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本來是宗教節日,十九世紀,由於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使聖誕節開始漸漸流行起來。聖誕慶祝習俗在北歐流行後,結合著北半球冬季的聖誕裝飾也出現了。十九世紀初的發展至今,整個歐洲、美洲都開始過起了聖誕節,並且衍變生出了相應的聖誕文化。聖誕節傳播到亞洲是在十九世紀中發展到至今,日本、韓國、中國等都受到了聖誕文化的影響。改革開放後,聖誕節在中國傳播的尤為突出,聖誕節結合了中國當地的習俗,並且發展的日趨成熟。吃蘋果、帶聖誕帽、寄送聖誕賀卡,參加聖誕派對,聖誕購物相關活動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聖誕節前夕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平安夜,在西方國家平安夜當晚,全家人會團聚在家的客廳裡,圍繞在聖誕樹旁一起歌頌聖誕歌曲,互相交換禮物,彼此分享一年裡生活中帶來的喜怒哀樂,彼此表達內心中的祝福與喜愛。
聖誕節是令大家歡呼雀躍的日子,尤其是對小孩子們來說,聖誕老人的故事相信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聽過,傳說中聖誕老人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的白鬍子老頭。每年的聖誕節他都會駕著小鹿拉的雪橇車,從西北方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聖誕禮物裝進襪子裡掛在孩子們的床頭或者是火爐前。
在西方國家每年過聖誕節的時候,都會準備一顆聖誕樹來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聖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它象徵著生命的長存。人們在樹上可以裝飾各種玩具、彩花、星星、燈燭,掛上各式各樣的聖誕禮物。聖誕樹上的雪花,悄然無聲地飄落,遠處悠揚的鐘聲,開啟你我的心扉,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