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產品越來越豐富,其中不乏一些智能家居產品,如智能攝像頭、兒童電話手錶(含攝像頭)等,有些家庭還購買了家用機器人。無疑,智能家居產品大大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品質,在更多方面成為我們的生活助手,但若使用不當,智能家居產品也會成為不法分子「窺視」我們個人隱私的「幫手」。
2017 年 6 月 18 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關於智能攝像頭的質量安全風險警示。在檢測的 40批次樣品中,32 批次存在質量安全隱患,可能會導致用戶的監控視頻洩露,或智能攝像頭被惡意控制等。沒想到被黑客攻擊後的智能攝像頭,可能會成為「他人之眼」。
智能攝像頭通常指不需要連接計算機,直接使用 Wi-Fi 聯網,配有移動終端應用軟體,可以遠程實時查看、操作監控視角,甚至還支持視頻分享、移動偵測報警等,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智能家居產品。其具有安裝門檻低、操作簡單、功能強大等特點,受到廣大用戶的喜愛。但不可否認,智能攝像頭同時也存在著穩定性差、安全性低等問題,很容易被黑客攻破,成為黑客非法竊取用戶個人隱私的幫兇。甚至在網絡上可以搜索到破解智能攝像頭的方法,還有不法人員兜售破解工具和教程,提供破解的 IP 地址、登錄帳號和密碼等。
那麼,普通用戶如何提升智能攝像頭的應用安全性呢?
(1)提高智能攝像頭密碼的安全強度
一是修改默認管理密碼,在安裝智能攝像頭後,首先要登錄 Web 管理界面或者手機的應用程式,修改智能攝像頭的默認管理密碼 ;二是增加密碼複雜度,避免使用簡單的數字、英文字母,以及與生日、重要日期等關聯度大的密碼,應儘可能地採用數字、英文字母、特殊字符、大小寫等多種組合方式 ;三是定期更換密碼,即使密碼被暴力破解,也可以通過更換密碼的方式來保證安全。
(2)適時關閉智能攝像頭
當家裡有人,不需要智能攝像頭時,可以採取切斷電源、拔除網線、關閉Wi-Fi 連接等方式關閉智能攝像頭,或切斷其與網際網路的連接,防止智能攝像頭在不必要的時間「偷偷工作」。
(3)及時升級軟體
軟體由數萬行代碼構成,硬體由眾多邏輯門電路構成,在設計和生產過程中難免會有漏洞。廠家大多會為軟體進行升級更新,增打補丁,封堵漏洞。作為用戶,在廠家提供軟體或者固件更新時,應及時升級更新。一旦發現問題,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向廠家反饋,等待修復。
(4)增強安全意識
沒有意識到危險是最大的危險。我們應提高自身安全意識,注意保護個人隱私。大多數人在選用智能攝像頭時,僅將其看成一種提供了監控服務的商品,卻沒有考慮到個人隱私洩露等安全隱患。建議採用「最小化」原則,即以能夠滿足自身需求為尺度,摒棄無關功能,最小化地選擇和使用智能攝像頭。
(5)選購知名品牌產品
眾所周知,知名品牌廠家研發能力強,售後服務較為完善,在設計和生產時更加注意安全問題,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較少,一旦出現安全漏洞,能夠及時響應,在安全方面有較好的保障。相對而言,山寨機、貼牌機等「三無產品」,在軟體編程、硬體設計等方面漏洞較多,響應回復困難。
當前,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智能冰箱、網絡電視等智能家居產品層出不窮,智能手環、智能手錶等可穿戴設備應用廣泛,硬體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但它們在給人類帶來各種便利的同時,也使得個人隱私洩露的風險越來越大。在智能化、網絡化的今天,我們必須樹立起網絡安全意識,提高防範技能。
來源:《為你護航》(電子工業出版社)鄭州晚報