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不起眼的空地,任憑野草瘋長,突然有一天,臺灣繪本漫畫家幾米靈機一動,把它設計成了如童話般的公園——幾米廣場。不大的路邊公園,卻滿載著數不清的童趣元素:飄蕩的鞦韆、旋轉的吊環、可愛的漫畫、飛天公交車、旅行皮包,還有溫馨的教室……整個公園色彩斑斕、如詩如畫,又俏皮十足,置身其中,仿佛闖進的是一處繪本大世界,讓人如痴如醉。
從宜蘭縣走出的幾米,以他驚人的創作力和多變的敘事風格,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繪本故事,打動了萬萬千千讀者。「圖像」是幾米常用的一種清新的語言風格,在他的作品裡,一頁頁流暢的繪本畫面,無不散發出深邃迷人的風採。
聽說,宜蘭火車站南側的鐵路局舊宿舍區,要規劃為島內首座幾米主題廣場。於是,幾米的繪本迷們奔走相告,興奮不已。公園還未開張,單單在施工時,就已經有許多繪本迷們忍不住湧入,先睹為快。
今年夏天,幾米廣場在宜蘭正式「誕生」了。在這裡,繪本《星空》裡的飛天公交車、《向左走向右走》的男女主角、《地下鐵》裡的行李箱等漫畫元素統統隨著幾米廣場的開張,一下子跳進了真實的世界。撫摸著童話裡的一件件「道具」,跟它們來一次親密接觸,抑或拍照留影,那份童真和快樂便在心中不由自主地悸動……
當地人介紹說,幾米廣場是未來的轉運站,透過藝術裝置,從《星空》、《地下鐵》和《向左走向右走》三個繪本中選取圖像,定格並呈現出「旅行」、「人生的片段風景」等主題與故事。走進幾米廣場,也就進入了繪本主人公的片斷風景,成為真實版的漫畫圖景。
在這裡,繪本主角是以等比例的人偶形象出現在廣場,《向左走向右走》中的男女主角,總是依自己的習慣向左、向右,背向而行,搭不同的班車,但幾米廣場所設計的環形步道,不禁帶給旅人另一種想像:「就此錯過?還是走一圈,再相遇?」
「你固定在哪一站上車?在哪一站下車?車站中的人群總是這麼來去匆匆,有人會在地下鐵的出口等你嗎?」這取材於繪本《地下鐵》中地鐵出口的畫面,又讓多少人不停思索、不停想像?
而取材於繪本《星空》的飛天公交車,經過拆解,再利用彩繪、浮雕及立體裝置,讓公交車飛上天空,以窗戶框出美景,公交車前後兩部分,鑲嵌在兩面牆上,並以立體飛天麋鹿與行李箱串連成不停流轉的畫面,《星空》中的一對小男孩與小女孩,以可愛人偶的形象出現,一起等車上下學。
廣場裡的一景一圖、一草一木,都是如此溫馨自然,一改以往都市水泥廊柱的冰冷,讓休閒公園一下子變得可愛、活潑起來,路過的旅人也禁不住停下腳步,蕩蕩鞦韆、賞賞圖畫,再和幾米的繪本迷們來個親密擁抱,該是何等的寧靜與愜意。在這裡,每一個人都可以放慢腳步,用心去發現生活中的美,享受片刻的悠閒,而不再是匆匆來、匆匆去,錯過一路的風景。
在我看來,都市裡並不缺少公園,也不缺少風景,倒是缺失了一些藝術的點綴和詩意的表達罷了。
美,觸手可及
「正是藝術,使田野上所有花朵充滿尊貴。」英國藝術家王爾德曾這樣說。的確,藝術與自然總會有一些極其微妙的默契之感。在藝術家看來,具有生命與靈氣的藝術,如果能與自然有機融合,便能產生渾然天成的自然美感。而城市公園,恰是能夠實現藝術與自然完美融合的絕妙載體。
滿載著藝術元素的「幾米廣場」便是這種載體的典範。不可否認,一座溫情的現代都市,不僅僅應該有自然公園,更要有藝術公園。在這樣的一個藝術空間裡,人們猶如行走一段親近藝術的旅程,可以暫時卸下工作、生活的負累,並在幽默、抽象和藝術的氛圍中去發現與享受生活中的美。藝術公園,不失為一個釋放壓力的良好場所。
文化藝術可以更加貼近大眾、融入生活和點綴生活。依我看來,在城鄉的自然公園裡,不妨多一些藝術展、音樂節之類的藝術元素,並讓從事音樂、舞蹈、木偶、雜技、漫畫等的表演者參與進來,親手「DIY」屬於市民自己的公園。
當文化藝術以這樣的形式走進日常生活,老百姓便可以時時刻刻看得見、聽得著、享受得到。(本報記者李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