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鳥公園大遷徙

2021-01-08 人民網

首義公園裡的懷氏虎鶇。雷進宇攝

九省通衢的武漢也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春秋季節,守住市內的一個小公園,可以盡情領略鳥類的大遷徙之美。

武昌蛇山南麓,西起武昌路涵洞、東至大東門的一處狹長狀園林,便是首義公園。公園始建於1924年,為紀念辛亥武昌首義而建。歷經百年風雨,首義公園在一牆之隔的黃鶴樓公園「蔭蔽」下,少了遊客的喧囂,成了鳥類的樂園,特別是南來北往遷徙候鳥的上佳休憩地。這座面積僅10公頃的小公園,在短短幾年間,被記錄到的鳥類種數已達110種,而這裡面有50多種為旅鳥。

3月下旬,在此越冬的斑鶇、燕雀還未完全遷走,旅鳥部隊的先鋒——冠紋柳鶯已經開始在辛亥革命首義紀念碑後的粗樹幹上攀爬。到4月上旬,某個雨後初晴的早晨,懷氏虎鶇、冕柳鶯、慄頭鶲鶯也會齊現於抱冰堂旁的闊葉樹上。進入5月,鶇、鶲、卷尾們開始成為遷徙主力,直到紅尾伯勞也難覓蹤跡,春遷才算告一段落。8月底,江城依然酷熱,完成繁殖任務的北灰鶲、冕柳鶯又回到了首義炮臺下的小樹林,長達2個多月的南返拉開序幕……

在首義公園停歇的遷徙大軍裡,鶇類是較有代表性的一個類群。公園依山而建,遊人步道基本修在山脊及靠武珞路一側的山坡,另一側靠著京廣鐵路的山坡未做硬化,植被茂密,喬灌及地被層植物都很發達,遊客罕至,為膽小的鶇類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和隱蔽的場所。白眉地鶇、橙頭地鶇、白喉磯鶇、白眉鶇年復一年遵守著約定,按期到達,加上公園裡的留鳥紫嘯鶇和烏鶇、幾乎常年可見的烏灰鶇,在武漢這個巨無霸城市的正中心位置,實屬不易。

同在武昌的沙湖公園,依水而建,是一座比較年輕的城市園林,憑藉著園林建設初期相對多樣化的生境(湖面、岸線、池塘、林地、草地……)和植被類型(荷花、蘆葦、香蒲為代表的挺水植被、闊葉樹和杉樹為代表的喬木、殘存的雜灌)及較大的面積,這個公園的鳥類名錄竟然超過140種,而這其中多達60餘種都來自遷徙途經的記錄。

廣義的鶯類是這個公園裡的特色類群。在園內僅存的數棵年限較長的闊葉樹和一片杉木林,卻記錄到了11種柳鶯屬鳥類,其中包括武漢市的第一筆烏嘴柳鶯記錄,以往認為華中少見的黑眉柳鶯等,而湖岸和池塘邊的挺水植被裡,黑眉葦鶯春秋季總是按時出現,東方大葦鶯、厚嘴葦鶯,甚至棕扇尾鶯也能見到。

始建於1952年的解放公園裡,難能可貴地保留了一小片野地——猴山。這座小山包沒有過度人工化,保留了非常豐富的喬灌木,也因此成為公園100多種鳥類名錄的主要貢獻區域,武漢市首筆記錄的灰冠鶲鶯、待照片認定的慄鳽皆出自這裡。

沿著小路往山包上行,高大的闊葉樹上,各種柳鶯在枝葉間活躍,山椒鳥互相追逐,杜鵑們的鳴叫一聲高過一聲。繞到山後,靜候一會兒,灌叢裡藏匿的藍歌鴝、紅尾歌鴝、鱗頭樹鶯、白眉鵐、山鶺鴒會慢慢現身……

相關焦點

  • 黔靈山公園百鳥園內這隻鱷魚龜想吃天鵝肉?(圖)
    黔靈山公園百鳥園內,一隻臉盆大的鱷魚龜死咬住一隻天鵝不放——
  • 廣州鱷魚公園新增仙鶴灣和紅䴉區 可看到百鳥齊飛
    春日草長鶯飛,鳥語花香,廣州鱷魚公園近日開闢全新的仙鶴灣和紅䴉區,讓遊客可以一飽百鳥齊飛華麗起舞的眼福,讓一眾溼地精靈們帶遊客走進精彩的奇妙之旅。  鱷魚公園的全新仙鶴灣佔地面積達到數百畝,是各種飛禽生活的天堂。
  • 24小時 這群人在百山祖國家公園拍到133種鳥
    這是百山祖國家公園創建的一項新活動。看過美國電影《觀鳥大年》的人知道,觀鳥賽就是在規定區域、規定時間內統計觀察到鳥種數量的比賽。在歐美國家,觀鳥賽可是非常熱門的活動。參賽選手麗水觀鳥屆的大咖刀哥、老謝、老宋和山農組成了兩支麗水隊(2-3人一個隊),和來自杭州、溫州、南京等地的資深鳥友一道探營龍泉鳳陽山。
  • 公園城市大了,什麼鳥都有!
    它們,是自然的精靈,駐足或翩飛,熠燿其羽; 它們,是城市的朋友,停歇或棲息,悠遊自得; 它們,打開了公園城市的更多景象。 它們,是居住在成都的鳥兒們。
  • 深度體驗肯亞動物大遷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動物大遷徙天國之渡火烈鳥滿天飛舞每年7-8月,東非的蒼茫大草原上演著震撼壯觀的動物大遷徙,世界大陸上最大的斷裂帶東非大裂谷氣勢宏偉,非洲之王吉力馬札羅山高聳入雲,與大草原上百萬生靈演繹著充滿非洲色彩的野性與自然的碰撞。
  • 清溪本土畫家創作5米《百鳥圖》
    近日,清溪本土畫家李勁濤創作《百鳥圖》完工,畫卷長達5米,20多種清溪山間靈禽躍然紙上,振翅欲飛。  據介紹,《百鳥圖》卷長約五米,耗時一個月,按照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清溪20多種禽鳥以百多種形態逐一出場,禽鳥動態自然天成。同時,將清溪本土的禾雀花、玉蘭花、紅花荷、蘆葦、紅葉等花草植物點綴其間,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 一生必看的動物大遷徙——馬拉河上的「天堂之渡」
    東非大草原跨越坦尚尼亞和肯亞兩國,以馬拉河為界,其中幾乎有90%的草原都屬於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而其餘部分則屬於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動物遷徙的波次大概分為3波,按照喜歡吃的食物順序,一般是喜食青嫩草尖的斑馬打頭陣,然後是喜食燕麥草的角馬,最後則是瞪羚,因為它們想吃到其他動物吃完後剛長出來的嫩苗。
  • 就是動物大遷徙!
    就是動物大遷徙!趙叔叔充滿磁性聲音的已經深深地刻入到我們的大腦。在人類所有的旅遊行程中,攀登珠穆朗瑪峰,去南極或北極,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絕對排名前三。每年有百萬動物參加這場動物大遷徙的表演,主要的演員是角馬,瞪羚和斑馬,在動物們遷徙的過程中,獅子,鱷魚,野狗,禿鷲趁機大快朵頤,享受著美餐。這些演員的數量有多少呢?
  • 孩子們手繪百鳥圖長卷 揚州「鳥家族」成員已有266種
    記者昨天了解到,我市今年的愛鳥周宣傳活動21日在江都自在公園舉行,今年愛鳥周主題為「保護鳥類資源 守護綠水青山」。揚州現在鳥類生存情況如何?記者了解到,目前揚州「鳥家族」成員已經有266種。  揚州「愛鳥周」啟動  孩子們繪揚州百鳥圖長卷  4月21日,揚州愛鳥周活動在江都自在公園舉行,本次活動由揚州市農業委員會(林業局)主辦,江都區農業委員會和揚州市野保站聯合承辦,揚州市攝影家協會鳥類與野生動物攝影分會名譽主席蔣永慶現場和小朋友們一起互動,分享鳥兒知識。
  • 中國溼地博物館發布《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
    中國溼地博物館發布《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並聯合西湖傳媒中心、西溪國家溼地公園邀請浙江野鳥會會長童雪峰通過直播「雲」觀鳥的形式,面向中小學生開展了一堂特殊的「識鳥愛鳥護鳥,保護自然生態」自然課。生態環境好不好,鳥最有「發言權」《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裡,100種鳥的照片,都是鳥類攝影愛好者老俞拍到的。
  • 一生一次的肯亞,動物大遷徙
    一生一次 肯亞5大保護區觀「非洲動物圖鑑」01馬塞馬拉國家公園,動物大遷徙當你想像非洲時,你所想像的就是馬賽馬拉。美麗的合歡樹、獅子一家親密摩挲安享天倫之樂的場面、如雷貫耳的「天國之渡」,對許多人而言,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是東非之行的亮點所在,更是他們前往肯亞的唯一目的。
  • 東非動物大遷徙,CNN推薦,值得看一次
    首屈一指的當推坦尚尼亞200多萬隻動物大遷徙的盛況。南非新聞網站「艾歐爾新聞」4月22日引述CNN TRAVEL推薦的非洲25處令人驚豔的旅遊景點,其中最令世人推崇的是東非動物大遷徙。報導指出,東非國家坦尚尼亞一年四季都會有動物遷徙,但有淡旺季區分。
  • 雷霆萬鈞:記者見證百萬動物大軍非洲草原大遷徙
    大遷徙的氣勢,可謂雷霆萬鈞,振聾發聵。在嚮導的帶領下,星期日郵報記者喬治見到了其中「很小但令人興奮」的一部分。這是他的記述: 黎明前,在河對岸等待著的,是3.5萬頭野獸,千萬頭獸的角和皮毛,一眼望不到邊際。它們在猶豫中等待,等待日出時穿越河流。 第六感敏銳的鱷魚迅速集結起來。隨著一兩頭野獸開始過河,兩頭變成四頭、然後是40頭,400頭,直到獸群也匯成洪流。
  • 《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發布 直播觀鳥 感受最生動的自然課
    中國溼地博物館發布《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並聯合西湖傳媒中心、西溪國家溼地公園邀請浙江野鳥會會長童雪峰通過直播「雲」觀鳥的形式,面向中小學生開展了一堂特殊的「識鳥愛鳥護鳥,保護自然生態」自然課。生態環境好不好,鳥最有「發言權」《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裡,100種鳥的照片,都是鳥類攝影愛好者老俞拍到的。
  • 「機靈」「嘟嚕」……我們在公園裡聽著鳥叫聲認識了好幾種鳥
    長江網10月31日訊(記者詹麗 通訊員劉天昌)雨後初晴,百鳥展翅。31日上午,伴著微涼的秋風,沙湖公園沙湖自然課第一課——「飛羽行蹤」正式開講。來自湖北博得自然生態中心講師車前,作為自然導師,帶領10位小學生一起飛鳥尋蹤。
  • 鴴鷸類水鳥北遷途經廈門 市民拍下百鳥朝陽景象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張明蕾 圖/童先生)海滄灣公園,自家樓頂,多次看見百鳥齊飛的壯觀景象。可不是沒帶相機,就是舉起相機時鳥已飛走,多次的擦肩而過終於換來了這次的美麗邂逅——昨天早上6點半,家住海滄海福廣場的攝影愛好者童先生爬上樓頂去拍旭日東升,沒想到巧遇百鳥朝陽。「成千上萬隻,大概要飛到集美去,感覺就像是百鳥朝陽,太美了。」童先生猛按快門,短短兩分鐘後,鳥群就消失在了遙遠的天際。
  • 雲端直播「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頻圖集 被稱作「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正在坦尚尼亞和肯亞上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非洲近日聯合央視頻,從8月17日起連續推出30多場《2020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網絡直播,為用戶呈現這一年一度的自然界盛況。
  • 貴州苗族百鳥衣是用鳥毛做的嗎
    貴州苗族百鳥衣傳承於丹寨縣雅灰鄉送隴、雅灰、羊高、殺高、上叢排路以及雷山縣的達地、榕江縣的新華、三都縣的都江等鄉鎮的20多個自然村寨。百鳥衣服飾圖案豐富,原始古樸,色彩以綠緞為底,桔紅、黑、淺黃和白色花飾為基調,是苗裝中的精品。它被列為貴州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四川甘孜:上百隻鳥中「大熊貓」黑鸛,再現爐霍縣溼地公園。
    近日,甘孜州爐霍縣攝影愛好者在當地鮮水河溼地公園拍到了兩群、共計約100多隻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黑鸛。近年來,隨著爐霍縣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鮮水河溼地公園成為諸多鳥類遷徙之地,其中不乏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作為一種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黑鸛體態優美,體色鮮明,活動敏捷,其在國內的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自2015年開始,爐霍每年都有黑鸛停息記錄,尤其在2016年曾拍到200多隻。
  • 百花,百鳥,百蝶,百事如意!
    百花,百鳥,百蝶,百事如意! 清 沈銓 百鳥圖 清 郎世寧 百蝶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