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三秋桂子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身為父母沒有一點涵養,在公共場合肆意辱罵他人,那麼耳濡目染的孩子必定也會深受其害。
11月16日,杭州西湖景區的一名保安人員李應林正在湖濱聖塘閘附近的「惜別白公」景點(送別白居易群雕)巡邏。
雕像群內有一尊近2米高的雕塑銅馬,一名抱著孩子的男遊客看到後,突然鑽過雕塑外面的隔離帶,將孩子抱到雕塑銅馬馬背上準備拍照。
這一舉動正好被巡邏的李應林看到,由於雕塑外設有「請勿攀爬」的提示牌,而且在公共場合攀爬雕像,一是行為舉止不文明,二來銅馬太高孩子爬上去很容易失足墜落。
李應林於是上前勸阻男遊客,男子滿臉不耐煩,不情不願地將孩子抱下馬背,和李應林理論了幾句,又怒氣衝衝得辱罵李應林是「像狗一樣的東西」,然後抱著孩子轉身離開了。
受到辱罵的李應林沒有和遊客多計較,更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而是繼續巡邏工作,事後也沒有將此事上報景區。
誰知好巧不巧,這一幕正好被熱心遊客拍下來並且傳到了網上。事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李應林表示,他今年已經50多歲了,在景區工作十多年,見到過不少不文明的遊客,他勸阻制止時自然也受到過不少辱罵。但他早有心理準備,也不會覺得特別委屈。
李應林說:「我的工作是為人民服務,心態要平和,小事就不去計較了,這些年碰到過很多遊客,大部分都是好的。」
不過新聞一出來,雖然事件中的工作人員沒有生氣,網友可是炸開了鍋,紛紛譴責男遊客沒有公德心,也不懂得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沒有公德心的父母,自然也培育不出有教養的孩子,而這些熊孩子長大後又會變成低素質的父母,這大概就是一個無限死循環的過程。
當然被熊孩子荼毒的不止普通人,連明星公眾人物都難逃魔掌。《非誠勿擾》節目主持人孟非就曾經發微博抱怨,吐槽在地鐵上遇到的熊孩子及其家長:「高鐵上很多熊孩子發出的噪音,其實遠不如他們爹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哄孩子發出的噪音。國外已經有女性專用車廂,中國高鐵為什麼不可以有熊孩子和父母的專用車廂?」
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足夠優秀耀眼,不在公告場合為他人造成困擾,當然這還得從父母和家庭教育說起。作為監護人,只有家長教育到位,孩子才不會變成熊孩子,長大後也就不會變成「熊」父母。
培養孩子的公德心,應該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父母更應該從自我做起,用良好的榜樣為孩子樹立規範。例如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進別人房間前應該先敲門,這種點滴細節之處更能體驗一個人的教養和禮貌。
此外,還應注意這些:
1、不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關於這一點,其實在家庭生活中,只要父母不大吵大鬧就會給孩子帶來教育作用。
2、不亂塗亂畫文物古蹟,不隨意攀爬景區建築。父母應該讓孩子意識到這是不文明的行為,既有可能會對文物造成損壞,也有可能給孩子的人身安全帶來隱患。
3、不隨地亂丟垃圾。日常生活中家長見到孩子隨地扔垃圾,不能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直接撿起來,而是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錯誤所在,將垃圾扔進垃圾桶。習慣成自然,到了公告場合孩子自然也就能做個文明有素養的人。
4、懂得尊老愛幼。無論老幼都會面臨從年輕到衰老的必然生理過程,種下善樹才能長出善果,教會孩子尊老愛幼,也是教育他們善待年邁後的自己。
5、遵守公共秩序。無論在公告場合就餐、遊覽或者玩耍,都應該遵守公共秩序,事先排隊不插隊,這也是一個擁有良好品質的人理應懂得的最起碼的道德標準。
日本作家坂本幸太郎曾經說過一句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要想孩子有公德心,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父母得有相同的品質擔當,否則只會養育出和自己一樣的「殘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