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森林公安查獲的紅尾蚺。(資料圖片)
四川首例網絡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宣判,嫌疑人被判罪名成立
近年來,四川出現了一批養特殊寵物的玩家,蜘蛛、蛇、烏龜、蜥蜴都成為了他們手中的玩物。這些東西只要玩起來,玩家們自然就愛比個高低,相互之間的攀比讓一些外來的瀕危物種有了市場,這些動物也通過各種渠道走私入境。2013年9月,成都一名小夥子在網上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被刑拘。這是成都警方破獲的四川首例網絡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案件(華西都市報曾報導)。
11月25日,犯罪嫌疑人葉天(化名)被錦江區人民法院判處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成立,因犯罪情節輕微,免於刑事處罰。
小夥養蛇還網絡售賣
紅尾蚺,尾部呈磚紅色,背部是褐黃色的斑紋,產自中、南美洲,由於性情溫和、溫順美麗,不少年輕人將其當寵物。葉天雖然只有20多歲,但在被刑拘前已有了8年的養蛇史。此後,他不僅收購、養殖紅尾蚺,還通過網絡進行售賣。案發前,葉天在成都經營著一家服裝店。因為愛玩寵物,最後服裝店反而更像是他的副業,他更多的時間都花在自己的寵物身上。對葉天來講,貓、狗當寵物已落伍,他的新寵是蛇。
2005年,葉天還是一名大學生,為追尋另類、個性,他嘗試著養蛇當寵物。之後,他經常和網友在論壇上交流經驗,也會和網友交換寵物蛇玩,並發現其中有利可圖。2007年,在未辦理任何合法手續的情況下,葉天開始在網上購買蟒蛇進行養殖。
專家鑑定 10條蛇為外來物種
近年來,網絡已逐漸成為販賣野生動物的一條新渠道。經過一年的時間,成都市森林公安民警通過論壇盯上了葉天。
2013年9月5日,民警在錦興路前衛街某小區葉天租住的房屋內,查獲了紅尾蚺10條。葉天說,從2012年11月以來,他從網友那裡,花了2萬多元,分兩次網購了12條紅尾蚺。2013年3月,在網上賣了2條。葉天因涉嫌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成都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經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局野生動植物刑事物證鑑定中心專家鑑定,這10條蛇均為紅尾蚺,無毒,是外來物種。
在葉天被刑拘後,錦江區人民檢察院就葉天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提起公訴。錦江區人民法院於2014年11月25日進行了當庭宣判,法院認為嫌疑人葉天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成立,但因犯罪情節輕微,免於刑事處罰。
法院解釋 紅尾蚺屬瀕危物種
在審理的過程中,葉天一方表示,這10條被查的紅尾蚺,是經過多代人工選育已不具備野生動物的遺傳性狀和生活習性的寵物蛇類,因此自己並沒有犯罪,對於葉天的說法,法院也給出了解釋。
紅尾蚺雖然屬於外來物種,但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公約)附錄二的物種,《刑法》中珍貴瀕危物種包括,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列入CITES附錄一、附錄二的野生動物以及馴養繁殖的上述物種。因此葉天的辯護意見不能被採納。
儘管在普通市民看來,蛇是一種危險的動物,但在一些寵物愛好者眼中,它們時尚可愛。
案發後,華西都市報記者曾在網上發現多個專門供這些愛好者分享養蛇經驗與心得的網站和論壇。除了分享育蛇經,一些網友還將自己飼養的「愛寵」照片發到網上供他人觀賞。另外,也有人開帖稱出售寵物蛇。記者調查發現,多數網友養的寵物蛇沒有「身份證」。
細節披露在塑料盒上刺小孔 賣家將蛇發往各地
「紅尾蚺其實很安靜,一般不會被發現。」民警說,通常賣家會將其放到一個有小孔的塑料盒裡。賣家通過物流,將貨品快遞到全國各地。民警說,如果要飼養、買賣外來物種,必須有能證明其合法的「身份證」。
目前,市面上的紅尾蚺多為人工飼養的個體,是變異品系,但種源基本通過走私獲得,屬於非法的,私人不能隨便飼養。對於讀者們擔心的紅尾蚺這種寵物蛇是否會造成外來物種的入侵,森林公安回應稱,這種人工繁殖的寵物蛇對生存條件的要求苛刻,適應野生環境的能力很差,並不會對四川的生態結構造成太大影響。(記者 崔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