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歲那年,母親就對我說:「你以後談戀愛,態度一定要誠懇,更要睜大眼睛,找個和自己物質條件差不多的人。談戀愛,首先要看家境是否相當,婚姻只有門當戶對,才會幸福美滿。」我是貧苦農家出身的孩子,想想母親是過來人,她說的話不無道理。便理所當然地將那個追求我的富家子弟排斥在外,左挑右選,終於找到一個家世相當的帥氣男孩。他家世世代代都是農民,母親對這點很滿意。
兩年後步入婚姻,我發現幸福並沒有如約而至。我們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常常爭論不休,鬧得雞飛狗跳。特別是孩子出生後,我辭職回家全心全意做了家庭主婦,他的事業卻風生水起,一天比一天回家晚,對我交代的事也總是不放在心上。那天,他為了陪一個客戶而忘了陪我過結婚紀念日,我們又一次吵得不可開交。我對這段婚姻傷心透了,覺得找錯了人。我實在弄不明白,這婚姻不是「門當戶對」嗎?怎麼就不幸福了呢。我跑去問母親,她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跟朋友訴苦,她笑了,說:「物質上的門當戶對並不重要,相反的,精神上的門當戶對重要得多。你們兩個,就是缺少精神上的門當戶對。兩人只有相互理解,共同進步,才能成就完美婚姻。我看呢,你還是出去找份工作,擁有自己的事業,人生才會出彩。否則,你的婚姻真是無藥可救。」
我聽從朋友的勸告,把婆婆接來照顧孩子,和老公一同上下班。老公喜歡書法,練得一手好字,為了與他同步,我報名參加了書法培訓班,我們兩個比賽看誰進步大。他喜歡騎行,我放下手裡的活兒,陪他一起騎行。漸漸地,我發現,我喜歡的事情他也試著接受與學習,我們對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對彼此之前的感受變得理解與認同,我們經常換位思考,聊的話題也越來越多,感情是越來越好。我通過努力,終於跟老公做到了精神上與物質上都門當戶對。
那天,在網上看到楊絳先生的一段話:「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我以為,夫妻間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該是能做得伴侶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侶。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楊絳和錢鍾書這對文壇佳偶,原本在物質上「門不當戶不對」,卻因為各自在學術上的拼命鑽研,努力奮進,再加上彼此的支持與理解,成就了非凡事業,並且一路相攜起來,成為文壇史上的一對人人稱羨的天生絕配。他們婚姻的成功,起決定作用的是精神上的門當戶對。
來源: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