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舉行人體器官捐獻緬懷活動 建捐獻者「生命禮敬」紀念園

2020-12-03 鹹寧新聞網

3月24日上午,浙江省紅十字會、杭州市紅十字會、市民政局在杭州錢江陵園聯合舉辦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緬懷紀念活動。同時,以緬懷紀念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者為主題的浙江省「生命禮敬」紀念園、「生命禮讚」主題文化公園開工建設。

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是公民在身故後,自願、無償捐獻出其可用器官、遺體或組織,用於救治器官衰竭患者、失明患者和幫助推動醫學教育的大愛善舉;是捐獻者及其家屬贈與他人、贈與社會的最珍貴的禮物。

3月24日,澎湃新聞從浙江省紅十字會獲悉,自2010年浙江省啟動實施人體器官捐獻工作、2016年紅十字會系統啟動實施遺體(組織)捐獻工作以來,截至今年2月底,全省紅十字會系統已有器官(遺體、組織)捐獻登記志願者2萬餘人,已累計實現器官捐獻1106例、大器官3365個、眼角膜1700餘只,遺體450餘個。由此,挽救了3000多個危重病人的生命,讓1700餘名失明患者恢復了光明,讓數千名醫學生在「無語良師」、「大體老師」的身上得到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為弘揚紅十字人道、博愛、奉獻精神,緬懷紀念捐獻者,褒獎激勵捐獻精神。2018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將建設以褒揚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者大愛精神的「生命禮讚」場所列入《浙江省富民惠民安民行動計劃》,要求全省11個地市全部建設「生命禮讚」場所。

浙江省殯葬協會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參加此次緬懷紀念活動的包括:在杭器官和遺體(組織)捐獻者家屬、登記志願者、志願服務隊代表,各移植醫院、遺體(組織)接受單位負責人,遺體接受醫學院學生代表等近百人。

此次開建的浙江省級「生命禮讚」場所項目,由浙江省紅十字會、杭州市紅十字會、江幹區紅十字會三級聯合建設,地址在杭州市江幹區丁蘭體育中心代徵綠地內,佔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建成後分為地面文化景觀區、地下紅十字文化展示區兩大功能區塊。其中地面文化景觀區主要有「生命禮讚」主題雕塑、紅十字文化雕塑、參觀者步行景觀帶。讓人們在休閒參觀的同時,了解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知識,了解捐獻者的大愛事跡,了解紅十字精神和紅十字文化,從而達到移風易俗、接受現代生命文化和健康文明理念的目的。

「生命禮敬」園定位為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者紀念園。由浙江省紅十字會和杭州錢江陵園合作建設。杭州錢江陵園在園區內免費提供近1230平方米土地,並無償提供建設資金。「生命禮敬」園分為A、B兩個區塊。A區為紀念廣場,設立紀念碑及生命紀念雕塑,主要是社會各界人士及捐獻者家屬進行悼念和緬懷的場所。B區為已故捐獻者安葬區域,提供壁葬、樹葬、花壇葬、草坪葬等多種節地生態安葬方式,對有意願的捐獻者身後在錢江陵園安葬的,憑省紅十字會出具相關證明,可享受相應的優待,或選擇參加骨灰深埋或使用可降解方式安葬骨灰的免費節地生態葬。

【編輯:邢天然】

相關焦點

  • 生命禮讚!浙江舉辦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緬懷紀念活動
    3月24日上午,省紅十字會在杭州錢江陵園舉辦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緬懷紀念活動。當天,以緬懷紀念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者為主題的浙江省「生命禮敬」紀念園、紅十字「生命禮讚」主題文化公園項目也先後啟動開工建設。
  • 「生命禮敬」紀念園昨在杭開建
    「器官捐獻是一件好事,應該得到社會尤其是農村的認可。」昨日,在浙江省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緬懷紀念活動上,作為16歲器官捐獻者徐雨文的家屬,徐萌仙表達了對器官捐獻的態度,「器官捐獻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更是一件讓生命延續、極具價值的事。」
  • 重慶市2019年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
    4月1日上午10點, 在繼「2019全國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暨宣傳普及活動」之後,「重慶市2019年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也在璧山區如期舉行。本次紀念活動由重慶市紅十字會主辦,璧山區委、區人民政府、區紅十字會協辦,重慶福壽園西苑實業有限公司承辦。這一天,重慶市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內千人肅立,音樂低回。
  • 貴州省舉辦2020年線上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
    開展公民逝世後人體器官捐獻紀念緬懷,是《貴州省人體器官捐獻條例》賦予紅十字會的一項重要工作職責。為表達對人體器官捐獻者的崇高敬意,向社會各界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讓更多人關注人體器官捐獻事業。貴州省紅十字會已經連續三年舉行了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緬懷活動。
  • 徐州舉辦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 徐醫百名學子致敬「大體老師」
    「盲人重見光明,心臟再次跳動,那是你生命的再次續航,那是你鑄就的希望之路。你的崇高選擇,讓無助者不再無助;你的無私奉獻,讓痛苦者不再痛苦……」3月17日上午,由徐州市紅十字會主辦的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在該市遺體器官捐贈者紀念園(第二公墓院內)舉行。
  • 江西省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活動
    ,在全省開展了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活動,動員全省各級紅十字會圍繞活動主題,結合實際,紮實開展主題宣傳月活動,推動江西省捐獻事業高質量發展。江西省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落成儀式12月5日,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指導下,省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落成儀式在南昌市青山墓園舉行。江西省政府副省長、省紅十字會會長孫菊生為紀念園雕塑揭幕,省人大、省政協和省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及志願者150餘人參加儀式。
  • 2020年雲南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回顧
    全省紅十字會系統在助力脫貧攻堅、強力推動疫情防控的同時,以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10周年為契機,紮實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志願登記、捐獻見證、人道救助、緬懷紀念等工作。4月,雲南省紅十字會聯合省衛生健康委開展了線上線下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
  • 碑林區——「生命迴響·雲上緬懷」線上紀念活動
    2020年的清明節前夕,碑林區紅十字會發布開展「生命迴響雲上緬懷」線上緬懷紀念活動的H5。在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形勢下,為緬懷和紀念遺體(角膜)和人體器官捐獻者,碑林區紅十字會於3月26日至4月12日期間,開展「生命迴響,雲上緬懷」線上緬懷紀念活動。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十年累計志願登記251萬人
    「一個人的樂隊」5名成員演唱歌曲《感受生命》,表達了他們對器官捐獻者、27歲的澳大利亞青年菲利普的感謝。 中新網記者 蘇丹 攝中新網杭州11月7日電 (記者 蘇丹)中國紅十字會7日在浙江杭州舉辦「生命接力·救在身邊」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
  • 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增長
    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陳雲芬)1月5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我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
  • 祭拜了老友 她立馬籤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
    這是一個特殊的祭拜日子——紀念的是那些無私捐獻出自己的逝者。△公祭儀式。默哀、祈福、獻花……4月1日,為了疫情防控,位於璧山西郊福壽園的重慶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內,進行了一場簡樸的緬懷紀念儀式,這是重慶市紅十字會2020年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日特別公祭活動,表達人們追思、感恩和敬意。
  •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 市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宣傳進社區
    水母網10月20日訊(通訊員 冷冠霖)今年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為主題的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季活動正在進行中,此活動旨在進一步推進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普及器官捐獻知識,傳播器官捐獻理念,擴大器官捐獻宣傳和加強志願登記,號召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捐獻志願者隊伍中來。
  • 雲南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
    1月5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2014年至2020年7年間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浙江「生命禮讚」主題文化公園開園 頌揚器官捐獻大愛
    「生命禮讚」主題文化公園開園。 浙江省紅十字會供圖 中新網杭州12月24日電(錢晨菲)24日,浙江省紅十字會在杭州舉辦「生命接力·救在身邊」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主題宣傳暨浙江省紅十字「生命禮讚」主題文化公園開園活動。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達160萬,專家:仍處起步階段
    中新社西寧11月5日電 (記者 張添福)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5日在青海西寧介紹,截至目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為160萬,實現器官捐獻2.6萬餘例,捐獻器官7.4萬餘個,7萬多人的生命得到挽救。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2020年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11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播出專題節目《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清明節緬懷遺體捐獻者 「大體老師」大愛無聲
    2017年4月1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在遺體捐獻者紀念碑前,遺體捐獻者家屬等社會各界人士緬懷這些令人尊敬的捐獻者。華商報記者 黃利健 攝  對醫學院的學生來說,那些捐獻遺體供他們學習、解剖的人,有一個尊稱——「大體老師」。「大體老師」雖不能講話,卻用自己的身體,教學生們最直觀的醫學知識。
  • 緬懷「大體老師」 北京已有2962人實現遺體捐獻
    今天上午,北京市紅十字會和北京解剖學會在北京市長青園骨灰林生命紀念碑前,舉辦了具有特殊意義的追思會,悼念志願捐獻遺體的逝者。位於北京市長青生命紀念園生命紀念碑前,多了許多黃白相間的鮮花。今天,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衛生職業學院、燕京醫學院6所醫學院校的師生、醫務工作者和北京市紅十字會志願者代表聚集在此,深情緬懷遺體捐獻的「大體老師」們。「大體老師」 ——醫學界對志願遺體捐獻者的最高稱謂,為人類衛生健康事業無私獻身的精神,不僅受到醫藥衛生院校廣大師生的崇敬,同時也被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所理解和敬仰。
  • 遺體和器官捐獻有關問題解答
    7.捐獻器官組織如何執行?  答:器官捐獻要強調時效性,才能確保器官移植的成活率。因此,當家屬(其他執行人或組織)發現報名捐獻者很快即將離世或者剛剛過世,應當立即向報名登記的紅十字會打電話報告,由紅十字會及時聯繫相關醫院摘除可用器官。比如,眼角膜組織捐獻,須在報名捐獻者去世6小時之內摘取,才能確保眼角膜有效移植。  8.捐獻器官有何要求?
  • 一張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讓遺失的錢包找到主人
    對方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賀傑有人撿到了他遺失的包。8月1日,記者聯繫到了撿包者張玉柱。張玉柱是維多利時代城運營五部的工作人員。據他回憶,當天傍晚,他在商場巡查時,在一張桌子上撿到了一個包。在周圍尋找失主卻沒有找到認領的人,張玉柱打開了包,包裡除了手機、少量現金、身份證、銀行卡等物品外,還有一張新華書店的購書卡,以及一張寫有「賀傑」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