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九州風神這個PC外設品牌,個人接觸其品牌的產品並不多,對這個品牌最大記憶點應該是在CHH某界機王爭霸賽上看到空間站和魔術師風扇了。而今天體驗的九州風神玄冰50 3F機箱應該是本人接觸的第二個九州風神的機箱,它除了雙側透玻璃外,最大的賣點應該就是領券後309的價格自帶3個CF120 C ARGB風扇,有單獨購買過ARGB的小夥伴應該就能衡量它到底值不值了。
閒話少說,開箱:
機箱的相關規格。帶風扇的玄冰50 3F機箱看來是主打性價比的產品,因為它還有4個和1個風扇的版本.
玄冰50 3F機箱屬於中塔機箱,外觀尺寸是442*210*479MM,它的正面和左側面均是鋼化玻璃,能隱約看到內部的結構和前面自帶的3個ARGB風扇,光效為王的當下,這種展示效果應該是不錯的。
左側一整面的鋼化玻璃,出廠前並未見保護膜,這個有點小意外。前面板的左右兩側各有一整列散熱網孔,雖正面為鋼化玻璃,但散熱還是要保障的。
背部的布局並無多大的變化,7條PCIE擴展槽,僅是第一條用可重複使用的網孔擋板。其它幾條與機箱連接,要開孔需要掰斷。
底部的硬碟倉固定螺絲,安裝孔是帶滑槽的這種,即可調節硬碟倉的前後位置,為電源線留多一些存線空間出來。
機箱頂部,靠前端印有九州風神的LOGO,機箱的IO口同樣就在了頂部偏右側的地方,但其實個人比較不喜歡這種接口朝上的設計,因為實在太容易積灰了。IO接口除了電源開關、1個USB3.0,2個USB2.0和音頻麥克風接口外,少了一個重啟鍵,多了一個燈光控制開關。
頂部可以安裝2個140MM風扇,最大支持280的冷排,可向下兼容就不提了,防塵網是常見的磁吸式。
側玻璃的固定螺絲墊圈一個不小,有效防止鋼化玻璃嗑裂,但螺絲較短,有些輕擰幾下就可以下來,在拆卸時按緊玻璃,小心不要掉下來。
機箱的內部結構,最大支持E-ATX主板,風冷限高160MM,主板安裝板為一整塊鋼板壓成,內部空間沒有多過的變化,直接區分前後,安裝板上已預先為ATX安裝好鋼柱,裝機時主板可以直接上。
電源倉開窗展示電源的側面,可DIY加個燈板或有ARGB電源的,可以直接展示。
預裝的三個ARGB幻彩風扇,型號是CF120C,乳白色9扇葉設計,和CF120魔影很像。風扇朝外安裝,燈效能更好的展示,也保證了進風。
底部可移動的金屬硬碟倉支架,就連託盤也是金屬材質,最多支持2個3.5寸盤安裝,但奇怪的是就算鬆掉硬碟支架的四個固定螺絲,它也取不下來。可移動的設計除了能為電源線騰出收納空間外,對於標準尺寸的電源安裝也沒有問題。
兩個2.5寸盤快裝支架,加上內壁上的2個2.5寸盤安裝孔,最大可以安裝4塊2.5寸盤。
在IO口的下面有一小塊PCB板,是燈光的控制器,它的出來較為特別,是3PIN的卡扣接口。這種接口的連接會比直接3PIN的神光線更牢固。
與控制板相連接的供電線上的提示牌。
自帶的兩根線。一個是一分4的PMW風扇線,另一個是燈光轉接線,也有考慮那個討厭的某嘉的VDG接口。
裝機:
電源是安鈦克的HCG 750金牌全模組電源,這個系列定位較為高端,針對的都是硬體比較高的電競遊戲主機,該電源關鍵的50%負載轉換率在92%,接近於白金的94%標準,電源雖為標準的ATX,但14CM的短機身還是使整體顯的小巧,對於玄冰50 3F機箱較為小的電源倉空間來說也可以輕鬆放進去。,HCG系列最大賣點應該就是全日系電容以及長達10年的質保,十年只換不修。一是可以再不用擔心電源後面因質量帶來的售後問題,二是可以不用重複投入,想想十年內平臺至少有幾次的更新了。
HCG750雖為ATX電源,但安裝完成後,從電源的「屁股」到硬碟支架還有7CM的存線空間,這應該短機身的好處了。
側面對HCG電源的機身上的LOGO等字樣也有所展示,只是會給擋住一些,以後電源廠的設計可能要考慮這點了。
安裝主板記得把PCI-E擋板的2~3條先扳掉,不然後面再來扳就有可能刮傷主板,血的教訓,小夥伴們注意了。
買機箱時就想著把前面三個風扇拆了,把這個超頻三的360凌鏡塞進去,當初入手主要是考慮一步到位,只要不出意外情況,新平臺出來應該都沒問題。標稱可以壓350WTDP的U,用來壓2700其是有點大材小用的,純銅底座,光效漂亮,做工好,扣具的設計及安裝與非常貼心,裝機時沒想到它的神光接口和玄冰50 3F機箱的是同一種類型,某種程度的契合。冷頭和三個12CM皓月風扇都支持ARGB,特別風扇的發光效果和自帶的三個風扇也是非常一致的。
下面是機箱上拆下來的九州風神的風扇。外觀上的區別就是扇葉了。
前裝360時糾結了一下,那就是風扇到底是內裝還是外裝?吹風出來還是吸熱風進機箱內?最後決定外裝好了,進外吸熱風,主要是捨不得光效的展示。
風扇和冷排夾住機箱的操作相信也沒有幾個了。
個人選購散熱的第一標準其實是背板,因為要防止主板被壓彎還是金屬背板靠譜些,超頻三360凌鏡就是金屬背板,一整塊鋼板衝壓而成,邊緣也工整,無毛刺,這個絕對要給好評。
前面板拆下來的三個風扇一個安排在了背面,本來剩兩個要放在上面的,但給冷排的管給擋住了,就懶的去折騰,先這樣。多出兩個風扇以後看放哪。
超頻三凌鏡的冷頭LOGO可調朝向。
移至尾部的風扇。
最後效果,我的光汙染並不是嚴重的,效果還是可以吧。
正面效果。
三個超三的風扇和九州風神玄冰X50自帶的風扇燈效非常一致。 處女座也不用再糾結不一致的問題,反倒我還多出了2個風扇。
總結:
九州風神玄冰X50機箱主要針對的消費群體還是喜歡光染汙的小夥伴,雙4MM鋼化玻璃側透再加上三把ARGB風扇確實很顯性價比,整體的板材也厚實,內部空間充沛,整塊鋼板做為安裝板,無遮擋下最大支持E-ATX規格,容下市面上大部分的硬體問題都不大。值得吐槽的有兩點,一是電源倉直角邊上突起的那塊鐵片,好像沒有啥實質性作用,但卻會卡到電源的放入。二是控制板出來的神光接口包括贈送的轉接線,基本都為母座接口,且無對接統一的3PIN神光接口,在接線時比較麻煩。至於其它就沒有了,反正我是買了個機箱塞了一個360,理論上把整體機箱的風扇位都填上了,節省了一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