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一向低調,這次也難以承受。4月9日,他在朋友圈披露了抖音被海量網貼狂黑的事兒,算是為最近抖音遭遇的輿情,作了一次解釋。
在24小時內,《XX人注意了!你們瘋狂日刷夜刷的抖音快手,出事了……》或《抖音,請放過孩子》為題,用相同的文章素材,刷遍400多個微信公號。兩篇文章把來自網上其他平臺的傷害兒童的視頻,都攬到抖音頭上。所有涉事視頻截圖被掩蓋了原平臺的徽標,還有一些視頻甚至出現在抖音上線之前。
如此規模宏大,又行列整齊的刷屏作業,離開幕後組織是不可能的。張一鳴的疑問,「不知什麼人」,業內人士估計心中都有了答案。按照最保守的估算,幕後大佬這次投放460個大小自媒體平臺,耗費應該不低於1000萬元。真要保護中國兒童,這些錢可以做很多事兒。然而,大佬卻用來造謠抹黑一個旨在「記錄美好生活」的產品。
截至目前,抖音的回音還是以闢謠和辯白為主。這種隱忍和克制的姿態,能否換取幕後大佬善意的回應,似乎難以預料。最近,移動資訊平臺都不太容易,監管的達摩之劍一直高懸,友商之間更應該共赴時艱才對,在此多事之秋,耗資千萬狂砸黑磚,並不管後事如何,如此任性,恐怕難逃報應。
中國網際網路「黑公關」烈度和頻度之高,幾乎算得上中國特色了。儘管中國的法治和市場不斷健全,都在壓縮「黑公關」的效用和空間。但在當下,不能不承認,尤其在科技圈,「黑公關」製造操縱了太多輿情,抖音這次的遭遇只是其中一例。
要說正常的市場競爭,並不拒斥企業基於事實和規則批評友商,進而提升自我的市場價值。在360「水滴直播」事件中,周鴻禕指責「92年女生」是「黑公關」,我曾撰文指出,該女生是否「黑公關」,與她所寫的有無道理,本就是兩碼事。退一萬步,即使是「黑公關」,也不見得一概都在造謠誹謗,就像「白公關」們的自吹自擂,往往也當不得真。相反,友商之間互相監督,也屬於社會監督的一部分。
然而,這種監督必須基於事實,又要合乎邏輯。在抖音事件中,假設抖音平臺上真存在這麼多傷害兒童的視頻,被友商們抖摟出來,倒逼抖音進行相關整改,無論對行業還是用戶,都稱得上是好事。但是,公開造謠,將不是抖音的視頻強按到抖音頭上,還花大價錢收買自媒體密集刷屏,製造「抖音出事了」的假象,意欲置友商於死地,不但有悖於市場道德,更涉嫌尋釁滋事和損害商譽等多項刑事犯罪。
抖音可以就對這起「黑公關」事件搜集並確定證據,然後採取相關法律手段。從刑事偵查角度看,幕後金主這次大規模作業,一定會留下不少馬腳,想要查清楚並不難,此前各地警方就有多起類似案例。
就我所知,去年夏天,總部設於上海的同城快遞品牌,僱傭水軍造謠誹謗鄭州的一家友商,鄭州警方立案後,抓獲該公司和上海某公關公司多名員工。之後,該公司支付了一大筆賠償金,雙方才告和解。
在看守所裡,這些被抓的嫌疑人都表示,他們廣發「黑文」時,並不清楚正在犯罪。這次黑抖音的先生小姐們估計也差不多,在警察找上門之前,他們很可能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們下一步的處境,只能仰仗抖音的忍讓和慈悲了。
這次「黑公關」有一個很不好的傾向,觸及了商業競爭的底線,那就是殺心四起,凶相畢露。在產品和運營上,大家隔三差五互黑一次,公眾有時候也分不出究竟是行業新聞還是娛樂新聞,倒也無傷大雅。但像黑抖音這次,明擺著要在目前的敏感時刻,把友商往衙門裡扭送,非送上狗頭鍘才安心,實在是又壞又蠢。
我一直認為,「江湖事,江湖了」。中國企業,尤其是資訊平臺的營商環境如何,不用我贅述。你把友商往狗頭鍘上架,自己離狗頭鍘何嘗不是更近了?中國人有句老話,「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如果行業競爭到最後,都去跪求縣令和府尹,你做初一,他做十五,大家別說做生意,還想不想再活下去了?
縱觀近兩三年來的公關戰,「扭送衙門」漸成一種趨勢。最典型的,莫過於某東花200多萬請來專家開研討會,並組織發文,試圖促成國家有關部門對阿里的反壟斷調查。還有這次「抖音出事了」風波,某些人士沒有體現出專業能力,更缺乏基本的理智。照這樣下去,這些人早晚也得出事。
更何況,大佬之大,必須靠產品說話,在正大光明的市場競爭中證明自己。仗著有錢有勢往死裡黑友商,算什麼狗屁前輩?你往別人頭上丟石頭,自己臉上早晚也會沾上翔,勿謂言之不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