • 年度盤點|展銳Cat.1bis交出漂亮"成績單"! -- 飛象網
    紫光展銳春藤8910DM作為全球首款LTE Cat.1bis物聯網晶片平臺,自發布以來已憑藉先進的技術規格與領先的技術成熟度迅速成為中速物聯晶片的標杆。春藤8910DM的推出解決了物聯網連接中的痛點,填補了低功耗窄帶物聯網與傳統寬帶物聯網之間的蜂窩通信晶片方案空白。春藤8910DM契合運營商夥伴中速率物聯網遷移的近期(語音類、高移動性類遷移至Cat.1bis)與中遠期規劃(Cat.1bis功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